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语咝音变化

西班牙语的咝音变化是其发展中的一种语音特征变化过程。这一进程在16至17世纪发生,最终形初步成了现代西班牙语的辅音系统。

变化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西班牙语咝音。
图为欧洲使用西班牙语的地区。深蓝色地区在语音上区分[s]和[θ]的发音,在浅蓝色(Seseo)和绿色(Ceceo)地区则不存在此种区别。(Seseo为全部混同为[s],ceceo全部混同为[θ])

语音学描述

编辑

古西班牙语(使用至到约18世纪)的辅音中,以下三对咝音都具有语音学上的清浊对立:

  • 齿龈塞擦音:/ʦ/和/ʣ/(如意大利语pizza一词中的z),前者在a,o,u前用ç表示,在i,e前用c表示,后者用z表示;
  • 齿龈擦音:/s/和/z/,前者在词首或词尾用s表示,在元音之间用ss表示,后者用在元音之间用s表示。
  • 颚龈擦音:/š/(发音同英语中的sh,国际音标中用ʃ表示)和/ž/(发音同加泰罗尼亚语法语的j,国际音标中用ʒ表示),前者用x表示,后者用j或在元音e,i前用g表示。

在16至17世纪期间,西班牙语发生了一次语音变化。此次变化推测起始于15世纪,主要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

  1. 失去清浊对立并清化,6个音位合并为3个:/ʦ/,/s/和/š/。
  2. 齿龈塞擦音/ʦ/首先擦音化,最终变为[s](发音同当今美洲西语以及安达卢西亚[s]和[θ]全部混同为s地区的发音),随后卡斯蒂利亚语南部一些变体向前齿化为唇齿擦音/θ/。有些方言没有变为/θ/ (安达卢西亚,加纳利亚,美洲),而是维持[s]的发音。稍迟一些在安达卢西亚、加纳利亚及拉丁美洲西语地区也发生了合并(seseo地区)。
  3. 颚龈擦音/š/向后移动变为清软颚擦音/x/,即现代西班牙语中j以及i,e之前g的发音。推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介于/š/和/x/的中间状态,大约是[ç](如德语中ich的ch的发音),随后便很快软颚化。第一次有关于此种发音的记载出现在塞维利亚地区,因此可能其起源也是在这一地区。

在经过了这一系列的语音变化之后,现代西班牙语的辅音系统便基本形成了。

可能诱因

编辑

语音变化在所有语言中都是很常见的。虽然存在着一些独立与语言谱系的语音规律,其严格的导因却因为使用者在简化过程中的随机性而很难断定,而此外也尚存在更多的偶然因素来影响这一过程。在谈及西班牙语的辅音变化时,常常会提到16世纪西班牙语中[s̪̺, , ʃ](predorsoalveolar,apicoalveolar,postalveolar)[1] 三个音位变体。这三者本来在语音上的区别较小,而在这次变化之后其变化结果之间的区别就变得较大了。因此,这样的变化不可能是一日而成,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慢慢扩大的差异,这个过程则持续长达数个世纪。

语音变化绝非仅仅是单一原因促成,而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语言学一般将促因分为内部及外部,在分析时两者都应该纳入考虑。外部原因可以是底层语言的影响,而内部原因则可以是语言简化的趋势或使用者的文化层次等等。因此,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西班牙语的塞擦音清浊对立消失是因为卡斯蒂利亚语与巴斯克语双语者首先导致的(因为后者不存在浊咝音);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仅仅是因为其内部结构自发的简化,其阐述如下:

在所有语言中,区别较小的音素的对立都会因为其较为不稳定的性质而更容易消失。例如中世纪西班牙语中/ʦ/ (ç) 和/ʣ/ (z)或/s/和/z/能够形成对立的词语较少(并非没有),因此,两者的合并并不会造成太多问题。而相反,/s/(即今天伊比利亚半岛南部一些变体的发音)和/š/在发音上的区别较小,因此为了强调这种区别,使用者有意夸大/š/的发音,发音位置也越来越靠后,导致其发音可能先变成了[ç],最终变为了现在的/x/。而在半岛北部也发生了相似的过程:在/ʦ/擦音化后,其发音在听感上和/s/几乎无法区别。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即为将/s/的发音部位前移,直至其发音变为现在的/θ/;然而在南部,两者止于完全混同,因而形成了现在seseo(两者混同为/s/),这种发音被认为是受过教育的表现,而ceceo(两者混同为/θ/)则被认为是偏远地区人士的发音特征。

参阅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一些学者使用//表示/s̪̺/或用//表示//。

参考书目

编辑
  • Alvar, Manuel (2007 [1996]). Manual de dialectología hispánica. El español de España. Barcelona: Ariel Lingüística.
  • Cano, Rafael (2005). Historia de la lengua española. Barcelona: Ariel Lingüística.
  • Gargallo Gil, José Enrique, y María Reina Bastardas (2007). Manual de lingüística románica. Barcelona: Ariel Lingüística.

古代语法

编辑
  • Antonio de Nebrija (1492): Grammatica Antonii Nebrissensis.
  • Villalón (1555): Gramática Castellana, Amberes, reeditada por CSIC, Madrid, 1971.
  • Anónimo (1559): Gramática de la lengua vulgar de España, Lovaina, reditada por CSIC, Madrid, 1966.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