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之夜
水晶之夜(德语:Kristallnacht / Reichspogromnacht,或译为“碎玻璃之夜”,是指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纳粹党员、德国反犹民众与冲锋队袭击德国全境的犹太人的事件,且党卫队、警方和德国政府皆冷眼旁观,没有出手阻止。这被认为是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的开始。
日期 | 1938年11月9日–10日 |
---|---|
地点 | 纳粹德国(包括东部边疆 (奥地利)、苏台德地区)、但泽自由市 |
别名 | 碎玻璃之夜 |
参与者 | 冲锋队 德国民众 党卫队 |
起因
编辑1930年代,许多犹太裔波兰人居住在德国。1938年10月28日,1.7万名犹太人在无预警的情况下,在午夜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到波兰。一开始波兰政府拒绝收容这批犹太人,他们只好日夜待在德国和波兰边境,直到德国政府说服波兰政府同意他们入境。
德国驱逐波兰籍犹太人
编辑1938年8月,德国当局宣布正在取消外国人的居留许可,所有许可证必须重新申请。[来源请求] 包括出生在德国的外籍犹太人。波兰宣布取消十月底在海外已经生活五年以上的波兰籍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导致波兰籍犹太人成为无国籍群体。[1] 1938年10月28日,在希特勒下令的所谓 “波兰行动”中, 超过12,000名波兰籍犹太人,包括哲学家和神学家亚伯拉罕·赫舍尔(Abraham J. Heschel)以及未来的文学批评家马塞尔·莱希-拉尼基被驱逐出德国。[来源请求]他们被要求在一夜之间离开家里,每个人只允许携带一个行李箱。犹太人被赶走以后,他们身后的财物被纳粹政府和邻居作为战利品缴获。
这些犹太人被带至火车站,送上前往波兰边境的列车,但波兰边境卫兵又把他们送回德国。这一僵局在倾盆大雨中持续数日,犹太人在没有食物和避风港的恶劣条件下徘徊在两国边境。其中,4,000名犹太人被允许入境波兰, 但其余8,000人被迫留守在边境线。他们在残酷的环境中等待获批入境波兰。一家英国报纸告诉读者数百人"据报道横躺在路上,身无分文且无处可去,就在他们被盖世太保驱逐出境的沿线小村庄里。"[2]根据被派去救助这些犹太人的一名英国女士回忆到难民营里的条件太过恶劣,一些人甚至在试图逃回德国的途中被枪杀。[3]
1938年11月3日,远在法国的犹太裔德国青年赫佐尔·格林斯潘接到一封来自他父母的明信片,叙述他们在被驱逐境况下的可怕经历;他决心去政府机构要求帮助。
1938年11月7日(星期一),格林斯潘买了一支左轮手枪和一盒子弹,前往德国使馆求见负责官员。接待员把格林斯潘领到秘书恩斯特·冯·拉特的办公室。格林斯潘拔枪射出五发子弹,其中两发击中冯拉特胃部。格林斯潘犯案后,在现场等候法国警察到来,交给他们一张事先写好的明信片:“我必须让世界知道我的抗议。”讽刺的是,格林斯潘刺杀的冯拉特是一位外交官,当时因为同情犹太人的遭遇被认为政治上不可靠,正在接受盖世太保的调查。
冯拉特于1938年11月9日死去,死讯传到柏林,这名德国官员之死反而成为纳粹德国对犹太人采取暴力行动的借口。
经过
编辑许多犹太商店的窗户在11月9日当晚被冲锋队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有如水晶般的发光,这就是该事件名称的由来。
这次攻击看起来像是民间自发的,不过事实上却是由德国政府策划。在这场事件中,有约1574间犹太教堂(大约是全德国所有的犹太教堂)、超过7000间犹太商店、29间百货公司等遭到纵火或损毁。
在奥地利也有类似的事件,94间位于维也纳的犹太教堂遭到破坏。
超过3万名犹太男性遭到逮捕并被关入集中营,主要是在达豪、布亨瓦德和萨克森豪森;集中营里的囚犯得不到人道的对待,然而,多数人在三个月内就获释放,但他们必须离开德国;而一些则在两日暴乱中被殴打致死,一般估计有91人死亡。估计死于集中营的,大约有2000-2500人。
另外,有几个非犹太的德国人错被当作犹太人而遇难。
在这次事件以后,大约有10000个孩子被迫离开父母和家庭,多数去了英国;后来只有1000人能再与父母重聚。
外国反应
编辑这次事件很快传到世界各地。经过这次事件,欧洲和北美的许多偏纳粹团体的名声遭到败坏。美国召回了大使(不过并没有断交),不过许多其他国家的政府选择与德国断交以示抗议。
这次事件并没有停止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这个事件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反犹太主义”。虽然在当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不过水晶之夜是后来对全欧洲犹太人有组织迫害和集体屠杀的第一步。
现代回应
编辑水晶之夜和德国历史上的诸多大事件都发生在11月9日,故而许多历史学家称其为德国的命运之日。51年后,柏林墙在同一天倒塌,德国政府提议将此日定为德国的国定假日,然而遭到了许多团体的抗议,因为水晶之夜和啤酒馆政变均发生在此日,后来德国政府将德国统一纪念日定在了东德加入西德的10月3日。
参考文献
编辑- ^ "Polenaktion" und Pogrome 1938 – "Jetzt rast der Volkszorn. Laufen lassen". Der Spiegel. 29 October 2018 [2020-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0) (德语).
- ^ Expelled Jews' Dark Outlook. Newspaper article (London: The Times). 1 November 1938 [12 March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3).
- ^ "Recollections of Rosalind Herzfeld," Jewish Chronicle, 28 September 1979, p. 80; cited in Gilbert, The Holocaust—The Jewish Tragedy, London: William Collins Sons & Co. Ltd,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