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 (宾夕法尼亚州)

(重定向自Erie, Pennsylvania

伊利(英语:Erie)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北部最大的城市,坐落于伊利湖南岸,距离布法罗布法罗130公里,距离克利夫兰140公里,距离匹兹堡190公里。根据202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城市人口为94,831人,是宾夕法尼亚州人口第5多的城市

伊利 (宾夕法尼亚州)
城市
伊利市
伊利市中心
伊利艺术博物馆
伊利 (宾夕法尼亚州)旗帜
旗帜
伊利 (宾夕法尼亚州)官方图章
市徽
绰号:The Bay City, The Flagship City, The Gem City, The Lake City
伊利位于伊利县及宾夕法尼亚州的位置图
伊利位于伊利县宾夕法尼亚州的位置图
坐标:42°07′46″N 80°05′07″W / 42.129561°N 80.085214°W / 42.129561; -80.085214
国家美国
州别宾夕法尼亚州
县别伊利县
建立1795年4月18日[1]
合并1851年4月14日
政府
 • 市长Joseph E. Sinnott
面积
 • 城市19.3 平方英里(50 平方公里)
 • 陆地19.1 平方英里(50 平方公里)
 • 水域0.2 平方英里(0.5 平方公里)
人口2020[2]
 • 城市94,831人
 • 密度4,956.67人/平方英里(1,913.78人/平方公里)
 • 都会区270,876 (伊利都会区英语Erie, PA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
时区ESTUTC-4
 • 夏时制EDTUTC-5
ZIP codes16501−16512, 16514−16515, 16522, 16530−16534, 16538, 16541, 16544, 16546, 16550, 16553−16554, 16563, 16565
电话区号814, proposed 582
网站www.erie.pa.us

19世纪时,伊利曾是重要的重要的港口、铁路枢纽和制造中心。进入20世纪中叶,伊利经济衰退,制造业不复兴盛。[3][4]

历史

编辑

几千年来,土著人民占据了这一地区的海岸线和悬崖,利用丰富的资源。位于该市西部米尔克里克镇的萨默海姆公园考古区,包括美洲古代时期和早期和中期林地时期的文物,大约从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500年。[5]

1753年,法国人在今伊利附近建造普雷斯克岛堡时,欧洲人作为定居者首次抵达该地区,作为他们保卫新法兰西免受英国殖民者入侵的努力的一部分。堡垒的名称指的是伸入伊利湖的半岛,现在作为普雷斯克岛州立公园受到保护。法语术语presque-isle的意思是半岛(来自拉丁语paeneinsula,字面意思是“几乎是一个岛屿”)。当法国人在1760年法印战争(七年战争)期间放弃这座堡垒时,这是他们在尼亚加拉以西的最后一个据点. 同年,即法印战争结束前三年,英国人在普雷斯克岛的堡垒建立了驻军。[6]

伊利位于有争议的伊利三角地带,这是一片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西北角的土地,面积为202,187英亩,面向伊利湖,美国独立战争后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马萨诸塞州康涅狄格州声称拥有该土地(作为其西部地区的一部分储备土地)。

18 世纪

编辑

易洛魁人首先声称拥有这片土地,因此在1789年1月9日安排了一次会议,会上易洛魁人的代表签署了一份放弃土地所有权的契约。[7]它的价格是宾夕法尼亚州的2,000美元和联邦政府的1,200美元。塞内卡民族于1791年2月单独解决了对宾夕法尼亚州的土地索赔,金额为800美元。它于1792年3月3日成为宾夕法尼亚州的一部分,此前康涅狄格州、马萨诸塞州和纽约州放弃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权利,并以每英亩75美分或总计151,640.25美元的大陆证书将土地卖给了宾夕法尼亚州。[8]

宾夕法尼亚州议会通过1795年4月18日通过的一项法案,委托对普雷斯克岛附近的土地进行测量。约克,于1795年6月抵达,开始勘测并制定城市规划。该地区的初步定居点于当年开始。[9][10]塞思里德 中校和他的家人从纽约日内瓦搬到了伊利地区;他们是来自马萨诸塞州阿克斯布里奇的洋基人. 他们成为伊利的第一批欧裔美国人定居者,那里后来被称为“普雷斯克岛”。

19 世纪

编辑

詹姆斯麦迪逊总统在1812年战争期间开始建造海军舰队,以从英国手中夺取对五大湖的控制权。伊利的丹尼尔多宾斯和波士顿的诺亚布朗是著名的造船商,他们领导建造了四艘装有纵帆船的炮艇和两艘双桅帆船。海军准将奥利弗·哈泽德·佩里从罗德岛抵达,并带领中队在历史性的伊利湖战役中取得了成功。[11]

伊利是19世纪中叶重要的造船、渔业和铁路枢纽。这座城市是三套轨距相遇的地方。虽然延误给商业和旅游带来了货运麻烦,但它们为伊利提供了急需的当地工作岗位。当提出国家标准轨距时,这些工作以及铁路枢纽本身的重要性都处于危险之中。在一个被称为伊利仪表战争的事件中,伊利市民在市长的带领下放火烧桥,撕毁轨道,并举行暴动试图阻止标准化。[12]

20 世纪和 21 世纪

编辑

1915年8月3日,米尔溪 (Mill Creek)淹没了伊利市中心。涵洞或隧道被碎片堵塞并倒塌。[13]由倾盆大雨造成的四块水库在它后面形成。由此产生的洪水摧毁了225间房屋并造成36人死亡。[14]洪水过后,市长迈尔斯·布朗·基茨 (Miles Brown Kitts) 将米尔溪 (Mill Creek) 引入另一个更大的涵洞,该涵洞建在超过 2 英里的城市下方,然后排入城市下东区的普雷斯克岛湾 (Presque Isle Bay ) 。

依托其制造基地,伊利市中心在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继续发展。这座城市吸引了无数欧洲移民前来从事工业工作。在美国禁酒令时代,伊利被认为是一个潮湿的城市。该市的经济在 20 世纪后期开始受到影响,因为工业重组和工作岗位迁出该地区,因为它被认为是锈带的一部分。美国制造业、美国钢铁和煤炭生产以及商业捕鱼的重要性开始逐渐下降,[15]导致1970年代人口大幅下滑。[16]

随着二战后汽车时代的到来以及政府对高速公路建设的补贴,成千上万的居民离开伊利前往郊区,例如米尔克里克镇,那里现在有55,000名居民。[17] 这导致了零售业务的下降,其中一些业务随后转移到了郊区。反映这种明显的衰退,伊利有时被居民称为“湖上的错误”或“沉闷的伊利”。[18]

伊利于1972年获得全美城市奖,并于1961年、1994年、1995年和2009年入围决赛。[19][20]

1912 年伊利市中心全景,沿着第 15 街的轨道向西看。铁轨以北最高的尖塔是圣彼得大教堂。

地理

编辑
宾夕法尼亚州伊利国际机场英语Erie International Airport(1991–2020年正常值,1873年至今极端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3
(73)
25
(77)
28
(82)
32
(89)
33
(91)
38
(100)
37
(99)
36
(96)
37
(99)
32
(89)
28
(82)
24
(75)
38
(100)
平均最高温 °C(°F) 14.9
(58.9)
14.7
(58.5)
20.6
(69.1)
26.4
(79.6)
29.5
(85.1)
32.3
(90.2)
32.5
(90.5)
32.1
(89.8)
30.6
(87.1)
26.3
(79.3)
20.2
(68.4)
15.4
(59.7)
33.6
(92.4)
平均高温 °C(°F) 1.8
(35.2)
2.5
(36.5)
6.8
(44.3)
13.8
(56.8)
20.2
(68.3)
25.1
(77.1)
27.3
(81.1)
26.6
(79.9)
23.2
(73.7)
16.8
(62.3)
10.3
(50.5)
4.6
(40.2)
14.9
(58.8)
平均低温 °C(°F) −5.9
(21.3)
−5.9
(21.4)
−2.3
(27.9)
3.3
(38.0)
9.6
(49.3)
15.2
(59.4)
17.9
(64.2)
17.3
(63.2)
13.7
(56.7)
7.9
(46.3)
2.6
(36.7)
−2.2
(28.0)
5.9
(42.7)
平均最低温 °C(°F) −15.8
(3.6)
−15.5
(4.1)
−11.6
(11.2)
−3.5
(25.7)
1.8
(35.3)
7.6
(45.7)
12.1
(53.8)
11.7
(53.0)
6.9
(44.4)
1.1
(33.9)
−4.6
(23.8)
−10.4
(13.3)
−17.7
(0.2)
历史最低温 °C(°F) −28
(−18)
−28
(−18)
−23
(−9)
−14
(7)
−3
(26)
0
(32)
7
(44)
3
(37)
1
(33)
−5
(23)
−14
(6)
−24
(−11)
−28
(−18)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87
(3.41)
64
(2.52)
78
(3.08)
88
(3.47)
89
(3.50)
94
(3.70)
85
(3.33)
85
(3.35)
110
(4.32)
111
(4.38)
95
(3.75)
106
(4.17)
1,092
(42.98)
平均降雪量 cm(英寸) 81
(31.8)
49
(19.4)
37
(14.5)
6.6
(2.6)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25
(0.1)
24
(9.6)
67
(26.3)
265
(104.3)
平均降水天数(≥ 0.01 in) 19.7 15.4 14.3 14.0 13.5 11.5 10.5 10.2 10.1 14.3 14.9 18.5 166.9
平均降雪天数(≥ 0.1 in) 16.3 12.3 7.8 2.3 0.0 0.0 0.0 0.0 0.0 0.2 4.8 11.5 55.2
平均相对湿度(%) 75 75 71 68 70 72 72 74 74 71 72 75 72
数据来源:NOAA(1981–2010年相对湿度)[21][22][23]

人口统计

编辑
截至 2010年人口普查 ,伊利在州和国家层面的人口统计数据比较
伊利 宾夕法尼亚州 美国
总人口 101,786 12,702,379 308,745,538
人口增幅%±, 2000−2010 −1.9% +3.4% +9.7%
人口密度 4,631.7/sq mi(1,788.3/km2 283.4/sq mi(109.4/km2 87.3/sq mi(33.7/km2
户中位年收入 (1999) $28,387 $34,619 $41,994
学士及以上学历占比 17.4% 22.4% 24.4%
外国出生人口比例 5.8% 5.0% 11.0%
白人 (非拉丁裔) 75.0% 81.9% 72.4%
非裔美国人 19.7% 10.8% 12.6%
拉丁裔 (任何族裔) 6.9% 5.7% 16.3%
亚裔美国人 1.5% 2.7% 4.8%
历史人口数
调查年人口备注
180081
1810394386.4%
182063561.2%
18301,465130.7%
18403,412132.9%
18505,85871.7%
18609,41960.8%
187019,646108.6%
188027,73741.2%
189040,63446.5%
190052,73329.8%
191066,52526.2%
192093,37240.4%
1930115,96724.2%
1940116,9550.9%
1950130,80311.8%
1960138,4405.8%
1970129,231−6.7%
1980119,123−7.8%
1990108,718−8.7%
2000103,717−4.6%
2010101,786−1.9%
202094,831−6.8%
U.S. Decennial Census[24][2]

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101,786人、[25]其44,790套住房的平均空置率为8%。由于工厂和附属企业的离开,伊利的人口长期以来一直在下降。[26]自1960年代初以来,这座城市已经失去了大约40,000人,使阿伦敦成为宾夕法尼亚州仅次于费城和匹兹堡的第三大城市。

伊利的人口在所有年龄组中分布均匀,中位数为34岁。大约13%的家庭和19%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居住在伊利的大多数人都是欧洲血统。[27]

自1980年代以来,成立于1919年的伊利国际研究所 (IIE) 帮助重新安置来自波斯尼亚、厄立特里亚、加纳、伊拉克、科索沃、利比里亚、尼泊尔、不丹、缅甸、索马里、苏丹、罗马尼亚、俄罗斯的难民、叙利亚和越南。伊利社区接纳​​难民增加了宗教多样性,并促进了文化节等社区活动。[28]

友好城市

编辑

伊利跟中国的淄博市是友好城市。

参考文献

编辑
  1. ^ "Chapter MDCCCXLIV", p. 240
  2. ^ 2.0 2.1 Census Population API.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October 12, 2022].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USCensusDecennial2020CenPopScriptOnly”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3. ^ Erie Historical Marker. Explore PA History. 
  4. ^ ORIGINALS "Erie is definitely a sinking ship, and you’d be crazy not to get off". CBS News. 2017-02-27. 
  5. ^ historic resources protection plan for the Lake Erie Coastal Zone as par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ennsylvania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Program. govinfo.gov. [April 15,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3). 
  6. ^ History of Erie County, p. 503.
  7. ^ Miller, John. A Twentieth Century History of Erie County, Pennsylvania. Lewis Publishing Company. 1909: 60. 
  8. ^ Nelson, pp. 103−104.
  9.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nelson 103-1042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0. ^ History of Erie County, pp 505−506.
  11. ^ "History of Erie County", pp. 299, 306.
  12. ^ Rhodes, James Ford.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compromise of 1850 3. New Yor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00: 21. 
  13. ^ Erie's Blackest Day & Other Accounts of Phenomenal Weather (PDF). Erie County Historical Society: 2. October 2008 [August 29, 20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July 24, 2011). 
  1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flood2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5. ^ Erie Detailed History. City-data.com. [June 22,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6). 
  16.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mary2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7.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mary3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8. ^ From the Editors. ErieReader.com. Flagship Multimedia, Inc. October 1, 2013 [December 17,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19, 2013). We complain about the weather. Or that there's no culture here. Or that Erie's just plain ugly. The mistake on the lake. Dreary Erie. 
    • Miller, Jamie Lynn. A Cactus Story. SaltMagazine.com. December 2013 [December 17,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19, 2013). Originally from Erie, Pennsylvania — Dreary Erie, says Ron, the Mistake on the Lake — his nursing career led him to Kentucky ... 
    • Wheaton, Kristan J. Erie's top competitor? Answer may surprise you. IISMU.org. Institute for Intelligence Studies At Mercyhurst University. June 21, 2013 [December 17,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July 10, 2013). No, for us it is 'dreary Erie' or 'the mistake on the lake.' We don't talk, much less brag, about how we've changed and adapted to a difficult and complex world ... 
  19. ^ Frederick, Robb. Erie falls in award contest. Erie Times-News. June 20, 2009 [November 22,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30). 
  20. ^ Past Winners of the All-America City Award. National Civic League. 2011 [February 3,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July 17, 2012). 
  21. ^ Station: ERIE INTL AP, PA US USW0001486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1-10-30]. (原始内容 (csv)存档于2022-01-28). 
  22. ^ NowData – NOAA Online Weather Dat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1-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5). 
  23. ^ Local Climatological Data Annual Summary with Comparative Data for ERIE, PENNSYLVANIA (KERI)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3. [2022-06-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6-15). 
  24. ^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August 28,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3). 
  25. ^ Erie city, Pennsylvania.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November 15, 2016 [February 18,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6-12-27). 
  26. ^ Erie Population Profile. City-data.com. [June 28,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1). 
  27. ^ Erie Social an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helloerie.com. [May 21,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30, 2007). 
  28. ^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Erie−Hom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Erie. [June 15,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May 31,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