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盗龙属
戈壁盗龙(属名:Gobiraptor)是蒙古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阶耐梅盖特组的一属偷蛋龙科恐龙,模式种兼唯一种是小戈壁盗龙(Gobiraptor minutus),所知于一件不完整的单一骨骼――正模标本MPC-D 102/111。研究发现,戈壁盗龙和其它与之共享栖息地的偷蛋龙科没有密切关系。[1][2]
戈壁盗龙属 化石时期:晚白垩世,
| |
---|---|
正模标本的颅后材料及骨骼重建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兽脚亚目 Theropoda |
科: | †偷蛋龙科 Oviraptoridae |
属: | †戈壁盗龙属 Gobiraptor Lee et al., 2019 |
模式种 | |
†小戈壁盗龙 Gobiraptor minutus Lee et al., 2019
|
发现与命名
编辑2008年,韩国-蒙古国际恐龙探险队在戈壁沙漠中南戈壁省的阿尔坦地(Altan Uul III site)发现一具偷蛋龙科化石。此化石随后由金多权(Do Kwon Kim)进行准备。[1]
2019年,模式种小戈壁盗龙(Gobiraptor minutus)由李成金(Sungjin Lee)、李永南(Yuong Nam Lee)、阿努苏·钦萨米(Anusuya Chinsamy)、吕君昌、瑞钦·巴思钵(Rinchen Barsbold)和钦佐里格·朝格特巴塔尔(Khishigjav Tsogtbaatar)命名并叙述。属名取自化石发现地戈壁沙漠和拉丁语单词raptor,意为“盗贼”。种名在拉丁语中意为“微小的”,指标本体型较小。由于该名称是在电子杂志上公布的,因此需要生命科学标识符来保证其有效性。该属的标识符为16FF31F-8492-4BB4-9961-53E586A136EC,该物种的标识符则为53F0E7D7-EB76-4B8F-8801-AED4FE792E8C。[1]
正模标本MPC-D102/111是在耐梅盖特组中发现的,可追溯到马斯特里赫特阶早期,距今约7000万年,由带有颅骨的部分骨骼组成,包括:颅骨下侧、一个左眶后骨、下颌骨、最后一节与两节前尾椎相连的骶椎、一个由七个前或中尾椎组成的椎系列、人字形骨、带有一小块肱骨的右肩关节、骨盆、两个腿骨以及左脚,代表了一具未成年个体。[1]
叙述
编辑叙述作者指出了该属的一些显著特征,其中部分为自衍征,即独特的衍生特征:方骨具有与方轭骨曲面所接触的平面;下颌骨联合在前部融合,顶端和前端异常增厚,而上表面向后扩张;每颗牙齿顶端的内侧都有一个初级的研磨轴,上面有四个小型椭圆形咬合孔,内边缘有一个发育不良的嵴;喙骨楔入齿骨突的上后部。[1]
此外,该属具有几个独特的特征组合,而这些特征本身并不独特:齿骨的大型外侧开口前部水平拉长;齿骨前部没有下支,有助于骨骼融合;喙骨单独存在;股骨上,小转子与大转子被一道清晰的缝隙分开。[1]
古生态学
编辑戈壁盗龙生活在一个半干旱的湿地,由于其脚部不呈弓形,看似并不适合奔跑,因此作者认为它不太可能是食肉动物。其每个齿骨的顶部都有一个磨片,表面有小孔,厚实的前下颚专门用来粉碎双壳类等食物(如甲食性和种食性)。[1]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Lee, Sungjin; Lee, Yuong-Nam; Chinsamy, Anusuya; Lü, Junchang; Barsbold, Rinchen; Tsogtbaatar, Khishigjav. A new baby oviraptorid dinosaur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Nemegt Formation of Mongolia. PLOS ONE. 2019, 14 (2): e0210867. PMC 6364893 . PMID 30726228. doi:10.1371/journal.pone.0210867.
- ^ PLOS. New oviraptorosaur species discovered in Mongolia - Incomplete skeleton of Gobiraptor minutus was likely that of a juvenile. EurekAlert!. 6 February 2019 [9 Februar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