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特色条目复审/辛亥革命

13支持,1反对=> 撤销 -Istcol (留言) 2010年4月26日 (一) 09:59 (UTC)[回复]

条目脚注很缺乏,无法支持全文。现时有许多空白段落和许多打问号的图片,结构已经面目全非。章节与标题缺乏条理、十分混乱。一位维基友试图改善此条,因此本条目在将来不可能稳定,很可能发生极大变化。综上所述,我认为它暂时不宜再当特色条目。—不平静的湖畔 (留言) 2010年4月12日 (一) 05:36 (UTC)[回复]

支持撤销

编辑
  1. (+)支持,提名者投票—不平静的湖畔 (留言) 2010年4月12日 (一) 05:36 (UTC)[回复]
  2. (+)支持,空白段落甚多,欠缺足够脚注。—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10年4月12日 (一) 10:34 (UTC)[回复]
  3. (+)支持,空白段落、缺失图片很多--Inspector (留言) 2010年4月12日 (一) 11:38 (UTC)[回复]
  4. (+)支持,问题1:脚注太少。这个条目按照其重要性和复杂性应大致有一百个以上的脚注才可以。问题2:早前评选特色条目时,该条目内容即不能涵盖该事件的重要方面,甚至对一些关键内容只字未提,是一个缺失重要信息颇多的条目。目前条目已有一个构架,虽仍挂一漏万,但和先前的版本的构架相比已远为全面,然而仍需长时期努力撰写条目内容才能达到特色条目的要求。结论:等过个三五年,待条目内容丰富后再评特色条目不迟,现在远不够格。Sgsg (留言) 2010年4月12日 (一) 19:18 (UTC)[回复]
  5. (+)支持现时章节划分过细,很多章节只有一两句话甚至空章节,缺失图片也有很多,已经变的非常糟糕--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4月13日 (二) 01:00 (UTC)[回复]
    1. (!)意见,不是变得非常糟糕,是过去的老版本本来就非常糟糕,不但脚注极少,许多辛亥革命必须提及的人、事、物文中竟无只言片语,这不能不令我辈汗颜。现在这个条目还只有一个新框架,所以仍非常简陋且难看,但起码比原来抓住了更多的基本概念和关键人物、事物,再大加努力进行扩充才勉强能符合这个条目的最基本的要求。Sgsg (留言) 2010年4月13日 (二) 15:15 (UTC)[回复]
  6. (+)支持,已无法达到特色条目标准。灯火阑珊处点灯Wahrheit wird man frei machen. 2010年4月13日 (二) 15:06 (UTC)[回复]
  7. (+)支持,参考资料太寒碜,话说这个条目的资料应该很好找,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都可以“信手拈来”。—NewSpeaks友爱部真理部 2010年4月15日 (四) 05:54 (UTC)[回复]
    1. (!)意见,对,问题就在这。目前参考文献太少,不能支撑这么重要的条目。人教社的教科书不是不能用,但估计只能放在“影响”那部分里,作为辛亥对当代中国内地青少年的影响列出。辛亥的东西多是不假,但大批的是像中学教科书一般三言两语的泛泛之作,其中不幸又多有你抄我我抄你胡抄乱抄的虚浮之辞。这个条目要想提高,关键是抓住有关每个具体问题的可靠材料,把具体问题写清楚写明白,在此基础上连缀成篇,方能避免沦为人教社之翻版。Sgsg (留言) 2010年4月15日 (四) 23:52 (UTC)[回复]
  8. (+)支持,空白段落过多,参考资料过少,排版乱七八糟,看得我囧了--Alancrh (留言) 2010年4月15日 (四) 08:22 (UTC)[回复]
  9. (+)支持,同上,囧-Simon951434 (留言) 2010年4月15日 (四) 14:51 (UTC)[回复]
  10. (+)支持,同上,  囧rz……——全麦面包请张嘴2010年4月17日 (六) 05:09 (UTC)[回复]
  11. (+)支持,同上,就算投反对也没用,倒不如顺势而为--Coekon (留言) 2010年4月24日 (六) 10:54 (UTC)[回复]
  12. (+)支持,同上,赞成,很多乱码Wowovr2 (留言) 2010年4月25日 (日) 13:23 (UTC)[回复]
  13. (+)支持,同上--好多图都没有了。—爱执漏的人 (留言) 2010年4月25日 (日) 18:31 (UTC)[回复]

反对撤销

编辑
  1. (-)反对,已达到特色条目的等级。—うちはイタチ (留言) 2010年04月12日 (一) 18:00 (UTC)[回复]

中立

编辑

意见

编辑
  1. 这个条目如此这样多的空章节,虽然章节包涉全面,但是没有内容,当读者读到这样的条目的时候,真的是很难阅读。如果条目都可以这么写,列好框架,不填内容,等着别人填,那没有几个条目可以看了。或者是否应该引入稳定版本的制度避免这种现象?--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4月15日 (四) 01:24 (UTC)[回复]
    1. (!)意见您说的确实也有道理。现在这个面貌肯定是不能令人满意,“空白处本不该空白”嘛。这样,我最近几个月业余时间多努努力,先把有些关键的地方填上,然后再看。您看这样可以吗?真诚地欢迎您一起来充实本条目的内容,咱们大家人人动手,赶在明年辛亥百年之前把它完成,既是重温先辈筚路蓝缕之功,也可算是个纪念和对历史的交待吧。谢谢您的关心和帮助,并致以良好的祝愿Sgsg (留言) 2010年4月15日 (四) 23:26 (UTC)[回复]
      • 我觉得比较好的方式是一点一点往上添加内容,而不要一次就把整个框架列好。可以把对条目编撰的想法写在对话页,一来便于大家讨论,二来也可以作为自己撰写条目的一个备忘。这样处理,既能照顾到条目的可读性,又能保留处您对条目的想法--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4月16日 (五) 01:38 (UTC)[回复]
      • 我虚心接受您对条目可读性的批评。我先说说我的基本想法,框架完善到现在这个地步并不容易,而且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可能,摆在这里也是希望大家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集思广益,不断讨论,所以我跟您的想法非常一致。有个基本框架也可以对咱们一点一点往上添加内容有个指引作用,特别是在一些有系统性的标题下面,一些小标题之间具有逻辑上的完整性,可以直接起到提示相关信息的作用,但缺点是页面在最初会不太好看,所以我对条目进行了若干调整,在不破坏框架完整性的前提下,将一些近期不太可能写得比较完备的小标题暂时进行了隐藏。有些尚无内容的标题暂采取隐藏后显示归并标题的方式,使空白处大幅减少,待将来其下各标题有了内容后再删去归并后的标题。保留而不进行隐藏的主要有两类:一是对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标题如立宪派和革命党的基本组成、各地辛亥革命等保持原状;二是对辛亥革命史中不可不提的一些关键问题不进行隐藏,如钦定宪法大纲、资政院和咨议局等。这样既照顾了历史叙述需要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又提高了条目的可读性。不知这样的办法是否合乎您的提议的精神?文中还有几处估计可如此办理,如您同意,在下将继续斟酌调整。Sgsg (留言) 2010年4月16日 (五) 22:40 (UTC)[回复]
赞同书生的意见,只放框架实在不理想。另外我觉得晚清的部分框架讲太细了,有些直接在相关条目写,或更应该放到清朝或其他相关的条目来细讲,应该不用特别分这么多细节来讲。无论如何这是百科条目,而不是在写一本书,我认为按照目前框架去写可以写一本书了。--ffaarr (talk) 2010年4月21日 (三) 03:16 (UTC)[回复]
投票将于 2010年4月26日 (一) 05:36 (UTC) 结束


  1. (!)意见,被增加了很多空白的章节,而这些章节没有很好的融入条目的结构。各地辛亥革命的内容拆的太碎。总体来说,当初通过评选时的架构更合理些。加了这么多空的章节以及未建立的主条目链接,降低了逻辑的内在联系,无疑降低了该条目的质量。还有就是图片的缺失大大地降低了条目的可读性。条目应该做减法 --用心阁(对话页) 2010年4月27日 (二) 17:11 (UTC)[回复]
    1. 大家可以参见2009年11月1日的版本[1],感觉要好的多。--用心阁(对话页) 2010年4月27日 (二) 17:2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