80式坦克
80式坦克是中国国产二代坦克原型车,到1988年正式定型命名为ZTZ-88坦克(又称88式坦克)并批量生产,自1980年代末期起陆续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所以80式坦克可以看作研制88式坦克的原型[2]。 1980年代末期在80式基础上设计发展了85式坦克,主要用于外贸出口。
80式主战坦克 | |
---|---|
类型 | 主战坦克 |
原产地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使用方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中国兵器工业617厂/201所 |
生产商 |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617厂) |
制造数量 | 当时尚未定型,数量不多 1981~1987年研制样车12辆[1] |
基本规格 (WZl22) | |
重量 | 38吨 |
长度 | 6.325米 |
宽度 | 3.37米 |
高度 | 2.86米 |
载员 | 4 |
装甲 | 均质钢 |
主武器 | 81式105毫米口径线膛炮 (弹药基数44发) |
副武器 | 7.62毫米同轴并列机枪 12.7毫米高射机枪 |
发动机 | 12150ZL 涡轮增压柴油机 730 匹(537 千瓦) |
功率/重量 | 19 匹/吨 |
悬挂 | 扭杆式悬挂 |
作战范围 | 450 公里 外挂油箱后600 公里 |
速度 | 60 公里/小时 |
历史
编辑自1960年代中苏交恶后,尤其是1969年发生中苏边界冲突后,1970年代中苏边界各自部署重兵对峙,中国当时最先进战车是59式坦克(仿制苏联T-54),与苏联的T-62、T-64及T-72作战性能相差太远。根据军方要求617厂(现称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公司)开发新型坦克以对抗苏联坦克威胁,亦即是在59式坦克基础上,借鉴在珍宝岛事件中从苏联缴获来的T-62技术而研制的69式坦克,于1974年设计定型。但解放军方对69式战车的性能并不满意。1970年代研制的采用液力传动、液压辅助转向与液气悬挂系统的“122”国产二代坦克工程项目因诸多技术瓶颈无法突破而取消研制计划。
1977年军方提出了新型主力坦克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军工部门随即展开了新型坦克的研发工作。1978年4月,国防工办、国防科委和第五机械工业部在山西大同召开了“784”会议,讨论二代主战坦克的研发方案,重新提出二代主战坦克的研发目标,并对战术、技术指标进行了论证。二代坦克主要作战目标是苏军的T-72主力战车。
1978年617厂和201所的代号“1224”的国产二代坦克原理样车的研制正式开始。该车外观偏向西方设计战车的风格,总装成功后立即投入试车,主要目的是为了考核从西德引进的民用MB8V331柴油引擎、辅助系统以及传动系统、总体布局和整车的总体性能。1980年代初还开始了代号“1226” 和“1226F2”的另一型初样车的研究设计工作。无论是在坦克外形还是在车体结构上都与“1224”样车有很大不同,两辆初样车的主要区别是分别装了两种不同的1,000马力动力装置,1226试验样车安装的是636厂生产的8V165型柴油引擎;1226F2试验样车安装的是616厂生产的12V150型引擎,另外,两种样车均采用了由617厂研发的液力机械综合变速箱,动力传动装置均为纵置式,可整体吊装。悬挂装置采用了扭杆弹簧和液气筒复合悬挂。
由于坦克新技术储备不足,617厂提出在69式改型坦克的基础上,分期分批移植成熟的先进技术,以加快二代坦克研制,即用于试验行走系采用小直径负重轮的“1225”坦克样车。由于样车行走系统采用了6对小负重轮,与以往的国产坦克相比,样车的通行能力和行走系统的寿命有明显提高。1980年中国二代主战坦克列入国家研制计划,1980年11月召开69(改)坦克方案论证会上,由当时的国防部长张爱萍提议命名为80式坦克。[2]
1981年80式坦克被定为二代主战坦克原型继续研制,同年确定总体设计方案,试验样车一些研究的成果应用到了80式坦克上。在设计阶段80式坦克已经开始考虑焊接炮塔,受苏联的设计思想的影响,80式维持采用低矮及良好避弹构型的呈半球形铸造炮塔。1970年代末中国与英国谈判许可引进的代号“三七工程”的技术项目也分期运用到了80式坦克上。80式坦克研发以617厂承担主要工作,447厂、616厂、201所等单位予以协助,总设计师是方慰先[3]。 总共生产了12辆。1987年装甲兵定型委员会通过定型审查,到1988年正式命名为“ZTZ-88坦克”。
概貌
编辑80式坦克承继59式/69式/79式系列坦克的整体布局方式和半球形铸造炮塔的设计,采用全新设计的六对小直径负重轮的底盘系统。发动机为12150ZL型涡轮增压柴油机,标定功率730马力。 装用引进技术研制的81式105毫米口径线膛坦克炮,可以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三种弹药。 扰动式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由带光点注入式炮长瞄准镜、火炮防盾上方外置式激光测距仪、火控计算机及控制面板、光点电源、光点驱动器、目标角速度传感器和炮耳轴倾斜传感器以及双向复合控制稳定器等部件组成,配有炮长微光夜视瞄准镜。 80式坦克车首上可安装复合材料的披挂式装甲,在车体两侧安装屏蔽钢甲裙板、炮塔上安装屏蔽栅栏,战斗室装有引进技术的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炮塔外部两侧装有76mm烟幕弹发射器2×4具。[1] 80式坦克的乘员4名,其中,驾驶员座舱位于车体左前部,车长、炮长位于炮塔内左侧,装填手位于炮塔内右侧。[4]
型号
编辑80式
编辑工厂代号“WZ122”[注 1],是中国国产二代主战坦克的基型车,以79式坦克的成熟的系统以及运用“1225”二代坦克试验车的车体技术改进而成,主要包括以下:
- 底盘行走系采用6对大行程小直径负重轮、3个托带轮及橡胶履带挡板
- 车体首上可在需要时安装披挂式复合装甲,增加防护能力。
- 730马力 12150ZL 水冷V型12缸废气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基于12150L系列柴油机应用涡轮增压技术改进而来)。
- 英国许可引进的外置激光测距仪的二维发射稳定系统
- 英国皇家兵工厂许可从奥地利引进的北约标准制式105毫米口径线膛坦克炮和配套弹药(即英制L7型105毫米线膛炮,“三七工程”引进)[5],装有身管热护套。
- 辅助武器 安装1挺12.7mm高射机枪,火炮右侧同轴安装1挺7.62mm并列机枪。
80-I
编辑工厂代号“WZ122A”,1986年审定了80-I坦克的设计方案,与80式最主要的差异在火控系统上(“三七工程”引进),主要改进包括:基于L7型坦克炮国产化改型的83式105毫米线膛炮,火控系统改成潜望式微扰动简易火控系统,采用电气同步方法实现火炮轴线与瞄准线自动同步,昼、夜瞄准和激光测距三合为一体,把原来放在主炮护盾上方的激光测距仪整合到炮长瞄准具里,改进升级微光夜视夜瞄镜。增加集体三防装置。[1] 在1988年正式批准设计定型后命名为“ZTZ-88”主战坦克。
80-II
编辑工厂代号“BW122”,在80式的基础上开发的80-II坦克是外贸型号,1985年完成样车。改进升级观瞄系统的夜视夜瞄镜;增设了吹洗装置、热烟幕装置等特种设备;改进生化超压集体保护系统,不需车组人员穿上个体生化服;在炮塔四周增加栅栏式屏蔽,增大防破甲弹的能力。[1] 主要缺点是不具有整体吊装式发动机,最终没有获得外贸订单。[2]
88式
编辑以80式坦克为原型车,经过设计改进在80-I的基础上发展至1987年最终定型,命名为“ZTZ-88坦克”,简称“88式坦克”。
与85式/88式的关系
编辑80式坦克经过不断修改,到1988年命名为88式坦克,因此88式坦克可以看做是80式坦克较为完善后的型号,两者可作为同一款坦克的早期和后期型看待,或者说是原型车与定型车的关系。
85式坦克是以80式坦克为基础的又一改进的分支,是1988年至1989年设计的,主要用于外贸出口,以及积累相关技术。
注释
编辑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59式、62式 、63式 | 69式、79式 | 80式、85式、ZTZ-88 | 90-II式、ZTZ-96、ZTZ-99、ZTQ-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