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旧城

耶路撒冷旧城是一座位于现代耶路撒冷东耶路撒冷,占地0.9平方千米(0.35平方英里)的区域,被城墙环绕着。[2]1860年代以前,这一区就构成了耶路撒冷的整个城市。

耶路撒冷老城及其城墙[1]
世界遗产
从上往下顺时针方向:
位置 耶路撒冷地区
(由 约旦代为申报)
标准文化:(ii)(iii)(vi)
参考编码148
登录年份1981年(第5届会议
列为濒危1982年–至今

如今,旧城区可分为四个不均匀的区域,该传统分类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一份英国制作的耶路撒冷城市地图英语1840–41_Royal_Engineers_maps_of_Palestine,_Lebanon_and_Syria。 这四个区分别是穆斯林区基督徒区亚美尼亚区犹太区。第五个区域是穆斯林称为阿克萨清真寺区英语Al-Aqsa圣殿山,旧城区的城墙和城门则是奥斯曼帝国于1535年至1542年间由苏莱曼一世建造的。旧城内拥有多个对亚伯拉罕诸教至关重要和神圣的地点,包括犹太教的圣殿山和西墙、基督教的圣墓教堂,以及伊斯兰教的圆顶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旧城区及其城墙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一部分。[3][4]

尽管名为旧城,但该区域目前的布局与古代不同。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大卫城是耶路撒冷的原始定居点,坐落于圣殿山以南的一块岩石尖上,这在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是耶路撒冷的核心定居点。[5][6][7][8][9]城市在此后则向东和北扩展,包括锡安山和圣殿山。 因此,苏莱曼城墙定义的旧城相对于城市历史上的早期时期略微向北偏移,比其巅峰时期的尺寸较小,尤其是在第二圣殿时期英语Jerusalem_during_the_Second_Temple_Period后期。旧城的当前布局,在过去1,500年的耶路撒冷古地图英语Cartography_of_Jerusalem中得到了详细记录。

直到19世纪中期,整个耶路撒冷城(大卫墓除外)都被旧城墙包围。 城墙外的都市发展始于19世纪后期,当时城市的市政边界扩展到包括阿拉伯村庄,如锡勒万英语Silwan和新的犹太社区,如平安居所。在第一次中东战争后,旧城处于约旦的控制之下。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东耶路撒冷;自那时起,整个城市则成为了以色列占领区以色列单方面在1980年的《耶路撒冷法》中宣称整个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根据国际法,东耶路撒冷被定义为以色列占领的领土。1982年,约旦又要求将其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10][11]

分区

编辑
 
旧城的分区

亚美尼亚区是旧城4区中最小的一个。虽然亚美尼亚人也是基督徒,但是亚美尼亚区与基督徒区是分开的。

基督徒区位于旧城的西北角,圣墓教堂位于该区。

 
中央是犹太区的西墙,两侧是穆斯林区的圆顶清真寺(左)与阿克萨清真寺(右)

犹太区(希伯来语הרובע היהודי‎, HaRova HaYehudi)位于旧城的东南部,南面是亚美尼亚区,东到西墙圣殿山。自公元前8世纪起,该区几乎一直有犹太人居住。1948年,住在该区的大约2,000名犹太人被包围,被迫全体离开。该区被阿拉伯人洗劫一空,古代的犹太会堂也被摧毁。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的空降部队从外约旦手中夺取该区。此后该区得到重建,到2004年人口为2,348人 [1]

穆斯林区是4个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最热闹的区域,位于旧城的东北角。但近年来,有许多犹太人买房在此区定居,通常会挂出以色列国旗。阿克萨清真寺位于该区域,为伊斯兰教的圣地之一。苦路的前半部分也位于穆斯林区。

图册

编辑
 
耶路撒冷旧城天际线

参考文献

编辑
  1. ^ Old City of Jerusalem and its Walls. 联合国. [13 Jan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4). 
  2. ^ Kollek, Teddy. Afterword. John Phillips (编). A Will to Survive - Israel: the Faces of the Terror 1948-the Faces of Hope Today. Dial Press/James Wade. 1977. about 225 acres 
  3. ^ Advisory Body Evalu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file)
  4. ^ Report of the 1st Extraordinary Sess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200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5. ^ Finkelstein, Israel; Silberman, Neil Asher. The Bible Unearthed: Archaeology's New Vision of Ancient Israel and the Origin of Sacred Texts. Simon and Schuster. March 6, 2002 [2023-10-15]. ISBN 97807432233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1) –通过Google Books. 
  6. ^ Ariel, D. T., & De Groot, A. (1978). "The Iron Age extramural occupation at the City of David and additional observations on the Siloam Channel." Excavation at the City of David, 1985.
  7. ^ Broshi (1974), pp. 21–26.
  8. ^ Reich, R., & Shukron, E. (2000). "The Excavations at the Gihon Spring and Warren's Shaft System in the City of David." Ancient Jerusalem Revealed. Jerusalem, 327–339.
  9. ^ Geva, Hillel; De Groot, Alon. The City of David Is Not on the Temple Mount After All. Israel Exploration Journal. 2017, 67 (1): 32–49 [2023-10-15]. ISSN 0021-2059. JSTOR 44474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6). The prevailing view among researchers that the early city, the City of David, lay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eastern ridge next to the spring. 
  10. ^ Justification for inscription on the List of World Heritage in Danger, 1982: Report of the 6th Sess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200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06-06). 
  11. ^ Basic Law: Jerusalem, Capital of Israel. Israel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30 July 1980 [2 April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