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均(?—约1840年)[1]:42,字友松泉州晋江[2]:53,清代官吏,曾纂修《噶玛兰厅志》。

生平

编辑

陈淑均为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举人,中举后即担任知县[2]:53。道光二年(1822年),为探视身患疾病的叔父因而来台湾,道光八年(1828年)在艋舺(今台北市万华区)教书[1]:43,道光十年(1830年)受聘担任噶玛兰(今宜兰市)仰山书院山长(院长)[2]:53。当时正逢《福建通志》等书先后纂修,陈淑均遂于翌年奉命编纂《噶玛兰厅志》,一年后完成初稿十卷,但并未刊行,书稿存于噶玛兰厅。道光十四年(1834年)内渡返乡,察检《大清通礼》、吴荣光所著《吾学录》等书。道光十八年(1838年)应鹿港文开书院之聘请,再度抵达台湾,于书院内掌教,在教书之余写成《噶玛兰厅志续补》二卷。陈淑均乃向噶玛兰厅人士索求《噶玛兰厅志》初稿,取得初稿后再度重修,并增入姚莹所著《东槎纪略》、谢金銮所著《蛤仔难纪略》、萧竹所著《别景诗图说》等新资料,改订为八卷,其后又经李祺生、林逢春、蔡长青继续修订,至咸丰二年(1852年)噶玛兰厅通判董正官开始印刷此书[3][4][5][6]

其在担任仰山书院山长期间曾为书院题字“仰山斋壁”,并评价噶玛兰学生:“其文虽典丽不足,而清刚简贵,率各肖乎其才”,之后推测噶玛兰考中秀才者非常之多,参加乡试者却非常稀少之原因,建议模仿澎湖厅之先例或仍附于淡学,而以淡、彰合试之例,一同去取不限定额[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周家安、林正芳、杨晋平、庄汉川、朱尧麟 (编). 《蘭城故事.蘭城先賢》. 宜兰市公所. 2018-11. 
  2. ^ 2.0 2.1 2.2 卢缵祥、甘阿炎、卢世标 (编). 《宜蘭縣志.卷七:藝文志.第一篇:文學篇》. 宜兰县文献委员会. 1969-12. 
  3. ^ 张子文. 陳淑均. 国家图书馆 台湾记忆. 2003-12. 
  4. ^ 清.陈淑均.《噶玛兰厅志.自序(一)》:“庚寅夏,叨聘入兰。适“通志”、“台志”以次启局,征事于兰。兰故荒僻,而建官垂二十载,不能以博古之间缺并谢及征今;于是厅人士搜访,因浼淑均为纂辑。既告蒇,复以其故实请于当道,仿台“郡志”并采摭其一、二,集为“兰厅志稿”八门十卷,以备厅尊铺扬鸿藻,订正成书。凡采辑自辛卯之九夏,备核于壬辰之夏五;自六月至九月,乃汇集是编,敬俟厅尊之鸿裁,藉酬厅人之雅意。后之君子,倘复恢张而光大之,则此篇未始不为之滥觞。否则,虽覆瓿可也,曷敢言志?顾念诸君采访之劳,若疆域、水利、津梁,资杨德昭;山川、寺观、民风、番俗,仗李祺生;田赋、蠲政,核自林逢春;关隘、铺递,详自蔡长青:不可以弗识也者。”
  5. ^ 清.陈淑均.《噶玛兰厅志.自序(二)》:“‘兰厅志’一编,粗就于壬辰之秋。及内渡后,查检新修“大清通礼”并吴抚军“吾学录”,知所据府志“典礼”一门,已非时式。兹更就姚廉访石甫先生请出所著“东槎纪略”,并仗其钩稽尘牍,得开兰前诸稿;仍由鹿溪一带访出谢退谷“蛤仔难纪略”、萧竹友“别景诗图说”;乃删其繁、补其缺,为八卷、十二门、一百二十余子目,视前之卷缩其二而门增其四,附之者又三。”
  6. ^ 林正芳. 《宜蘭城與宜蘭人的生活》. 宜兰县政府文化局. 2004-03. ISBN 957-01-6650-9. 
  7. ^ 林丽凤. 詩說噶瑪蘭,說噶瑪蘭詩—清代宜蘭地區古典詩研究 (PDF). 国立政治大学. 2006 [2022-05-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