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考论
《“封建”考论》,冯天瑜著,2006年出版,2007年出版第二版,2010年出版修订版,2018年再版。
“封建”考论 | |
---|---|
作者 | 冯天瑜 |
发行信息 | |
出版机构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6年 |
内容
编辑第一、第二版分为十八章,修订版分为五章十九节。考论“封建”概念,并建议中国秦至清时期的社会应称为“宗法地主专制社会”,从而取代“封建社会”一词。而秦至清两千余年可简称为“皇权时代”。
争论
编辑李根蟠发表《“封建”名实析议》,表示“不敢苟同”,他认为“‘封建地主制’理论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实际”,“秦以后是否封建社会,从来就不仅仅是书斋中的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概念之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是和民主革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1]黄敏兰发表《“封建”:旧话重提,意义何在?》,认为:“(封建)坚持论者从理论出发,主观、随意地认定中国秦以后是封建社会,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也背离了历史学求真的目的。”[2]
2006年10月,武汉大学举办“封建社会”再认识学术研讨会,对于冯天瑜以“宗法地主专制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做法,参加会议的40余位专家学者中,“多数学者都予以赞同”。2007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历史研究》编辑部等召开史学理论研讨会,讨论“封建”名实问题,“多数与会学者指出,封建社会形态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是普遍存在的”。会议论文结集为《封建名实问题讨论文集》。2008年12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和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在苏州联合召开“封建”与“封建社会”问题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中国“封建”社会再认识》。[3]2010年5月,《文史哲》“秦至清末:中国社会形态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办,20多位学者参加。《文史哲》的公告说这次会议“宣告了学术史上的一个旧阶段的正式结束”。
评论
编辑-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广智:“《“封建”考论》一书不只是感动了我,对我国学术界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封建”考论》的贡献在于破解了一则现代寓言。”“流行与沿用已久的“封建论”应当受到质疑,由此而生成的这则“现代寓言”必须破解,还其本义,这就是《“封建”考论》一书所要告诉我们的。”[4]
参考
编辑- ^ 李根蟠. “封建”名实析义——评冯天瑜《“封建”考论》. 史学理论研究. 2007, (2): 24–42,160. CNKI SXLL200702007.
- ^ 黄敏兰. “封建”:旧话重提,意义何在?——对“封建”名实之争的理论探讨. 史学月刊. 2009, (8): 95–110.
- ^ 张越. 近40年来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研究述论. 思想战线. 2021, 47 (4): 74-86}.
- ^ 张广智. 《“封建”考论》:破解一则现代寓言. 中国青年报. 2006-06-05 [2023-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3).
扩展阅读
编辑- 《封建名实问题讨论文集》,2008年12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