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Fire-and-Ice/沙盒/23

钱学森之问指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是对中国科学家钱学森生前向中国领导人的建言的归纳,引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的争论。

历史

编辑

2005年7月29日,病床上的钱学森在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谈话中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1]钱学森于2009年10月31日逝世后,《人民日报》于11月5日发表了钱学森身边工作人员整理的文章《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2],整理者说,这文章是“钱老最后一次向我们作的系统谈话的一份整理稿:钱老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那是于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谈的。后来钱老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包括在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的谈话。那都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这一次系统而又全面。”钱学森在谈话中说:“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我今年已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注 1]

2009年11月3日,《钱江晚报》报道《钱学森晚年的忧思: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帅才?》中写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从2005年起,病榻上的钱学森多次问前来探望他的温家宝总理。”[4]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向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公开信,题为《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信中说:“钱学森走了,又一颗巨星陨落了。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振聋发聩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认为,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是时候直面‘钱学森之问’了,中国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形成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5]这封信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讨论。11月20日下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接受记者采访,围绕公开信作了发言。[6]2009年,中国政府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拔尖计划”),以回应钱学森之问。[7]2010年5月4日,温家宝在北京大学回答学生说:“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

2014年,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演讲时说,“30年前,父亲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提出基于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问题,提出知识密集型农产业的思考,学术界对这些理论反响不大,基本上无人关注无人践行,在这种情况下,父亲才明白,自己不仅要提出理论,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才有著名的‘钱学森之问’”。[8]

此后还有“(钱老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9]朱清时《朱清时在南方科技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深圳晚报2014-09-02,“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国家培养不出人才”,

2018年,杨振宁出席清华大学基科班庆典时提出了三个问题:“对于创建一流科学家不太成功这件事,是值得讨论的。是不是有这个现象?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到底重要不重要,值不值得去研究?”[10]

[11] [12] [13] 扈中平认为[14][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评论

编辑

厚宇德2019年发表文章认为:“多人未能全面、正确地理解钱学森的这次谈话。认真阅读《人民日报》在2009年发表的钱学森谈话原始文本,不难发现,对于如何解决中国的人才培养问题,钱学森当时已经胸有成竹,也就是说,他根本未曾提出期待后人解答的所谓的‘钱学森之问’,他知道我们的教育哪里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描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学术氛围以及正确的方式、方法。”“中国也有成功培养创新人才的先例,彭桓武就是一位培养优秀科技人员的楷模。”[28]

注释

编辑
  1. ^ 钱学森1995年在给王寿云、于泽元等六人的信中说:“毛主席要我们创新,我们做到了吗?回想在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人员是按毛主席教导办的……但是今天呢?我国科学技术人员有重要创新吗?诸位比我知道得更多。我认为我们太迷信洋人了,胆子太小了!我们这个小集体,如果不创新,我们将成为无能之辈!我们要敢干!”[3]

参考

编辑
  1. ^ 记者 李斌. 温家宝在京看望季羡林和钱学森并亲切交谈.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2005-07-31 [2023-07-22]. 
  2. ^ 涂元季 顾吉环 李明整理. 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人民日报. 2009-11-05. 
  3. ^ 《钱学森书信选》编辑组编. 钱学森书信选 下.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1002. ISBN 978-7-118-05645-7. 
  4. ^ 钱学森晚年的忧思: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帅才?. 中国新闻网. 钱江晚报. 2009-11-03 [2023-07-28]. 
  5. ^ 安徽11名教授就“钱学森之问”发出公开信. www.chinanews.com.cn.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2009-11-11 [2023-07-22]. 
  6. ^ 曹海峰、宫礼、袁星红、李阔、陈哲. 11名教授就钱学森之问发公开信获教育部回应. 中国新闻网.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2009-11-23 [2023-07-22]. 
  7. ^ 记者 王庆环. 让“拔尖计划”成为更好的领跑者. www.gov.cn. 光明日报. 2018-04-19 [2023-07-22]. 
  8. ^ 记者 杨佳峰. 钱学森之子透露“钱学森之问”提出背景. news.sohu.com. 汉网-武汉晨报. 2014-01-12 [2023-07-27]. 
  9. ^ 周恒. 从“钱学森之问”说起. 科学与社会. 2011-06-25, 1 (2): 1-6 [2023-07-22] (cn). 
  10. ^ 光明融媒记者 邓晖. 清华举行基科班20年庆典 杨振宁三问“一流科学家培养”. edu.people.com.cn. 光明网. [2023-07-27]. 
  11. ^ 奚晓丽. 《钱学森说》还原“钱学森之问”的思索历程. 上海教育. 2021, (13): 49. 
  12. ^ 王朔. “钱学森之问”研究述评. 上海教育科研. 2012, (3): 31–34+15. doi:10.16194/j.cnki.31-1059/g4.2012.03.008. 
  13. ^ 林炎志. 对“钱学森之问”的进一步追问. 中国教育学刊. 2014, (6): 4–5. 
  14. ^ 扈中平. 对“钱学森之问”的质疑. 中国德育. 2019, (6): 46–51. 
  15. ^ 扈中平; 姜盛祥. “钱学森之问”是钱学森的心中之问吗——对教育与社会基本关系的重申. 高等教育研究. 2020, 41 (10): 1–7. 
  16. ^ 张绪山. “钱学森之问”: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炎黄春秋. 2010, (6): 70–73. 
  17. ^ 刘道玉. 谁来回答“钱学森之问”. 学习月刊. 2010, (27): 25–26. 
  18. ^ 郑凯; 覃皓珺. “以问寻峰”——由“钱学森之问”看“珠峰计划”的改革之路. 教育现代化. 2018, 5 (7): 34–36. 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8.07.014. 
  19. ^ 王东成.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回答“钱学森之问”. 社会科学论坛. 2013, (6): 108–119. doi:10.14185/j.cnki.issn1008-2026.2013.06.025. 
  20. ^ 时龙. 理解“钱学森之问”. 教育科学研究. 2010, (11): 1. 
  21. ^ 杨桂华. 对“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求是. 2011, (6): 61. 
  22. ^ 徐月红; 岳贤平. “钱学森之问”的内涵、实质及其效应——兼与林炎志教授商榷. 中国教育学刊. 2014, (12): 1–5+21. 
  23. ^ 徐月红; 岳贤平. “钱学森之问”的理论研究综述. 阅江学刊. 2015, 7 (2): 87–95. doi:10.13878/j.cnki.yjxk.2015.02.011. 
  24. ^ 陈清梅; 邬瑞光; 邢红军. 追寻“钱学森之问”. 教育科学研究: 38–42. 
  25. ^ 马培培.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研究述评与反思——系统思考的视角. 教育学术月刊. 2016, (10): 24–29+48. doi:10.16477/j.cnki.issn1674-2311.2016.10.003. 
  26. ^ 张季; 刘广伟. 从何思源求生教育思想管窥钱学森之问. 继续教育研究. 2015, (9): 93–96. 
  27. ^ 刘叶涛; 刘东. “钱学森之问”的逻辑省思. 人文杂志. 2013, (6): 13–18. doi:10.15895/j.cnki.rwzz.2013.06.011. 
  28. ^ 厚宇德. 十年前钱学森真的心存疑惑吗——纪念钱学森的谈话、反思“钱学森之问”的提法. 科技导报. 2019, 37 (24): 122-126 [2023-07-27]. doi:10.3981/j.issn.1000-7857.2019.2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