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峒曾(1591年—1645年),字豫瞻,号广成直隶嘉定县诸翟镇紫堤村(今属上海市闵行区)人。明末政治人物。清军破南京后,与黄淳耀等守卫嘉定,城破殉国。

侯峒曾
曾鲸、张翀合绘《侯峒曾像》局部,现藏上海博物馆
曾鲸张翀合绘《侯峒曾像》局部,现藏上海博物馆
大明通政使司左通政
籍贯直隶苏州府嘉定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豫瞻,号广成
谥号忠节(清乾隆年间追谥)
出生万历十九年(1591年)
逝世弘光元年
1645年(53—54岁)
亲属(父)侯震旸
出身
  • 万历四十六年戊午科第三名举人
  • 天启五年乙丑科进士出身

生平

编辑

给事中侯震旸之子。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与孪生兄弟侯岷曾、弟侯岐曾同取秀才,又“江南三凤”之誉。十二岁时随父赴苏州虎丘铁花庵读书。雅好诗文,工书法,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式第三名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授南京兵部武选司主事崇祯七年(1634年)兵部尚书张凤翼荐为职方郎中,力辞不就,乃改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由稽勋司郎中江西提学参议,再迁广东副使,未就任。起为浙江参政,分守嘉兴湖州李自成北京后,隐居紫堤村。

弘光时,授左通政使,推辞不就。南京失陷后,避居嘉定。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十七日,侯峒曾与黄淳耀龚用圆张锡眉等在嘉定抗清。[1]其母龚氏取出首饰,移交峒曾说:“给吾儿犒军。”峒曾向吴淞总兵官吴志葵求援。志葵遣游击蔡祥以七百人来赴,[2]一战尽墨,终无外援,城中矢石俱尽。七月三日开始下大雨,城门崩坏,只能以巨木支撑。七月四日,城门大崩,清兵自城东攻入,峒曾退出西门,长叹道:“嘉定亡,余何忍独存!一死已矣,所痛哉阖城百姓耳!”。拜辞祖祠后,偕二子侯玄演、侯玄洁赴死投水自杀,因池水浅,一时未死,遭清军骑兵砍杀而亡。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明史》有传。[3]

参考文献

编辑

引文

编辑
  1. ^ 《嘉定屠城记略》载:“十九日,淳耀等相与谋曰:今事成骑虎,无主必乱。乃令元演作书急促其父峒曾入城,乡兵亦列帜往迎。既至,集众公议,画地而守:东门,峒曾为主,邑诸生龚孙玹佐之;西门,淳耀为主,其弟邑诸生渊耀佐之;南门,孝廉张锡眉为主,前秀水县懦学教谕龚用圆佐之;北门,国子生朱长祚为主,乡衮唐谘禹佐之。”
  2. ^ 《嘉定屠城纪略》作“蔡乔”。
  3. ^ 《明史·卷277》:侯峒曾,字豫瞻,嘉定县人。给事中震旸子也。天启五年成进士,授南京武选司主事,丁父忧。崇祯七年入都。兵部尚书张凤翼荐为职方郎中,峒曾力辞,乃改南京文选司主事。由稽勋郎中迁江西提学参议。给事中耿始然督赋至,他监司以属礼见,峒曾独与抗礼。益王势方炽,岁试黜两宗生,王怒,使人诮让,峒曾不为动。迁广东副使,不赴。起浙江右参政,分守嘉、湖。漕卒击伤秀水知县李向中,峒曾请于抚按,捕戮首恶,部内肃然。吏部尚书郑三俊举天下贤能监司五人,峒曾与焉。召为顺天府丞,未赴而京师陷。福王时,用为左通政,辞不就。及南京覆,州县多起兵自保。嘉定士民推峒曾为倡,偕里人黄淳耀、张锡眉、董用圆、马元调、唐全昌、夏云蛟等誓死固守。大清兵来攻,峒曾乞师于吴淞总兵官吴志葵。志葵遣游击蔡祥以七百人来赴,一战失利,束甲遁,外援遂绝,城中矢石俱尽。七月三日大雨,城隅崩,架巨木支之。明日雨益甚,城大崩,大清兵入。峒曾拜家庙,挈二子元演、元洁并沈于池。锡眉、用圆、元调、全昌、云蛟皆死之。

书目

编辑
  • 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 《侯氏年谱》
  • 《侯峒曾与朝士论复漕书略》
  • Jerry Dennerline(邓尔麟)著,宋华丽译:《嘉定忠臣——十七世纪中国士大夫之统治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2012)。

延伸阅读

编辑

[]

 明史卷二百七十七》,出自《明史
官衔
前任:
戴澳
明朝顺天府府丞
1644年
(未赴)
继任:
王登联
清朝府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