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皮福禄械斗
械斗形成原因
编辑清代中叶,北管传统戏曲流传入台,嘉庆以后简文登者在宜兰教习北管时,分裂为西皮、福禄两派、迭引起纷争械斗。西皮派的主要乐器为以桂竹筒包蛇皮做的吊鬼仔(声音尖锐,被戏称为吊鬼,即吊死鬼,中国大陆称京胡),蛇皮音类似西皮,奉祀田都元帅;福禄派的主要乐器是以壳子弦(椰子壳做的胡琴),形状类似葫芦,音同福禄,奉祀西秦王爷。西皮、福禄之争斗,大抵以:
- 赛头阵:俗称拼阵头,迎神赛会以阵头较量声势及出奇制胜各自鼓舞财团动员角头营造声势
- 对台拼戏:事先搜集情报,安排戏码,各具一方相对较技,设法吸引更多观众,竭尽所能,俗称双棚绞。观众两边跑。高潮迭起,时而引起喧哗打斗。
- 演奏排子对决:迎神赛会或相遇对峙,即以大锣声音、唢呐多寡高低、喜庆排场,争先后次序,赏赐金牌、奖金等互不相让,纯为面子。
双方各自设馆、集合门徒,相互仇视,屡因拼阵终于酿成分类互斗。
重大械斗事件发生地点与年份
编辑西皮与福禄互斗事件不止一次,而是由同治年间迄台湾日治期间,持续不断冲突,比较大的有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某年、1886年、1887年等三次械斗,而西皮派会以交结清朝官方打压福禄派,所以有“西皮倚官,福禄走入山”俗语,代表福禄不敌西皮而逃逸的情状。两派对抗最初发生于噶玛兰厅,而后扩大到基隆、台北、花莲等地。日本统治时双方仍然不和,遇有节庆出阵常须派警吏维持秩序,一直延续到台湾战后后,争执才消失。[1]
据基隆蔡庆涛手记:“基隆西福子弟,自来不相和睦,彼此设警讥讽,互相瑕疵,在属赛会之明增华斗胜一唱百和,小则争锋构怨,大则拳棒交攻,人命杀伤,时有所闻。盖地方风习之不同、故习惯因之趋异、此为基津百年来特有之浇风陋习,为我岛人所尽知,不可掩之事实也。现属赛会之期两派弟子竟互通声气,彼此亲睦,闲有一二不良子弟,见两派亲善,遂亦销声匿迹,束狂就范,不复如曩日可寻仇结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