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佛教)
常(巴利语:nicca,梵语:nitya),源自古印度的哲学术语,字面意义为不改变、不变动。其反义字,称为无常,即是改变、变动。在佛教哲学中,常与无常是重要的讨论重点之一。事物本身拥有不变化的特色,称为常住(nitya-sthita),坚持我及世间常住不变的见解,称为常见(巴利语:sassata-diṭṭhi),是一种边见。
概论
编辑释迦牟尼教导弟子,观察五蕴,了解五蕴非我,无常,是变异法,将会带来苦。
分类
编辑四颠倒
编辑于无常执常、于苦执乐、于不净执净、于无我执我,称为四颠倒[1]。
涅槃四德
编辑《大涅槃经》以常、乐、我、净为四德。其中的常是指涅槃境界是常,相对于世间有为法的无常、非常而言。
注释
编辑- ^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19:“应知颠倒总有四种:一于无常执常颠倒,二于诸苦执乐颠倒,三于不净执净颠倒,四于无我执我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