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马案

晚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杀一案

刺马案中国晚清同治年间两江总督马新贻刺杀之事案。

案件始末

编辑

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1870年8月22日)早上10:30左右,两江总督马新贻金陵校阅场观清军射箭训练,阅兵后,返回总督辕门,半途有人拦路喊冤,刺客张汶祥(本名张文祥,被清朝刑部改为“张汶祥”,因清廷习惯将重犯名字加上艸字旁或水字旁,以喻为草莽大盗、汪洋大盗,如孙文被清廷改为孙汶)趁隙以匕首刺伤马新贻,马新贻延至翌日不治身亡[1]。张汶祥刺杀成功之后束手就擒,在狱中透露,下手行刺的主因是马新贻“不仁不义”,但实情则矢口不说,指名曾国藩刑部尚书郑敦谨来审理,才愿供出实情。

案发前,江苏巡抚丁日昌子丁慧衡于秦淮河畔为了争夺妓女,与马新贻幕府之官争风吃醋起冲突,后来马新贻下令逮捕丁慧衡。丁日昌出于湘军系统,有指是他为了报复马新贻拘捕其子而策划暗杀。[2]也有一说为马新贻本身并非湘军系统,慈禧太后任他为两江总督,是密令他暗查湘军曾掠夺多少太平军财宝,因而被湘军人士谋害。

江宁将军魁玉审理刺马案月馀,毫无进展,九月一日,张之洞从兄张之万金陵,与魁玉会审,马新贻部属袁保庆等人要求严刑问讯,张之万以“案情重大,不便徒事刑求。偿未正典刑而瘐死,谁负其咎”拒绝,最后仍无结果,张之万汇同魁玉上奏说:“凶犯张汶祥曾从,复通海盗,因马新贻前在浙抚任内,剿办南田海盗,戮伊伙党甚多。又因伊妻罗氏为吴炳燮诱逃,曾于马新贻阅边至宁波时,拦舆呈控,未准审理,该犯心怀忿恨。适在逃海盗龙启云等复指使,张汶祥为同伙报仇,即为自己泄恨,张汶祥被激允许。……本年七月二十六日,随从混进督署,突出行凶,再三质讯,矢口不移其供,无另有主使各情,尚属可信。”

慈禧太后对此调查结果不满,再派刑部尚书郑敦谨与曾国藩亲至两江总督辕门再查此案,慈禧曾问曾国藩:“此案岂不甚怪?”曾国藩答:“的确怪。”慈禧促曾国藩接任两江总督,并速至金陵查案,曾国藩却称病延迟数月未行;慈禧第二次问起,曾国藩才赴任。抵达金陵江宁府后,曾国藩不审案,却每日翻看纪晓岚写作的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悠闲度日,至郑敦谨抵金陵后,曾国藩才开始调阅案卷。邓之诚骨董三记》说:“国藩不欲深求,必有不能深求者在。”郑敦谨连审十四日,案情一无所得,只好和曾国藩联名上奏:“此案张之万等审讯结果,是实!”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二十六日,慈禧下旨,将刺客张汶祥凌迟处死。郑敦谨感叹官场黑暗,索性辞官归乡。

未及一年,曾国藩病逝于两江总督府辕门内,刺马案遂成为悬案。马新贻被刺一案后来成为不少戏曲电影电视剧中“刺马”的题材。

传奇

编辑

根据民间的传奇,马新贻在讨伐太平军时身陷围阵中,为了诈和,与太平军首领张汶祥义结金兰,立誓以大清政府官员的身份,为太平军做卧底,历劫归来后,马新贻反而以行走太平军营之便,诱剿太平军,终至张汶祥这支军团迅速覆亡,张汶祥认为马新贻背信忘义,便起刺杀马新贻之举。

另一说是太平天国灭亡后,江南曾国藩的湘军系统把持,而国家经连年战乱,府库耗竭。慈禧太后派任马新贻接两江总督,而不派功大的曾国藩,一方面是就是忌惮湘军,恐湘军坐大。另一个原因是,攻克金陵后,湘军军纪甚差,非但对民众烧杀掳掠,太平天国库藏的大量银两都没有上缴朝廷。湘军方面的说法,是已经都被太平军烧毁,付之一炬。慈禧太后怀疑都入了曾国藩等将领的口袋,十分不满,却又不敢与湘军为此决裂。因此慈禧太后才派任马新贻,暗查此事。湘军人怕私吞战利品一事被马新贻揭发出来,遂联合太平天国旧势力,刺杀马新贻,更藉以制造事端,逼迫慈禧太后派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慈禧太后看派去的马新贻孤掌难鸣,无头无尾的死去,知道无力管辖江南,于是只好屈从湘军,改派曾国藩接任两江总督。而曾国藩老谋深算,怕慈禧太后有疑心,又惧怕舆论,还第一次故意拒绝。他到了金陵,也了解私吞战利品一案,牵连广泛,又都是他的旧部,案子也办不下去。

因此,自太平天国后,东南已非清廷势力所及,实为汉人督抚系统把持。后来庚子拳乱东南自保运动,良有以也。

衍生作品

编辑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马端敏公年谱》
  2. ^ 台湾,东森电视台,2007年12月底刘主持历史访谈节目所言

参考书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