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大调交响曲 (比才)

C大调交响曲乔治·比才的早期创作,该作品“显示一名17岁学生在旋律、主题和配器等面向的杰出才能”。[1]比才在1855年10月29日,也就是17岁生日后四天开始写作这首交响曲,整个写作进程则大约费时一个月。[2]当时比才仍是巴黎音乐院的学生,向夏尔·古诺学习作曲,这首C大调交响曲明显是课程需要的习作作品。作品完成后没有演奏或者发表的计划,在比才生前也从未演出,仅有部分素材被使用在他处。[3]比才的书信往来内容中,没有提及C大调交响曲,他的传记作者对此也不知情。比才过世后,吉纳维芙·阿莱维英语Geneviève Halévy将这首交响曲(连同其他许多作品手稿)交给雷纳尔多·哈恩,后者再将这些稿件转交给巴黎音乐院的图书馆保存。1933年,让·尚塔瓦纳英语Jean Chantavoine发现了这些手稿,传记作者D·C·帕克(Douglas Charles Parker)经手后,引起了指挥费利克斯·魏因加特纳的注意。[4][5]1935年2月26日,魏因加特纳在瑞士巴塞尔指挥了这首作品的正式首演。[6]

C大调交响曲
比才作品
创作1855年,​169年前​(1855
乐章4

作品的演后反应甚佳,许多人以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比拟之,二位作曲家在各自相近的年龄完成了自己的杰作。C大调交响曲旋即成为各管弦乐团的常备曲目之一。[7]1937年伦敦爱乐乐团录制了全曲录音(瓦尔特·戈尔英语Walter Goehr指挥)。[8]

背景

编辑

古诺的影响

编辑

咸认此交响曲是比才学生阶段的习作作品,当时他受到古诺的影响甚深,后者在五〇年代的作品,包括《莎孚》(Sapho,1851年)、《尤利西斯》(Ulysses,1852年),以及D大调第1号交响曲(1855年)等,于比才都是显著的启示。[1][9][10]1855年,在古诺的指导下,比才完成了三首作品,分别是歌剧《医生之家》(La maison du docteur)、一首序曲、一首交响曲(即是此曲)。[1]古诺的D大调交响曲则是在一年前开始创作,1854年年末完成,受到当时听众的欢迎。[11]隔年古诺的交响曲在巴黎演出了8次之多。[11]比才为古诺交响曲编写了双钢琴的改编版本,而改编的工作则显然对笔才自己的交响曲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1][12]部分人认为,正是因为体认到作品间的相似程度,使比才决定不发表自己的交响曲。[4][13]

霍华德·沙内特(Howard Shanet)认为,比才“沿用了古诺交响曲中所有显著的特色”。[14]这些相似度极高的段落,显示比才是有意识地对古诺致敬。改编古诺交响曲的过程中,比才也可以对古诺的配器法细节多加研究,这点加深了两者作品的连结,也促进了比才作品的清晰程度。对此,比才也归功于古诺。[15]

上述的特点与精神,在比才交响曲的四个乐章都能得见。不过特别是在中间(第二、第三)乐章当中,不论是曲式、节奏和旋律线,都有更为明显的相似之处。[16]

臆测

编辑

由于比才本人几乎从未提起这首交响曲,各种猜测于是油然而生。1938年的一份出版商资料显示,

Choudens拥有比才这首小交响曲的所有权,却从未发表,原因是比才本人的反对。[...]

沙内特则反对上述意见,他认为比才仅是因为与古诺作品间的近似,使他对自己的交响曲有所保留。

古诺的成功,或许化为了比才在写作上的灵感,但也促使他决定隐藏自己的作品。当时古诺仍是法国最出名的作曲家,比才借用了前者的乐思(也是情理之内)。

值得一说的是,交响曲在当时(19世纪)的法国并不是流行的乐种,他们更重视大编制的剧场或歌剧创作。古诺便曾表示,作曲家要想出名,“只有写作歌剧一途”。[17]这个风气也被带入巴黎音乐院当中,音乐院的学生多认为交响曲仅是练习用途,是夺奖(例如罗马大奖)的过程,却不是最重要的一种。[18]朱利安·蒂尔索英语Julien Tiersot在1903年的纪录:

交响曲在19世纪的法国乐界被视为学术习作,是“通往罗马的一站”。将交响曲写好,是年轻作曲家争取认同的必经过程,不过评委们对于交响曲的价值并不真正认同。[...]

相对而言,组曲(交响组曲)似乎更受到法国作曲家的关注,比才的《罗马交响曲英语Roma Symphony (Bizet)》便是一例。[19]《罗马交响曲》是比才多年累积而成的创作,直到他1875年过世为止,都在持续修改。这首交响曲相较C大调交响曲更有分量,不过却没有得到太多肯定。[1]

重见天日

编辑

一般认为D·C·帕克是将这首C大调交响曲发掘,重新使大众注意的主要人物,实际上音乐学学者让·尚塔瓦纳在1933年期刊《吟游诗人》(Le Ménestrel)文章,公布了自己的发现。帕克进而将此曲引导至指挥费利克斯·魏因加特纳处,后者于1935年指挥演出(瑞士,巴塞尔),受到好评。同年,环球将作品付梓。[5]

出版后,C大调交响曲开始被广泛演出。音乐学学者John W. Klein参加了伦敦方面的首演,认为这首作品“迷人”且“优美”,他的评论被广泛接受认可。[7]许多学者也认可这首交响曲的优点,其足以与年轻的海顿莫扎特、门德尔松、舒曼罗西尼贝多芬比拟。

1937年11月26日,伦敦爱乐乐团在瓦尔特·戈尔指挥下录制了此曲。[8]

分析

编辑

本曲使用双管配器,依照工具书《管弦乐作品手册》指示,可简记为2 2 2 2—4 2 0 0—tmp—str。[20]形式为四乐章体,其中第一、第四乐章采奏鸣曲式。

  1. 生动的快板(Allegro vivo)
     
  2. 慢板(Adagio)
     
  3. 诙谐曲,活泼的快板(Scherzo. Allegro vivace)
     
  4. 活泼的快板(Allegro vivace)
     

第一乐章

编辑

比才在第一乐章的开首(全体齐奏和弦)和结束句的手法与古诺类似,更有直接引用古诺素材的情节(e.g. 第86小节、141小节起,见图)。

第二乐章

编辑

这个乐章与古诺D大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相当相似,二首作品在发展部都有一段小赋格,手法也各自近似,包括轻声(sotto voce)和断奏等,句法(句长)也接近。此外,第一主题各自在再现部由弦乐演奏,使人回想起赋格和发展段。

第三乐章

编辑

在速度、曲趣上和古诺相差不少,不过比才仍然在自己的第三乐章中段引用了古诺的素材。使用了相似的配器,例如以木管乐器为主体,弦乐则是和声等。

第四乐章

编辑

比才在结束的乐句仿效古诺的手法,在音乐建筑的角度来说,结构感与古诺相当近似。

最后,比才和古诺二人使用的乐队也几乎相同:规模小,不使用短笛、竖琴和长号等乐器。[21]

在上述的特点以外,一般仍然认为比才一方有较高的评价,在和声语言和旋律上尤有独到之处。比才的作品见光之后,古诺的交响曲便乏人问津,渐渐从音乐会现场和录音选择中淡出。[22]

衍生作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参照
  1. ^ 1.0 1.1 1.2 1.3 1.4 Macdonald 2009.  
  2. ^ "The manuscript of Bizet's symphony is marked: "begun October 29, 1855; finished November [number illegible] 1855." Shanet 1958,第470页.
  3. ^ Shanet 1958,第461–2页.
  4. ^ 4.0 4.1 Dean 1975.
  5. ^ 5.0 5.1 Shanet 1958,第461页.
  6. ^ Parker 1926.
  7. ^ 7.0 7.1 Klein, John W.; Parker, Douglas Charles; Russell, John F., "Bizet's Symphony" (Correspondence), The Musical Times, February 1936, 77 (116): 115, JSTOR 919013, doi:10.2307/919013 
  8. ^ 8.0 8.1 CHARM (Centre for the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Recorded Music). London, Studio No. 1, Abbey Road for HMV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Wright 1993,第32–3页.
  10. ^ Curtiss & Bizet 1950,第405页.
  11. ^ 11.0 11.1 Huebner, Steven, Gounod, Charles-François.,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2009-05-15 [2010-04-03] .  
  12. ^ Wright 1993,第33页.
  13. ^ Shanet 1958,第473–6页.
  14. ^ Shanet 1958,第463页.
  15. ^ Wright 1993,第32页.
  16. ^ Shanet 1958,第463–70页.
  17. ^ Shanet 1958,第472页.
  18. ^ Hart 2006,第239–40页.
  19. ^ Tiersot 1903,第396页. "Bizet semble être le premier qui ait écrit en ce genre. L'on a encore exécuté de lui cette année, parmi la serie des symphonies françaises, une oeuvre intitulé Roma. Est-ce bien une symphonie? A considérer le seul style, on en peut déjà douter. Le doute se change en certitude négative lorsqu'on examine de près les éléments de la composition."
  20.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66. ISBN 0-8108-3228-3. 
  21. ^ Shanet 1958,第471页.
  22. ^ Robert 1981,第184ff.页.
文献
  • Curtiss, Mina; Bizet, Georges, Unpublished Letters by Georges Bizet, The Musical Quarterl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uly 1950, 36 (3): 375–409, JSTOR 739910, doi:10.1093/mq/XXXVI.3.375 
  • Dean, Winton, Bizet's Self-borrowings, Music & Letters, 1960, 41 (3): 231–244, doi:10.1093/ml/41.3.238 
  • Dean, Winton, Bizet, Master musicians series 3rd, London: Dent, 1975, ISBN 978-0-460-03163-9 
  • Flynn, Timothy, Jennifer C. Post , 编, Charles François Gounod: a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guide, Routledge music bibliographies,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ISBN 978-0-415-97351-9 
  • Hart, Brian, Vincent D'Ind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ench Symphony, Music & Lett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87 (2): 237–261, ISSN 1477-4631, doi:10.1093/ml/gci231 
  • Macdonald, Hugh, Bizet, Georges,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2009-05-15 [2010-04-03] .  
  • Parker, Douglas Charles, Bizet: His Life and Works,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1926, ISBN 978-0-7812-9050-0 
  • Robert, Frédéric, Georges Bizet: l'homme et son oeuvre : liste complète des oeuvres, discographie, Collection Ressources 127, Geneva: Slatkine: 100–101 & "Discography" (184ff), 1981, ISBN 978-2-05-000195-4 (法语) 
  • Shanet, Howard, Bizet's Suppressed Symphony, The Musical Quarterly, 1958, 44 (4): 461–476, doi:10.1093/mq/XLIV.4.461 
  • Tiersot, Julien, La Symphonie en France, Zeitschrift der Internationalen Musik-Gesellschaft, 1903, 3 (10): 391–402 [2010-04-04] (法语) 
  • Wright, Lesley A., Gounod and Bizet: A study in musical paternity, Journal of Musicological Research, 1993, 13 (1): 31–48, doi:10.1080/01411899308574683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