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改组

(重定向自Cabinet reshuffle

内阁改组(英语:Cabinet reshuffle),简称换阁Shuffle)是指政府首脑改变他的内阁,牵涉部长去留或换职。改组较常发生在议会制国家,反之其他政体的内阁,因阁员的提名须获立法机关确认,而较少发生。至于独裁政权缺乏制衡下,内阁改组亦非常鲜有。[来源请求]

议会制 编辑

议会制的国家较常出现内阁改组,原因不一。其一,政府需要委任新人接替辞职、退休或逝世的阁员;其二,民意低迷时的内阁改组可以为政府注入新能量、重拾管治力量、带来新气象[1],包括提携受欢迎官员、邀请支持者入阁、和将政绩差劣的降级甚或革职[2];其三,内阁改组容许政府裁撤或创立新部门,以及重新指配职责,加强管治效能或转移施政重心。若执政党在选举过后仍手执权力的话,首相或总理也可能会因应选举结果而调整施政方针,继而改组内阁;而若果担任阁员的议员因退休而放弃连任,或竞逐连任不果,都会促使换阁。同样地,若同党新揆上任的话,接班人也可能会大幅改组政府,反映政策之别。以英国为例,新任首相庄汉生上任后,超过七成的阁员都被革职或辞职,是当地执政党不下野的情况下,最大规模的内阁改组。

其他政体 编辑

半总统制 编辑

台湾 编辑

中华民国的政治体系较类似于半总统制,虽然阁员并非由立法委员兼任,但内阁改组亦相当频繁,其理由可能是基于地方选举败选、重大施政不力或阁揆接任其他宪政职务等等。自1996年总统民选以来,平均每任总统的八年任期内,内阁至少改组6次。

总统制 编辑

韩国 编辑

大韩民国的政治体制偏向总统制,但与美国不同,内阁改组并不罕见,特别是当执政党在地方选举或国会大选落败时,国务总理往往会率领内阁提出总辞。以文在寅政府为例,其五年任期中内阁就改组了三次,每届内阁任期平均仅有一年余。

美国 编辑

美国是典型的总统制国家,内阁改组在其政治实践中颇为少见,因为内阁阁员并非必定要在国会中拣选。入阁条件通常都是视乎资历能否胜任某一范畴,亦因此鲜有阁员会在任职一段时间后被调任其他职位。况且阁员的任命需要获参议院通过,令到总统更无心力推动换阁。不过也有例外的,比尔·克林顿总统任内的商务部长诺曼·峰田,就在下任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任内出任运输部长

至于在独裁国家,由于缺乏权力分立与制衡,因此内阁改组只会听凭君主或独裁者旨意,而不定期甚至较少进行。

香港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周礼希. 香港民研:特首評分連續5次微升惟支持率跌 新局長民望全負評. 香港01. 2020-05-13 [2020-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6) (中文(香港)). 
  2. ^ MacKay, Cody. Why prime ministers and premiers shuffle their cabinet. CBC. 2018-07-22 [2019-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3)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