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国语周刊

《国语周刊》

《国语周刊》(National Language Weekly)是由钱玄同、黎锦熙共同主编的语言文字刊物,属《京报》副刊之第7种周刊,1925年6月创刊于北京,1925年12月出版至第29期停刊。 1931年9月,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重新出版《国语周刊》,作为宣传国语的机关刊物,每周六由北平《世界日报》附印发行,白涤洲、何兆熊主编。新版《国语周刊》自1931年9月5日出版第一期,至1945年5月停刊。

历史

编辑

背景

编辑

晚清以降,中国的文化领域变革大致可分为两条路径,分别在文学与语言两个领域推进:一谓文学革命,源自曾国藩、梁启超、严复等人的文学变革思想,主张言文合一;一谓文字革命,最早源于王照、劳乃宣等人的拼音文字改革思路,后发展为使国语统一的国语运动。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进,二者逐渐汇合、统一发展,形成胡适“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方针,既要使国语统一涵盖所有人群,也要涵盖白话文与文言文。 19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战乱、复古、闹穷等重重因素影响,国语运动陷入了短暂的停滞,以新任教育总长章士钊为首的复古派大力反对国语运动,主张小学生读经,反对白话文和注音字母。章士钊上任后,将1914年主办的《甲寅》月刊复刊,改名为《甲寅周刊》,此刊物封面上绘有一只老虎,译名为“The Tiger”,成为国语运动前进路上的“拦路虎”。

创刊

编辑

钱玄同继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成果,致力于推进文字革命的工作,创办《国语周刊》即其所做努力之一。《国语周刊》是钱玄同、黎锦熙主编《国语月刊》停刊后的接续杂志,后者由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编辑,由中华书局发行,自1922年2月创刊于上海,于1924年8月迁至北京出版,1925年5月出版至第2卷第3期停刊。 为了反击章士钊及其《甲寅》媚段复古、反对新文化与国语的行为,钱玄同和黎锦熙创办《国语周刊》,该刊物简称“语周”,其谐音为“宇宙”,以和章士钊的“虎阵”对抗。《国语周刊》也因此成为与复古派对话的重要阵地,承载了为“国语”立名,帮助国语统一与普及的任务。

编辑与发行

编辑

《国语周刊》最初由京报馆发行,投稿处为钱玄同当时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住处。主要撰稿人有白涤洲、钱玄同、黎锦熙、李家瑞、杨嘉文、周作人、魏建功、朱家骅、杨令德、杜子劲、赵元任、刘复等。主要栏目有国语界消息、国语漫谈、通信、消息、歌谣译著、歌谣等。 1925年12月,因政治、经济上的部分因素,发行了26期的《国语周刊》被迫休刊。从第27期开始,《国语周刊》便由黎锦熙、钱玄同自办,通过北新书局独立发行,又出版了3期后停止发行。

重刊

编辑

1931年9月5日,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重新发行《国语周刊》,由白涤洲主编,每26期(半年)合订为1册。白涤洲系钱玄同密友,曾任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理部主任,致力于音韵、方言研究。在其主编下,《国语周刊》多刊登专门的语言学术成果。 1934年10月,白涤洲因劳累过度,逝世于北平。此后《国语周刊》自第183期起由集体编辑发行,中因战乱缘故,于1937年4月短暂休刊,共发行286期。1941年迁南郑复刊,出版至1945年,共30期。1945年迁兰州出版第31期,至1945年5月,共出版至60期。

报刊内容

编辑

《国语周刊》以提倡白话为宗旨,反对文学文字“复古”,力主推广国语普通话,设置了言论、文艺、通信、诠释等栏目,刊登有关论述、教学方法,以及少量的通俗文学作品。其中文艺栏目主要刊登一些文人创作的作品,如扬州小曲、黄安小调、诗歌、通俗小说等;通信栏目则主要介绍当时文人之间探讨文学的来往书信,其内容涉及文艺创作欣赏与批判、汉字改革的意见等多个方面。此外,言论一栏注重在理论上探讨统一国语的注意事项、诠释京剧、重释《水浒》等。作为国语统一运动的重要宣传刊物,《国语周刊》还宣传“汉字改革”,其刊载的许多篇章反映出当时文学界对待国语统一、国语教学和汉字改良的积极态度。

民间歌谣与曲调

编辑

《国语周刊》提倡“活人活语”的国语,所谓“活人活语”既是仍在口语中使用的文字。因此,《国语周刊》采集和运用了大量民众文学,歌谣便是其中一例。民国七年(1918年),北京大学发起了征集歌谣运动,《国语周刊》仿照之,于1925年第18期发布《征求猥亵的歌瑶启》,征集民间歌谣。谷凤田的《文艺:赵美珑赶考:[诗歌]》、张直觉的《南阳民曲选序》,都是曾见载于周刊的民谣。此外还有河南小调、扬州小曲等,也都被收录。

民间谚语

编辑

除歌谣外,《国语周刊》广泛采集民间谚语这一民间文学。在《国语周刊》的通信栏目中,发表了许多有关“问谚”和“解谚”的文章,内容是对偏僻的俚语、土语进行释义、辨析、取舍,大大丰富了国语的语汇库。

国语观

编辑

作为国语运动的主力刊物,《国语周刊》以建设国语为己任,发表了《国语运动大会宣言》《吴歌甲集序》《理想的国语》等许多文章来讨论国语概念的建设、国语注音字母的规范、国语的民间文学资源利用等问题。

对话复古派的论战文章

编辑

《国语周刊》创刊的直接目的,在于反击章士钊等复古派反对白话文、阻碍国语运动的行为。因此周刊以论战的方式,发表了《古文之末路》《打倒国语运动的拦路 “虎”》《老章又反叛了!》《甲寅与水浒》等一系列文章,批评文言文之诘屈聱牙,论述白话文之便利简洁以及教育普及之必要。

语言学问题的讨论

编辑

对于国语语言系统本身,包括语音、语法、注音符号等,《国语周刊》也进行了学理上的讨论,修正规定了一批文字的读音和用法,讨论了注音符号的改进问题等。

影响

编辑

作为国语统一运动的重要宣传刊物,《国语周刊》是后“五四运动”时期统一国语和普及白话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刊物以普及国语、统一国语为宗旨,以研究国音字母、推广国语标准语为主要任务。载文提倡白话文,普及汉字注音,内容涉及国语整理、字典编纂、方言调查改良等方面。此外,作为国语统一筹备会的机关刊物,《国语周刊》所载内容也涉及筹备会各项工作情况报告、规程、命令等,是重要的历史研究资料。 《国语周刊》在“京国之争”和汉字注音的背景下诞生,围绕国语建设、白话文学、国音字母改革等内容展开宣传,为推广国语普通话、白话文,打击复古派和国音字母的修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