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共产党
印尼历史政党(1914—1991)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印尼语:Partai Komunis Indonesia),简称印尼共(PKI),是印度尼西亚历史上的一个政党。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 Partai Komunis Indonesia | |
---|---|
简称 | PKI |
创始人 | 马林 |
成立 | 1914年5月23日 |
被禁 | 1966年3月12日 |
解散 | 1991年[1] |
总部 | 雅加达 |
党报 | 《人民日报》 |
青年组织 | 人民青年 印度尼西亚先锋队青年 |
学生组织 | 印度尼西亚学生统一运动 |
妇女组织 | 印度尼西亚妇女运动 |
工会组织 | 中央全印度尼西亚工人组织 |
农会组织 | 印度尼西亚农民阵线 |
党员 (1960年) | 300万—400万 |
意识形态 | 共产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
国内组织 | 人民民主阵线(1948年) |
国际组织 | 共产国际(1943年以前) |
官方色彩 | 红色 |
党旗 | |
印度尼西亚政治 政党 · 选举 |
历史
编辑该党成立于1914年5月23日,当时取名为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由荷兰社会主义活动家马林创建;1920年5月23日,改名为东印度共产主义联盟;1924年,改名为印度尼西亚共产党。1925年12月25日,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决定发动起事。1926年11月12日,巴达维亚(雅加达)和万丹省爆发起事。11月底,爪哇地区的起事被镇压。1927年1月1日,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组织又在西苏门答腊起事,1个月后被镇压。起事期间,约有1.3万人被捕,其中4500人被判徒刑,1300人被流放,一些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的领导人被杀。[2]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荷兰殖民者撤退,印尼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尼成功独立后,总统苏加诺倾向社会主义阵营,靠拢苏联和中国,因而导致印尼共的势力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印度尼西亚建国初期的主要政党之一。
1965年九三〇事件后,印尼共产党遭到苏哈托政权铁腕镇压,总书记艾地被亲政府的军队枪决。1966年3月12日,苏哈托下令解散该党。
九三〇事件发生时,印尼共的一些干部正好在国外,因此幸免于难,他们在国外重新组织了印尼共的领导机构。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成为印尼共流亡者的主要活动中心。印尼共的流亡组织一直维持到1991年苏联解体之际[1]。
选举表现
编辑选举 | 席位数 | 得票 | 百分比 |
---|---|---|---|
1955年立法选举 | 39 / 257
|
6,176,914 | 16.4% |
1955年制宪会议选举 | 80 / 514
|
6,232,512 | 16.47% |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各国共产党总览》编辑委员会. 各国共产党总览.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0年1月. ISBN 7-80115-132-1.
- ^ 印度尼西亚民族大起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2022-01-20 [202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