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里科·费里尼
费代里科·费里尼(意大利语:Federico Fellini,1920年1月20日—1993年10月31日),意大利艺术电影导演,同时也是演员及作家。费代里科·费里尼出生于意大利的里米尼市,并在意大利电影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帮助下,开始参与电影制作。费代里科·费里尼曾先后5次摘取奥斯卡金像奖。
费代里科·费里尼 Federico Fellini | |||||||||||||||||||||||
---|---|---|---|---|---|---|---|---|---|---|---|---|---|---|---|---|---|---|---|---|---|---|---|
导演 | |||||||||||||||||||||||
出生 | 1920年1月20日 | ||||||||||||||||||||||
逝世 | 1993年10月21日 | (73岁)||||||||||||||||||||||
宗教信仰 | 罗马天主教 | ||||||||||||||||||||||
配偶 | 茱丽叶塔·玛西纳 (1943年-1993年) | ||||||||||||||||||||||
活跃年代 | 1945年-1990年 | ||||||||||||||||||||||
网站 | felliniitalia | ||||||||||||||||||||||
|
费代里科·费里尼以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特别是混合梦境与巴洛克式华丽影像的电影作品。他被认为是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导演之一[1]。
生平
编辑在贝尼托·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党统治意大利期间,他与弟弟里卡多都参加一个名为Avanguardista的青年法西斯团体,当时意大利的年轻男子都被迫参加这个团体。费里尼在1939年春天搬到罗马,并且在《Marc’Aurelio》这本非常受到欢迎的周刊写文章。他也在这段时间认识阿尔多·法布里齐(Aldo Fabrizi),开启后来合作电影演出的契机。
费里尼在1942年认识了茱丽叶塔·玛西纳(Giulietta Masina),并在1年之后(1943年10月30日)结为夫妻。费代里科·费里尼与茱丽叶塔·玛西纳于是开始他们在电影史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合作关系。在结婚几个月后,玛西纳从楼梯上摔倒,并因此而流产。在1945年3月22日,他们的孩子Pierfederico出生,但是在同年的4月24日就夭折了。这些悲惨的事件深刻影响到费里尼与玛西纳,尤其显露在费里尼的代表作-《大路》当中[2]。法西斯政府在1943年7月25日下台,而罗马则在1944年6月4日被盟军所占领。同时,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与费里尼碰面,商讨拍摄电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计划。后来罗西里尼同意采用艾多·费布里兹当主角,费里尼则撰写剧本。
费里尼在1993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同年10月31日,他因心脏衰竭和呼吸系统功能性障碍不治,在罗马的翁贝托一世医院逝世,当天正是他与玛西纳结婚50周年的隔天。意大利政府后来为他举行国葬,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铸造了费里尼勋章。玛西纳也在6个月后因肺癌(1994年3月23日)而去世。费里尼、玛西纳与他们的儿子都葬在由雕刻家波莫多罗(Arnaldo Pomodoro)所雕塑的墓地中,这座墓地则位于里米尼公墓的主要入口上。
电影生涯
编辑费里尼执导的首部电影是1950年的《卖艺春秋》,并借着阿尔贝托·拉图阿达(Alberto Lattuada)这位经验丰富的导演的协助。当《卖艺春秋》上映时,费里尼刚年满30岁,但是最后这部作品票房不佳,且得到较多负面的评价。《卖艺春秋》的制片公司后来因此而倒闭,导致费里尼与拉陶达负债累累,并且直到10多年后才还清负债[3]。
《白酋长》(1952年)是费里尼首部单独执导的电影,由阿尔贝托·索尔迪(Alberto Sordi)所主演。这部电影是根据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于1949年所编写的剧本所修饰的。安东尼奥尼原先提供这部剧本给亚伯托‧拉陶达,但是拉陶达因为不满意剧本而作罢。费里尼后来在卡洛·蓬蒂(Carlo Ponti)的支持下,将它搬上大萤幕。
费里尼后来开始与作曲家尼诺·罗塔(Nino Rota)合作,他们在1945年的罗马互相认识。费里尼与尼诺.罗塔的合作相当成功,并且持续到1979年的《乐团彩排》为止(尼诺.罗塔于1979年去世)。
在费里尼意大利新写实主义时期(1950年-1959年)结束后,影响他最大的是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费里尼在1961年首次接触到卡尔·荣格的思想。他后来将此思想融入作品《8½》、《鬼迷茱丽叶》、《爱情神话》、《卡萨诺瓦》与《女人城》(1980年)当中[4]。
费里尼的电影受到广泛的赞誉,并且赢得4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大路》(1954年)、《卡比利亚之夜》(1957年)、《8½》(1963年)与《阿玛柯德》(1973年)。《甜蜜的生活》(由马切洛·马斯楚安尼所主演)则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且被认为是1960年代的缩影。这部电影也产生狙杀狗仔队这个新的名词,是由Paparazzo这个字所发展出来的,他是电影剧情中专门挖掘隐私的记者[5]。
虽然费里尼声称一些电影作品是根据过去的回忆来拍摄的,不过费里尼的亲密好友,包括编剧图利奥·皮内利(Tullio Pinelli)、贝纳迪诺·扎波尼(Bernardino Zapponi)、摄影师约瑟·莱东诺(Giuseppe Rotunno)与设计师丹特·费雷蒂(Dante Ferretti)则坚持费里尼会捏造自己的回忆并加入电影的剧情当中[6]。
影响
编辑费里尼的电影融合了回忆、梦境、幻想和欲望,展现了一幅高度个人化的社会图景。费里尼的电影成为奢靡、奇特、华丽的艺术形式的代名词[7]。
费里尼的电影影响许多同时代或是后来的电影导演,包括伍迪·艾伦、大卫·林奇、格里什·卡萨拉瓦利、大卫·柯南伯格、斯坦利·库布里克、马丁·斯科塞斯[8]、蒂姆·伯顿[9]、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尔、泰瑞·吉廉[10]与埃米尔·库斯图里察[11]等知名导演都表示费里尼影响了他们的作品。其中伍迪·艾伦特别使用了费里尼的主题来拍摄几部电影,《星尘往事》仿照《8½》、《那个时代》则是《阿玛柯德》的回忆。
波兰导演沃伊切赫·哈斯两部重要的作品:《萨拉戈萨的手稿》与《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是现代主义幻想的出色作品,而且因为“华丽的幻想”而被拿来与费里尼的电影比较[12]。
荣誉
编辑费里尼的作品获奖无数,包括奥斯卡奖、2座银狮奖、1座金棕榈奖与莫斯科电影节首奖。费里尼在1990年获得日本美术协会颁发的高松宫殿下记念世界文化赏(总共包括绘画、雕刻、建筑、音乐与电影5个方面的奖项)。
里米尼的费代里科·费里尼机场则是为了纪念费里尼的贡献而命名的。
作品年表(含编剧作品)
编辑- 1989 《月亮的声音》/《月吟》(La voce della luna)
- 1987 《费里尼的剪贴簿》/《访谈录》(Intervista)
- 1986 《金格和弗莱德》或译《舞国》(Ginger and Fred)
- 1983 《大海航行》或译《扬帆》(E la nave va)
- 1980 《女人城》(La città delle donne))
- 1978 《乐队排演》(Prova d'orchestra)
- 1976 《卡萨诺瓦》(Il Casanova di Federico Fellini)
- 1973 《阿玛柯德》(Amarcord)
- 1972 《罗马风情画》/《罗马》(Roma)
- 1970 《小丑》(I clowns)
- 1969 《爱情神话》(Fellini-Satyricon)
- 1969 《导演笔记》(Block-notes di un regista)
- 1968 《死亡精灵》/《勾魂摄魄》(Tre passi nel delirio)中的一段《该死的托比》(Toby Dammit)
- 1965 《鬼迷茱丽叶》/《茱丽叶与魔鬼》/《鬼迷茱丽》(Giulietta degli spiriti)
- 1963 《八部半》《8½》(Otto e Mezzo)
- 1962 《三艳嬉春》(Boccaccio'70)中的一段《安东尼博士的诱惑》(The Temptation of Dr. Antonio)
- 1960 《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
- 1957 《卡比利亚之夜》(Le notti di Cabiria/The nights of Cabiria)
- 1955 《骗子》(Il Bidone)
- 1954 《大路》(La Strada)
- 1953 《小牛》/《浪荡儿》/《流浪汉》(I Vitelloni)
- 1951 《白酋长》(The White Sheik)
- 1950 《杂技之光》或译《卖艺春秋》(Variety Lights)与Alberto Lattuada合导
- 1950 Francis, God's Jester 编剧兼副导
- 1948 The Miracle 编剧
- 1948 L'Amore 编剧
- 1946 《老乡》(Paisan)编剧兼副导
- 1945 《不设防城市》(Rome, Open City)编剧兼副导
获奖记录
编辑- 1953年:《浪荡儿》获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金狮奖空缺)。
- 1954年:《大路》获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 1958年:《卡比利亚之夜》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 1960年:《甜蜜生活》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费比西奖、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 1963年:《八部半》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服装设计奖,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莫斯科电影节大奖,柏林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 1965年:《茱丽叶和精灵》获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 1974年:《阿玛柯德》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 1976年:《卡萨诺瓦》获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
- 1993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注释
编辑- ^ Burke and Waller, 12
- ^ 参见Kezich的《Fellini: His Life and Work》, p.157 及Luigi Titta Benzi在《Fellini: I'm a Born Liar》 (2003)中的电影访谈.
- ^ 这些资料是来自Tullio Kezich所著《的Federico Fellini: His Life and Work》(New York: Faber & Faber), 2006, p.114.
- ^ The influence of Jung and Italian popular culture such as the Corriere dei Piccoli on Fellini's style are closely examined in Peter Bondanella, The Cinema of Federico Fellini,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 ^ Fellini scholar Peter Bondanella argues that although "it is indeed an Italian family name, the word paparazzo is probably a corruption of the word papataceo, a large and bothersome mosquito. Ennio Flaiano, the film's co-screenwriter and creator of Paparazzo, reports that he took the name from a character in a novel by George Gissing." Cited in Bondanella, Peter, The Cinema of Federico Fellini,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136. The title of Gissing's novel is By the Ionian Sea (1901).
- ^ 参见Bernardino Zapponi所著的传记《Il mio Fellini》 (Roma:Marsilio Editori, 1995)与《I'm a Born Liar: A Fellini Lexicon》中相关的章节, ed. Damian Pettigrew (New York: Abrams, 2003).
- ^ Bondanella 2002,第8页.
- ^ 参见 City of Absurdity Quote Collec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Sept 17 2008
- ^ 参见 Tim Burton Collectiv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8年9月17日查阅
- ^ 参见Gilliam at Senses of Cinem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8年9月17日查阅
- ^ 参见 Kusturica Interview at BN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8年9月17日查阅
- ^ 参见Gilbert Guez在费加罗报中的电影访谈-《The Saragossa Manuscript》, 1966.
参考资料
编辑- Fellini, Federico (1988). Comments on Film. Ed. Giovanni Grazzini. Trans. Joseph Henry. Fresno: The Press of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at Fresno.
- — (1993). I disegni di Fellini. Ed. Pier Marco De Santi. Roma: Editori Laterza.
- — and Damian Pettigrew (2003). I'm a Born Liar: A Fellini Lexicon.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Inc. ISBN 0-8478-3135-3
- — and Tullio Pinelli. Trip to Tulum. Trans. Stefano Gaudiano and Elizabeth Bell. New York: Catalan Communications.
- Alpert, Hollis (1988). Fellini: A Life. New York: Paragon House. ISBN 1-55778-000-5
- Bondanella, Peter (1992). The Cinema of Federico Fellini.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0-691-00875-2
- — (2002). The Films of Federico Fellin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urke, Frank, and M. R. Waller (2003). Federico Fellini: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ISBN 0-8020-7647-5
- Kezich, Tullio (2006). Federico Fellini: His Life and Work. New York: Faber and Faber, 2006. ISBN 978-0-571-21168-5
- Miller, D. A. (2008). 8 1/2.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延伸阅读
编辑- Betti, Liliana (1979). Fellini: An Intimate Portrait. Boston: Little, Brown & Co.
- Bondanella, Peter (ed.)(1978). Federico Fellini: Essays in Critic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ellini, Federico (2008). Fellini's Book of Dreams. New York: Rizzoli.
- Panicelli, Ida, and Antonella Soldaini (ed.)(1995). Fellini: Costumes and Fashion. Milan: Edizioni Charta. ISBN 88-86158-82-3
- Rohdie, Sam (2002). Fellini Lexicon. London: BFI Publishing.
- Tornabuoni, Lietta (1995). Federico Fellini. Preface Martin Scorsese. New York: Rizzoli.
- Walter, Eugene (2002). Milking the Moon: A Southerner's Story of Life on This Planet. Ed. Katherine Clark.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ISBN 0-609-80965-2
外部链接
编辑- 费德里科·费里尼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
- 费德里科·费里尼在豆瓣上的资料(简体中文)
- TCM电影资料库上费德里科·费里尼的资料(英文)
- Fondation Fellini pour le cinéma (Switzerlan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官方网站
- Felliniana Archive (US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ellini's influence on popular culture
- 费里尼官方网站
#invoke:NavboxV2 Template:英国电影学院奖终身成就奖 Template: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 Template:Authority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