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官话,是指时期在全国各地官方场合使用的语言(即通语),





官话是指明清时期的汉语标准语(相当于现在中国大陆的普通话),因在官场上通用而得名,是明清时期官僚、知识分子阶层的通用语。

官话在明清时代的不同时期可能采用不同地区的语音。明代至清初的官话究竟采取哪个(哪些)地区的语音,有颇多争论,有金陵(今南京)说、北京说、洛阳说等数种1。可以确认的是,从清朝的某一时期至清末,官话都是采取北京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南京话洛阳话北京话,与明清时期特别是与明初的南京、洛阳、北京音相比已有很大的变化。

音韵

编辑

明初《洪武正韵》尚保留中古全浊声母、辅音韵尾[-p、-t、-k、-m、-n、-ŋ]和四声格局,不久,这些都被改变。

其后数百年间官话的声母和声调相对稳定——

  • 声母:共21个。全浊声母消失,平声变成送气清音,仄声变成不送气清音。
  • 韵母:见系开口二等腭化韵与相应三、四等韵混同;[-m]并入[-n];[-p、-t、-k]合为[-ʔ],入声韵改配阴声韵。
  • 声调: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全浊上声字并入去声,入声始终存在。

而到了清末,官话(即当时的北京音)的音系已与现代北京话相差无几,与明初的官话相比,产生了韵尾消失、尖团合流入声三派等重大的变化。

影响

编辑

尽管明清官府并没有对官话正式命名(官话是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称呼),也没有将官话进行推广,但它对中国普通百姓语音的影响是巨大的。

明清时期各地汉语尽管大都与官话差别很大,但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官话的影响。越是官话使用频率高的地方,这种影响就越剧烈。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江西景德镇,长期作为官方瓷器供应地,官话在城区盛行,导致当地的方言往官话靠拢,最终出现只有三个声调这种赣语乃至整个“东南方言”极其罕见的现象。[1]

官话的另一个影响是产生了带方音的官话(下文简称为“方音官话”)。古代非官话所在地的人,要学习官话,往往会受母语的极大影响,从而说出母语特征极浓的官话来。这就相当于今天的广东普通话、台湾国语等。方音官话与(标准)官话之间,只是口音之间的区别,而非方言之间的区别。

官话在现代的遗留

编辑

官话在现代仍有少量保留,不过不是在“活的”语言里,而是在戏剧中,而且只保留了某些特定时期的官话。如京剧的语音,仍保留了清末以前官话中的区分尖团的特点;越剧的语音则继承了绍兴的方音官话的音系。

官话与作为现代汉语分支的官话的区别与联系

编辑

作为历史上标准语的官话(即本条目所指的“官话”),与作为现代汉语分支的官话,是两个范畴的概念 -- 前者是(古代)汉语的一个语种,它在同一个时期内的语言学特征(语音语法词汇等)是完全相同的,每个词都有其固定的发音;后者是(现代)汉语的包含众多语种的一个分支(基于立场的不同可称这个分支为方言独立语言),它因地域的区别有着许多语言学特征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的不同语种,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地域往往不同。

注释

编辑

^ 注解1:其中,支持“南京说”的可参看《试论近代南方官话的形成及其地位》[2]卫东 著)。另外,有民间人士从北京话“文白异读”的现象出发,与中原音韵加以比较,认为明代官话是自中原江淮某地的语言[3]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东南方言声调比较研究》辛世彪 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 7-5320-913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