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航空学校

南苑航空学校北京国民政府军政参谋本部在北京南苑创立的军校,也是中国第一间以培育航空人材为导向的教育机构。

航校教官与一架艾佛罗教练机

历史

编辑

在中华民国未成立前,在摄政王载沣的运作下,清朝政府决定在禁卫军中设立航空队,组建空中战力。并采用官费留学的方式派遣秦国镛鲍丙辰姚锡九潘世忠4人到法国学习飞行,在英国留学的厉汝燕则是在自己努力下获得了飞行员资格。其中秦国镛在宣统三年(1911)4月6日在北京南苑进行首次飞行展演,为清朝军队中第一名飞行员,新军原定在当年秋操时以禁卫军航空队的身分进行协同训练,但是因武昌起义之故,计画取消。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聘请法国驻华公使馆武官白里索·戴斯梅莱总统府军事顾问。
民国二年(1913)春,白里索袁世凯要重视飞机与潜水艇在军事作战中的潜力,并提议开办一所航空学校,为袁世凯所采纳。之后,北洋政府拨款27万银元法国购进了12架高德隆G.4英语Caudron G.4双翼飞机,后又拨款6万银元将陆军第三镇管理的南苑五里店练兵场改建为机场,并从此款项建设飞机维修厂、停机棚与宿舍等硬体设施。同年9月,南苑航空学校正式开学,由从法国完成飞行教育的飞行员秦国镛任首任校长,佟济煦任副校长,王鄂任教育长,厉汝燕任飞行主任教官,飞行教官兼维修厂厂长潘世忠,同时雇用法国飞行教官与维修技师。课程有学科与术科两大类。学员大都是陆军学堂毕业生,第一期学制为一年,后改为两年,设有初级班与高级班。[1]航校同时设有飞行大队,大队长由校长秦国镛兼任。

民国三年(1914)12月,南苑航校第一期生毕业,人数共41人,为第一批由中华民国军队体系所培育之飞官。

民国六年(1917)3月,第二期生毕业,人数41人。

民国七年(1918)10月,校长秦国镛辞职,由厉汝燕继任校长

1919年,在段祺瑞所拟定的“航空计划”指导下,南苑航校脱离参谋本部,隶属于中华民国国务院新成立的国务院航空事务处,并改称南苑航空教练所,厉汝燕续任所长。段祺瑞最大的改制是接受他的英国军事顾问富尔顿·霍尔特英语Felton_Holt建议,将当时使用的法国机全面换装英国制飞机。1920年,南苑航校换用英国艾佛罗(Avro)504式教练机与维克斯公司小维梅式教练机(Vickers VIM)进行训练。[1]

由于段祺瑞失势,曹锟与张作霖入主北京政府,很大程度影响了南苑航校的发展。张作霖与曹锟皆想扶持自有空军,所以张作霖拢络姚锡九,由他负责将大部分甫购得的英国飞机与零件材料运往东北成立东北空军[2]曹锟为了与其对抗,另成立了保定航空学校,军阀瓜分南苑航校的结果造成了办学成效的弱化。

1919年至1923年间,教练所先后有过五任所长,分别为王鄂、厉汝燕、鲍丙辰沈觐宸周家澍;同时有过三位教育长,分别为姚锡九、王季子蒋逵[3]

1923年,学校又更名为国立北京南苑航空学校,隶属于由航空事务处扩组而成的航空署[1]

民国十二年(1923)4月,第三期生毕业,人数40人。

1923年至1928间,学校共有过三位校长,分别为赵云鹏金世中(两次任期)、曹宝清;及两名教育长,蒋逵与金巨堂[3]

民国十四年(1925)11月,第四期生毕业,人数36人。

民国十七年(1928),因张学良决定东北易帜东北军有自办的东三省航空学校,南京国民政府也有自办的广东航空学校,南苑航校在失去奥援的情况下遭到国民政府废校。南苑航校从成立至废止创立约15年,培养了四期共158名飞行学员。[1]加上8位未毕业即获聘的学员,总共培育了167位飞行员[4]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卢济明、田钟秀. 南苑航空学校. 中国飞虎研究学会(摘自中国的空军). [201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5). 
  2. ^ 建立東北空軍原因及思想. [202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5). 
  3. ^ 3.0 3.1 杜裕源(原南苑航空学校第一期毕业学员). 北京文史资料精选·大兴卷.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大兴区委员会. 2007-11-14 [201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30). 
  4. ^ 中國航空的發祥地---南苑航空學校.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