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争霸:母巢之战
《星际争霸:母巢之战》(英语:StarCraft: Brood War,香港和台湾译作“星海争霸:怒火燎原”)是即时战略游戏《星际争霸》的官方资料片,于1998年由暴雪娱乐和Saffire共同发行[1]。资料片延续了原版《星际争霸》的剧情[2],并加入了新的游戏单位、科技、地图样式、背景音乐及平衡性调整。
星际争霸:母巢之战 | |
---|---|
| |
类型 | 即时战略 |
平台 | Windows、Mac OS |
开发商 | Saffire 暴雪娱乐 |
发行商 | |
制作人 | 肖恩·达比利(Shane Dabiri) |
设计师 | 克里斯·梅森 罗伯·帕多 |
美术 | 山姆·迪迪埃 杜威·斯提奈特 |
音乐 | 杰森·哈耶斯 格兰·斯坦福 |
系列 | 星际争霸系列 |
模式 | 单人游戏和多人游戏 |
发行日 |
|
《母巢之战》于1998年11月30日正式发行。截至2007年5月,《星际争霸》与《母巢之战》已经同时售出了近1000万套[3]。游戏得到了大多数媒体的好评,许多评论家称赞开发者的细心和精致,将其作为一部独立游戏而不仅仅是没有创意的延伸作品[4][5][6]。在韩国游戏发展出了职业联赛。大量职业选手在电视直播的联赛上进行对抗,赢得了高度的声望及知名度[7]。随着暴雪娱乐2017年宣布制作星际争霸重制版,此资料片与星际争霸由2017年4月19日起成为免费游戏[8]。
游戏内容
编辑《星际争霸:母巢之战》的游戏内容围绕星际间的三个种族——地球人的后裔人族、一种生物群体虫族和高度文明的外星星灵——展开。玩家通过采集资源建设基地、发展军备,最终击败对手。《母巢之战》的游戏界面与《星际争霸》几乎完全相同,但资料片中各个种族中新增的数个作战兵种和单位升级使得游戏战场更为丰富,游戏平衡性亦更加趋于完善[9]。与此同时,单人游戏的关卡也增加了难度,玩家需要更加注重战略战术才能取胜[6]。同样,游戏的人工智能引擎也得到了提升,电脑玩家将可选择更加强大及具有针对性的战术[4]。
在资料片的新单位中,人族的医疗兵可以在战斗中恢复生化单位的生命值[10];虫族的潜伏者能够在埋地状态发出攻击[11];而前作中于星灵剧情中出现的黑暗圣堂武士则可以正式生产,并能够合体为一个施法单位黑暗执政官[12]。每个种族还新增了一种空对空单位,人类的女武神导弹护卫舰、异虫由异龙进化的吞噬者以及星灵的海盗攻击机,使得空中战斗变得更加丰富。一些新的科技升级也在游戏中出现,使游戏对抗更为多元。游戏平衡性的修改削弱了一种屡遭非议的“快攻(Rush)”战略[5]——即在游戏初期通过牺牲经济以达成快速生产兵力取得早期压制的战术。
游戏剧情
编辑《母巢之战》的剧情由克里斯·梅森设计,延续在星际争霸剧情之后,通过游戏内的任务摘要、对话、关键点上的过场动画以及游戏手册向玩家呈现[2]。游戏情节设定于公元26世纪初,发生在银河系中心的科普卢星区。在剧情开始之前,从地球流放出来的人族建立了数个政权,而帝国最终击败了泰伦联邦在内战中取得胜利。但此时地球上的国际组织地球联合理事会派出了一支远征舰队,意图扫荡整个星区。与此同时,主宰率领的异虫也入侵了星灵的母星艾尔,但最终星灵杀死了异虫主宰。艾尔上的异虫仍在肆虐,几只脑虫——异虫的第二级指挥官——正在试图合成一个新的主宰。《母巢之战》的剧情发生在《星际争霸》结束的两天之后。剧情分为三个章节,依次以星灵、人族和异虫为故事主线。
人物设定
编辑玩家在剧情中扮演三个种族中的匿名角色,完成给定的任务以通过剧情。在星灵中,玩家扮演了舰队执行官的角色,并服从于黑暗圣堂武士泽拉图、前最高司法官艾达瑞斯以及新上任的执政官阿塔尼斯的领导。黑暗圣堂武士原先被秘密议会放逐,二者互相仇视,但在异虫入侵的现实之下终于达成和解。他们在剧情中还遇到了黑暗圣堂武士的女族长芮泽格尔。同时,圣堂武士菲尼克斯也遇到了吉姆·雷诺,一个逃离帝国的人类。而在人类,玩家则担任了地球联合理事会(UED)远征舰队的一名上校,接受总司令杰拉德·杜加尔和其副手阿列克谢·斯托科夫的领导。远征军意图肃清整个星区,包括摧毁阿克图尔斯·蒙斯克建立的人族帝国“帝国”。在剧情中他们得到了一个神秘的幽灵特务萨米尔·杜兰及其反政府组织的说明。而对于异虫,原先的主宰已经死亡,玩家作为一只脑虫为虫群的实际统治者,为自称“刀锋女王”的莎拉·凯瑞甘效劳。
情节内容
编辑在第一章节的星灵剧情中,星灵的母星艾尔已经成为废墟,艾达瑞斯、泽拉图和阿塔尼斯带领幸存的星灵一同转移至黑暗圣堂武士的故乡夏库拉斯。随后他们遇见了黑暗圣堂武士的首领,女族长芮泽格尔。芮泽格尔告诉他们星球表面存在着一座萨尔纳加遗留的神庙,其威力足以扫净星球上的所有异虫。同时,莎拉·凯瑞甘告诉星灵一个新的主宰正在诞生。于是星灵被迫联合了凯瑞甘一同寻求两块启动神庙能量所必需的水晶。当他们返回时,艾达瑞斯发动了一场起义对抗黑暗圣堂武士与凯瑞甘的联盟。然而起义失败,艾达瑞斯亦被凯瑞甘所杀。此时星灵终于明白了凯瑞甘的真正意图是使夏库拉斯上的脑虫死亡,使她自己得以控制虫群。尽管获知启动神庙将会使凯瑞甘如愿以偿,星灵此时没有其他的选择。阿塔尼斯和泽拉图最终启动了神庙,扫净了夏库拉斯上的全部异虫[13]。
在第二阶段的人类剧情中,玩家跟着杰拉德·杜加尔和阿列克谢·斯托科夫率领地球联合理事会的远征舰队进攻泰伦帝国。舰队起初遇到了一位对抗帝国的幽灵特务萨米尔·杜兰,斯托科夫将其视为一位特别顾问。舰队在杜兰的帮助下取得了第一次胜利。UED很快在前联邦首都行星塔桑尼斯上发现了“幽能干扰器”——一种可以干扰异虫通信的设备。杜兰说服了杜加尔上将将其摧毁,但在最后关头斯托科夫将其制止[14]。远征军随后开始进攻帝国的首都克哈行星。玩家击败了行星上的守军,但阿克图尔斯·蒙斯克本人却被吉姆·雷诺率领的一支小型星灵舰队救走。UED跟随他们到了艾尔行星,但由于杜兰擅自离守导致行动遭到异虫的严重干扰,蒙斯克趁机逃脱。杜兰此举震惊了斯托科夫,再加上杜加尔并未意识到杜兰的背叛,斯托科夫独自率领了一支分队重新建造幽能干扰器。杜加尔却听信了杜兰派其杀死了斯托科夫。临死前斯托科夫说出了真相:杜兰是真正的敌人,他在为凯瑞甘服务。玩家随后挫败了杜兰摧毁幽能干扰器的阴谋,杜兰逃脱。借助幽能干扰器的力量,远征军终于在查尔行星上的异虫世界中使用强有力的药剂俘获了正在成长的新主宰[15]。
最后一章的异虫剧情中,莎拉·凯瑞甘带领异虫夺取了星区内的最终胜利。UED的入侵使得星区内所有的原先势力遭到削弱。剧情一开始,凯瑞甘、杜兰与吉姆·雷诺、菲尼克斯和蒙斯克达成了一个脆弱的同盟,共同摧毁了幽能干扰器。随后他们筹集了大量资源展开对克哈行星的反攻,很快突破了UED的防线[16]。然而凯瑞甘随后背叛了她的同盟,杀死了菲尼克斯和蒙斯克手下的将军艾德蒙·杜克,并重创了帝国的部队。随后,凯瑞甘和杜兰来到夏库拉斯行星,劫持了芮泽格尔,迫使泽拉图协助异虫消灭了新生的主宰,使所有的异虫服从于凯瑞甘的统治。此后泽拉图试图强行将芮泽格尔抢回,但在逃离时被玩家击败。泽拉图此时意识到芮泽格尔已经被凯瑞甘无可挽回地感染,于是杀死了芮泽格尔,离开了查尔行星。在他流浪的途中,偶然发现了杜兰在进行一项不为人知的星灵-异虫基因混合体实验[17]。而此时UED、帝国和阿塔尼斯率领的星灵舰队同时大举进攻凯瑞甘。尽管如此,异虫还是彻底击败了这三支舰队,使凯瑞甘成为了星区内真正的统治力量[18]。
在剧情结束之时,UED远征军被异虫彻底消灭,蒙斯克返回了克哈行星重建他的帝国,阿塔尼斯回到夏库拉斯重建星灵一度辉煌的文明,而雷诺和泽拉图则分别朝着宇宙的不同方向独自流浪[19]。
开发过程
编辑《母巢之战》的开发工作在《星际争霸》发布后就开始了,并在两个资料片《Insurrection》、《Retribution》之后发布[20]。暴雪娱乐《星际争霸》开发团队中的大部分人员继续从事了《母巢之战》的开发。此外,Saffire亦协助了部分程序编写、关卡设计以及视频、音频和美工工作[21]。根据游戏监制肖恩·达比利的说法,《母巢之战》着重于增加游戏中的情节内容。开发团队加入了大量脚本以在游戏过程中实现了“最终幻想式的事件”。达比利还解释道,游戏关卡的任务目标对情节发展的影响更为重要;玩家可以进行战术目标的选择,并在连续的关卡中对敌人进行围歼[20]。资料片起初定于1998年10月发行,但随后推迟了1个月,最终发行于1998年11月[5]。
随着《母巢之战》发布的还有一套附加的自定义剧情,用来展示游戏任务地图设计的能力。这套剧情名为《奴役者:黑暗复仇》,故事围绕一群以乌莱扎基为首的反叛黑暗圣堂武士展开。他们意图将原生活在艾尔行星上的光明圣堂武士逐出莎库拉斯行星,而玩家与泽拉图尔则前来制止这一行径[22]。这一任务包并未包含在发售的游戏中,而需要从战网上单独下载。
媒体评价
编辑评价 | ||||||||||||||||||||||
---|---|---|---|---|---|---|---|---|---|---|---|---|---|---|---|---|---|---|---|---|---|---|
| ||||||||||||||||||||||
|
《星际争霸:母巢之战》整体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其中GameRankings给予了96分的高分[26]。杂志《PC Zone》给予了一段简短而溢美的评价,形容游戏“绝对值得期待”,并赞扬了新单位的加入和平衡性的调整使得《星际争霸》“从一款‘不错’的游戏一跃成为极佳的作品”。评论中还提到了过场动画的设计,形容其“仿佛真的是游戏剧情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事后的附着物”[25]。
IGN则赞扬《母巢之战》是一部“精心设计的资料片”,其中“包含的新内容足以使最挑剔的玩家满足”。但评论同时提到“仍有足够的内容可以使游戏核心内容更加丰富而不失其韵味”,并且表达了对游戏难度的担忧:“《母巢之战》的游戏难度比《星际争霸》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玩家很难拥有足够的时间在自己遭到敌人进攻之前熟悉新的单位。”与此同时,IGN高度评价了“引人入胜”的游戏剧情,称赞增强的多人游戏模式是“游戏中最强大的功能之一”。总地来说,IGN评价这部资料片“令人印象深刻”[4]。
GameSpot同样给予了资料片正面的评价。评论家指出《母巢之战》的设计“包含了一部真正的续集所必需的一切关注、细致和智慧”,使原版游戏真正“具有了新的活力”。评论赞扬资料片为游戏平衡性做出了“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意义重大的改动”,带来了“十分杰出”的效果,但是在改动中使得游戏界面的品质略有下滑。GameSpot还提到《母巢之战》的音乐和音效是一次勇敢的改良,形容游戏配音“完全令人信服”,尽管在游戏后半部分略乏创新,但在结尾“仍然令人着迷”。评论最后总结道,《母巢之战》是一部“比《星际争霸》更值得敬佩的继承物”,是“史上最佳的电脑游戏资料片”[5]。GameSpot还给《母巢之战》颁发了一个特别的“最佳资料片”成就奖[27]。
在评论中,《辛辛那提问询报》称赞了《母巢之战》的新内容,并肯定了开发者为资料片做出的努力。对于资料片单人游戏难度的增加与其多人游戏的成功,《辛辛那提问询报》指出,“尽管一部资料片能够使人重新获得原版游戏带来的愉悦实属罕见,《母巢之战》证明了这并非不可能”。媒体最后总结资料片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选择”[6]。
然而,媒体对于《母巢之战》的评论并非一片赞扬。游戏革命认为游戏内容“与《星际争霸》在各个方面几乎完全相同”,新单位显出一种混杂的感觉。评论还指出“尽管单位的升级还不错,但游戏剧情还是不像样子”,形容单人任务的设计就是个“事后的想法”,使得资料片在呈现一条“有趣的”故事线。评论认为多人游戏部分并不重要因此将其忽视。总体说来Game Revolution认为《母巢之战》尽管是一部“有意思的资料片”,它还是一个“混杂的包裹”[28]。
游戏产业
编辑发行之后,《星际争霸》与资料片《母巢之战》在韩国的受欢迎程度迅速上升,并建立了一个成功的职业电子竞技环境[29]。韩国有三个专门的电视台负责转播《星际争霸》赛事,而职业选手们也成了媒体界的名人[30]。许多职业选手得到了电视台以及著名企业的签约、赞助和联赛奖项。其中最著名的一位选手林遥焕(游戏中名称SlayerS `BoxeR`)[31]一度拥有超过50万人的爱好者俱乐部[7]。职业选手每天花费数个小时进行《星际争霸》对抗训练以准备高竞技性的游戏比赛。而另一位游戏名称为[ReD]NaDa的人族玩家李允烈公布其在2005年总共收入了200,000美元[32]。
参考资料
编辑- ^ (英文)StarCraft: Brood War. GameSpot. [2009-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25).
- ^ 2.0 2.1 (英文)Underwood, Peter; Roper, Bill; Metzen, Chris. Chronicle.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遊戲手冊. Irvine, Calif.: 暴雪娱乐. 1998: 8–9.
- ^ (英文)Kalning, Kristin. Can Blizzard top itself with 'StarCraft II?'. MSNBC. 2007-05-31 [2008-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3).
- ^ 4.0 4.1 4.2 4.3 (英文)Chen, Jeffrey. StarCraft: Brood War review. IGN. 2002-06-07 [200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6).
- ^ 5.0 5.1 5.2 5.3 5.4 Saggeran, Vik. StarCraft: Brood War for PC review. GameSpot. 1998-12-23 [200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7).
- ^ 6.0 6.1 6.2 6.3 (英文)Bottorff, James. StarCraft: Brood War review for PC. 《辛辛那提问询报》. [200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6).
- ^ 7.0 7.1 (英文)Cho, Kevin. Samsung, SK Telecom, Shinhan Sponsor South Korean Alien Killers. Bloomberg.com. 2006-01-15 [2006-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Kuchera, Ben. StarCraft is now free. Polygon. April 19, 2017 [April 19,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20, 2017).
- ^ 经典的《星际争霸》. PCHome.net. [200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8)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
|publisher=
(帮助) - ^ 人族医護兵介绍. 新浪游戏. [2009-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0).
- ^ 虫族潜行者介绍. 新浪游戏. [2009-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9).
- ^ 神族黑暗执政官介绍. 新浪游戏. [2009-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 ^ 暴雪娱乐.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 PC. . 第四章第8关:Countdown.
- ^ 暴雪娱乐.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 PC. . 第五章第3关:Ruins of Tarsonis.
- ^ 暴雪娱乐.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 PC. . 第五章第8关:To Chain the Beast.
- ^ 暴雪娱乐.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 PC. . 第六章第4关:The Liberation of Korhal.
- ^ 暴雪娱乐.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 PC. . 第六章隐藏关:Dark Origin.
- ^ 暴雪娱乐.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 PC. . 第六章第10关:Omega.
- ^ 暴雪娱乐.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 PC. . 后记.
- ^ 20.0 20.1 (英文)Chin, Elliott. Preview: StarCraft: Brood War. GameSpot. [2008-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6-22).
- ^ (英文)Underwood, Peter; Roper, Bill; Metzen, Chris. Credits. 《星际争霸:母巢之战》游戏手册. Irvine, Calif.: 暴雪娱乐. 1998: 20–21.
- ^ (英文)Enslavers: Dark Vengeance campaign. 战网. [200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3).
- ^ (英文)StarCraft: Brood War review for PC. 游戏革命. 1999-01-01 [200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1).
- ^ (英文)StarCraft: Brood War for Windows. MobyGames. [200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6).
- ^ 25.0 25.1 (英文)Emery, Daniel. PC review: StarCraft: Brood War. PC Zone. ComputerAndVideoGames.com. 2001-08-12 [200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3).
- ^ 26.0 26.1 26.2 (英文)StarCraft: Brood War Reviews. Game Rankings. [200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3).
- ^ 27.0 27.1 27.2 (英文)Developer Awards. 暴雪娱乐. 2006-01-01 [2006-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14).
- ^ StarCraft: Brood War review for PC. Game Revolution. 1999-01-01 [200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1).
- ^ Evers, Marco. 韩国星际职业联赛及选手介绍. 星际网. 2005-12-03 [200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8)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
|publisher=
(帮助) - ^ South Korea Turns PC Gaming into a Spectator Sport. Spiegel Online. [200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4) (英语).
- ^ (英文)Totilo, Stephen. Playa Rater: The 10 Most Influential Video Gamers Of All Time. MTVNews.com. 2006-06-21 [2006-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4).
- ^ Rossignol, Jim. Sex, Fame and PC Baangs: How the Orient plays host to PC gaming’s strangest culture. PC Gamer UK. 2005-04-01 [2006-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02)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