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黑帮

(重定向自Gangs of New York

纽约黑帮》(英语:Gangs of New York,香港译《纽约风云》)是一部2002年的美国史诗历史电影,由马丁·斯科塞斯导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丹尼尔·戴-刘易斯卡梅隆·迪亚兹主演;故事灵感来自美国记者作家赫伯特·阿斯伯里英语Herbert Asbury于1927年出版的非虚构书籍《纽约黑帮》,呈现19世纪中叶纽约市曼哈顿下城联邦众议院纽约州第五选区)的黑帮斗争史。该片由米拉麦克斯影业发行;入围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多个奖项;丹尼尔·戴-刘易斯的演出普获好评,赢得2002年度多项最佳演员奖。

纽约黑帮
Gangs of New York
电影海报,中间宣传标语意为:
“美国是从街头诞生的”
基本资料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监制埃尔博托·格里莫迪英语Alberto Grimaldi
哈维·温斯坦
编剧杰伊·库克斯英语Jay Cocks
斯蒂文·泽里安英语Steven Zaillian
肯尼斯·洛勒根
原著纽约黑帮
赫伯特·阿斯伯里英语Herbert Asbury作品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丹尼尔·戴-刘易斯
卡梅隆·迪亚兹
吉姆·布洛班特
约翰·C·赖利
亨利·托马斯
布兰顿·葛利森
配乐霍华德·肖
摄影麦可·巴尔蒙斯英语Michael Ballhaus
剪辑塞尔玛·斯昆梅克英语Thelma Schoonmaker
制片商Alberto Grimaldi Productions
Initial Entertainment Group
片长168分钟
产地意大利
美国
语言英语
爱尔兰语
拉丁语
华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2002年12月9日(纽约首映)
2002年12月20日(美国)
2003年1月24日(意大利)
发行商米拉麦克斯影业(美国)
Entertainment Film Distributors英语Entertainment Film Distributors(英国)
预算$1亿美元[1]
票房$1.93亿美元[1]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纽约黑帮
香港纽约风云
台湾纽约黑帮

剧情

编辑

1846年,纽约曼哈顿下城“五岔路”(英语:Five Points, Manhattan)。“神父”法隆(英语:"Priest" Vallon)率领爱尔兰裔帮会“死兔帮”(英语:The Dead Rabbits)与威廉·“屠夫比尔”·卡汀(英语:William "Bill the Butcher" Cutting)的英裔帮会对抗;双雄虽然敌对,但“神父”从前曾饶过比尔一命,比尔也一直感佩“神父”的英勇及人格。在一次街头大战中,“神父”被“屠夫比尔”杀死;他年幼的儿子阿姆斯特丹·法隆(英语:Amsterdam Vallon)在少年观护所中度过童年。

1863年,阿姆斯特丹成年出狱,回到纽约市欲报杀父之仇;他隐藏真实身份,接近“屠夫比尔”并赢得其信赖和器重,待他如亲子侄。他在街头邂逅以偷窃为业的年轻女子珍妮·艾佛丁(英语:Jenny Everdeane),两人互相钟情,但不久却发现珍妮是由“屠夫比尔”一手养大并深受其喜爱。比尔发现阿姆斯特丹和珍妮间的感情,慷慨成全;但阿姆斯特丹报仇之心未曾改变。

在纪念当年血战15周年的晚会中,阿姆斯特丹下手行刺比尔,却失手遭擒,其真实身份终于揭破;比尔感念“神父”有后,又鄙视阿姆斯特丹隐藏真实意图、偷袭暗杀的行为,乃在施以一番凌辱后放他一条生路。在珍妮的照顾下,重伤的阿姆斯特丹终于恢复健康,并回到爱尔兰移民同胞之间,领导他们团结起来、反抗压迫。阿姆斯特丹与民主党政治人物威廉·特威德合作,以选票换取爱尔兰新移民的社会地位及工作机会;在一次地方选举后,比尔公然在街头杀死新当选的爱尔兰裔警长,此举点燃了爱尔兰新移民的怒火,导致英、爱两裔各帮会约定择日联合大火拼。

此时,美国内战达到高峰,联邦政府展开对富人网开一面的不平等征兵,引起穷人的强烈反对;就在帮会火拼之日,纽约市实施征兵抽签,引发全市大暴动。在军队镇压大暴动的炮击中,阿姆斯特丹得到机会杀死“屠夫比尔”,报了杀父之仇;但目睹众多“五岔路”帮会份子在军队镇压下丧生,他却感觉到:“是朋友或仇敌,此时已没差别了”。剧情最终,阿姆斯特丹和珍妮将“屠夫比尔”安葬在曼哈顿下城对岸的布鲁克林;物换星移,“五岔路”的街头传奇终与一段为后人淡忘的历史,一同埋没在荒烟漫草之中。

演员

编辑
演员 角色 角色介绍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英语:Leonardo DiCaprio)
阿姆斯特丹·法隆
(英语:Amsterdam Vallon
男主角,“死兔帮”首领“神父”法隆之子。为报杀父之仇,他隐藏真实身份,接近仇人“屠夫比尔”并一度赢得其信赖和器重;但真实身份终被揭破,于是回到爱尔兰移民同胞之间,成为死兔帮的首领。在反征兵大暴动中,阿姆斯特丹得到机会杀死“屠夫比尔”,报了杀父之仇;但却只留下街头喋血后一段传奇消逝的无限惆怅。
丹尼尔·戴-刘易斯
(英语:Daniel Day-Lewis
威廉·“屠夫比尔”·卡汀[2]
(英语:William "Bill the Butcher" Cutting
“五岔路”英裔帮会首领,对新移民抱持仇视态度。他在一次与死兔帮的街头械斗中将阿姆斯特丹的父亲“神父”法隆杀死;而阿姆斯特丹则在成年后回到纽约,假意为他效劳,寻机报仇。比尔虽隐约猜到阿姆斯特丹的真实身份,但对这年轻人相当赏识,一直不愿点破;直到阿姆斯特丹终于下手行刺比尔,暴露其真实企图。比尔在盛怒之下,仍放阿姆斯特丹一条生路;此后两人领导各自的帮会,为所属族群在当地的生存和发展而战。最终在反征兵大暴动中,因军队炮击受到重伤,进而被阿姆斯特丹杀死;临终前说道:“感谢神,我以一个真正的美国人而死……”
卡梅隆·迪亚兹
(英语:Cameron Diaz
珍妮·艾佛丁
(英语:Jenny Everdeane
偷窃维生的年轻女子,深受比尔照顾,却成为阿姆斯特丹的情人。阿姆斯特丹行刺比尔失手后,珍妮照顾他恢复健康;在大暴动落幕后,与阿姆斯特丹一同埋葬了在动乱中丧生的比尔。
约翰·C·赖利
(英语:John C. Reilly
快乐杰克·莫蓝尼
(英语:Happy Jack Mulaney
“神父”法隆生前的得力助手;“神父”被“屠夫比尔”杀死后,投靠比尔,并在其授意下成为一名受其控制的警察,最终被阿姆斯特丹亲手杀死。
亨利·托马斯
(英语:Henry Thomas
强尼·斯洛考
(英语:Johnny Sirocco
阿姆斯特丹的朋友,暗恋珍妮,曾因嫉妒而出卖阿姆斯特丹,心有惭愧所以拒绝向比尔低头而被比尔重伤。
吉姆·布洛班特
(英语:Jim Broadbent
威廉·特威德 民主党政治人物;早先与比尔合作,后在阿姆斯特丹壮大后转而与其合作,利用自己在纽约党机关及市政当局中的影响力,提供新移民工作以换取选票,因此遭到比尔仇视。
连姆·尼森
(英语:Liam Neeson
“神父”法隆
(英语:"Priest" Vallon
“五岔路”爱尔兰移民帮会“死兔帮”首领,阿姆斯特丹的父亲;在一次街头械斗中被“屠夫比尔”杀死。
布兰顿·葛利森
(英语:Brendan Gleeson
华特·“修士”·麦金
(英语:Walter "Monk" McGinn
爱尔兰裔的大力士,在街头火拼中为“神父”法隆助拳,以打死的敌人数目领取酬金;“神父”死后,华特不再过问帮派之事,经营理发铺维生。阿姆斯特丹的真实身份暴露后,主动造访并相赠“神父”遗物。后来在推德的安排及爱尔兰裔选民灌票下,击败比尔支持的候选人当选警长,却被暴怒的比尔公然杀害。
芭芭拉·宝钗英语Barbara Bouchet
(英语:Barbara Bouchet
Schermerhorn夫人
(英语:Mrs. Schermerhorn
Schermerhorn先生的夫人

音乐

编辑
  • 主题曲:U2乐团单曲,‘建造美国的手’(英语:"The Hands That Built America")。

奖项

编辑
颁奖典礼 奖项 名字 结果
金球奖 最佳导演 获奖
最佳歌曲 获奖
英国电影学院奖 男主角奖 Daniel Day-Lewis 获奖
广播影评人协会奖 男主角奖 Daniel Day-Lewis 获奖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 男主角奖 Daniel Day-Lewis 获奖
卫星奖 男主角奖 Daniel Day-Lewis 获奖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男主角奖 Daniel Day-Lewis 获奖
奥斯卡 最佳影片 提名
导演 提名
男主角 提名
原创剧本 提名
摄影 提名
剪辑 提名
电影歌曲("The Hands that Built America") 提名
混音 提名
美术指导 提名
服装设计 提名
金球奖 最佳剧情片 获奖
女配角 Cameron Diaz 提名

注脚

编辑
  1. ^ 1.0 1.1 Gangs of New York. Box Office Mojo. [2017-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7) (英语). 
  2. ^ 本角色是以史实人物威廉·普尔英语William Poole(英语:William Poole)为原型创造的。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