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档案文献遗产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为推动全面开展确定、保护、管理和利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系列计划和措施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工作,而评定通过的“有特色、有典型意义的,同时又是最急需抢救”的国家级档案文献,其中具有国际级文化价值的档案文献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第一至第三批名录共收录113件(组)档案,按载体可分为金属、木质、纸质、丝质、缩微品(底片)、声像六类。以纸质档案为主,仅12件(组)为非纸质档案[1]:39

历史

编辑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成立中国世界记忆工程委员会。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郭树银任主席。2000年,为与“世界记忆工程”接轨,国家档案局启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同年,成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课题组,制定《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总计划》(讨论稿),指导工程的具体实施[1]:37

2001年2月,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领导小组。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毛福民担任组长。四位副局长担任副组长。任主席。5月,国家档案局在北京召开“世界记忆工程”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申报工作座谈会。11月,成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季羡林担任名誉主任[1]:37

2002年3月,国家档案局组织召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评定通过第一批名录,共计48件(组)档案文献。2003年10月,通过第二批名录,共计35件(组)档案文献。2010年2月,通过第三批名录,共计30件(组)档案文献。2014年3月,对第四批档案文献进行评审[1]:3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周耀林、宁优. 《“世界记忆工程”背景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推进》.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湖北省武汉市: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武汉大学). 2014, (2014年第3期): 36–44. ISSN 2095-2171 (简体中文).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