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溍(1277年—1357年),字文晋,又字晋卿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位金华市东北)人。元代文学家。

生平

编辑

黄昉的九世孙。父黄铸,母童氏。黄溍为儒户出身,入邑庠就学。二十岁西游钱塘,师从王炎泽刘应龟方凤石一鳌等。[1]大德五年(1301年),好友叶审言举荐为教官。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举进士,以《太极赋》驰名,初授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县)县丞。历任翰林应奉文字、江浙等地儒学提举。官至侍讲学士。黄溍文思敏捷,才华横溢,“文辞布置谨严,援据精切”,钱基博称其诗歌“不苏不黄,超绝町畦”。[2]虞集揭傒斯柳贯等号为“儒林四杰”。是浙东金华学派代表人物,有弟子宋濂王袆等人。宋濂说他所作“一本乎六艺,而以羽翼圣道为先务。”黄溍与佛教亦有渊源,晚年喜为浮屠。至正十七年(1357年)卒。谥文献。著有《日损斋稿》《日损斋笔记》等。有《金华黄先生文集》四十三卷传世。《宋元学案》将黄溍收入《龙川学案》及《沧州诸儒学案》。

注释

编辑
  1. ^ 宋濂《金华黄先生行状》提及黄溍“弱冠西游钱唐,前代遗老与钜公宿学,先生咸得见之。于是,益闻近世文献之泽。暨还故居,从仙华山隐者方君凤游,为歌诗相倡和”。
  2. ^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三章第四节,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

延伸阅读

编辑

[]

 元史·卷181》,出自宋濂元史
 新元史/卷206》,出自柯劭忞新元史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参考书目

编辑
  • 元史》卷一八一《黄溍传》
  • 赵伟:《黄溍“羽翼圣学”的文道观念》,东方论坛, 2013
  • 许守泯:《元代江南士人的社会网络——以金华黄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