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泰

婆羅洲古國

古泰,又译库台,是一个历史地区,在婆罗洲岛屿上的印度尼西亚东加里曼丹省,也是当地民族的名称,人口约有300 000,他们有自己的,同名的语言,还有他们自己的丰富历史。今天此名字保留在三个在东加里曼丹行政区之中,库台卡塔内加拉县西库台县东库台县。当地主要河流是马哈坎河

历史

编辑

通常他们的历史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早期约莫时间为350-400年的古泰Martadipura阶段和后来大约1300年开始的古泰卡塔内加拉阶段。第一个时期产生了印度尼西亚已知最早的铭文。

古泰Martadipura王国

编辑
 
一个由古泰国王穆拉瓦尔曼建立的古老石碑(yūpa)。
 
一个有碑文的Yupa,在雅加达的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

古泰Martadipura是一个于4世纪或更早时间,位于东加里曼丹古泰地区的印度教王国。[1]:52 它是印度尼西亚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古国。有七块石碑,或称为yūpa(“牺牲柱”),在古泰卡曼河口附近的马哈坎河被发现。[2] 这些基座刻有印度帕拉瓦文并写著"一个给婆罗门祭师的礼物"。字体的风格可以追溯到4世纪后半叶。[3] 据信这些宗教分别在大约2和4世纪被带到印度尼西亚,当时印度商人抵达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4]

有三位统治者的名字从铭文中知道。第一个被提到的统治者是Kuḍungga英语Kudungga,“男人之王”(纳伦德拉),他的儿子Aśwawarman,获封为“王朝创始人”(vaṇśa-kartṛ),以及前者孙子和后者儿子穆拉瓦尔曼英语Mulavarman被称为“帝王”(拉金德拉)。由于Kuṇḍungga似乎没有一个印度式的梵文名称,而其他两个则有,据推测他是个土生的领导人(达雅人)而他的儿子Aśwawarman采用了印度化信仰。[3] 就是穆拉瓦尔曼要求建立这些铭文。虽然他的两位前任没有什么已知军事行动,“拉贾” 穆拉瓦尔曼被表明已经在战争中征服了他的邻国。他还据称已经透过一个称为“asvaredjwa”的当地仪式增加了古泰的领土。这个仪式要求马匹释放他的土地。自由漫游的马的足迹被视为这片土地属于古泰的证据。穆拉瓦尔曼也据知向他的神供奉黄金。 他的王国的名称没有在铭文提及,也没有任何其他同期在这一地区的外国的文件提过。在这些柱子竖立之后,这个王国不知道变成了什么。古泰这个名字可能与1365年爪哇的满者伯夷诗集爪哇史颂的Tuñjung Kute一样古老,反映了一千年前使用的原始名称。

两个已知与古泰有很强贸易关系的印度教国家,即宿雾拉贾国武端拉贾国,两者都位于今日的菲律宾[5]

古泰卡塔内加拉苏丹国

编辑

大约在13世纪末,古泰卡塔内加拉王国在特潘巴图或古泰喇嘛地区建立。已知的第一个统治者是阿吉·巴塔拉·阿贡·德瓦·萨克提,据信统治时间为1300年-1325年。[2]在位于1635年至1650年的Aji Pangeran Sinum Panji Mendapa成功征服古泰Martadipura王国,并且合并这两个领域成为“古泰卡塔内加拉和马塔迪普拉王国”(Kutai Kartanegara Ing Martadipura)。

166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攻击苏拉威西岛上的望加锡,造成布吉人戈瓦王国垮台。一些布吉人在Lamohang Daeng Mangkona或Pua Ado一世的领导下移民到邻近婆罗洲(加里曼丹)的古泰,而古泰的统治者允许了他们居住在位于卡朗穆木斯河的美兰带(Kampung Melantai),现在被称为塞利利(Kampung Selili)。这个定居点最终发展成为现代城市沙马林达

伊斯兰教自17世纪就主导了当地(大多数的布吉人是穆斯林),而执政于1732年-1739年左右的阿吉·穆罕默德·伊德里斯,是第一个使用伊斯兰名字的统治者。

内战结束后,Aji Imbut在1780年成为统治者(是为阿吉·穆罕默德·穆斯林杜丁(Aji Muhammad Muslihuddin))之后,于1782年将首都从佩马朗甘(Pemarangan)搬到了特潘潘丹(Tepian Pandan)。[2] 首都的名称最终从Tangga Arung发展成今日的登加龙

在1844荷兰打败了苏丹阿吉·穆罕默德·萨勒胡丁,迫使他流亡,并直接控制古泰。

日本在1942年入侵当地并承认一个“Kooti王国”,作为天皇的一个附庸国。在1945年古泰和它的邻国加入了东加里曼丹联盟。

1949年,古泰最终成为印度尼西亚联合共和国一部分。

古泰语

编辑

当地的传统语言被称为登加龙古泰语英语Kutainese language并且被视为是马来语的一种,[6][7] 如南面的班加语英语Banjar language,西面的哥打班恩古泰语,北面的伯劳语英语Berau Malay language和其他更加遥远的语言。[8] 因此登加龙古泰语泰属于南岛语系的语言。

参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Coedès, George. Walter F. Vella , 编. The Indianized States of Southeast Asia. trans.Susan Brown Cowing.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68. ISBN 978-0-8248-0368-1. 
  2. ^ 2.0 2.1 2.2 Kutai Kingd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 Melayu Online
  3. ^ 3.0 3.1 The Earliest Indic State: Kutai. [201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5). 
  4. ^ The Period of Hindu Kingdoms. Embassy of Republic of Indonesia at Bangkok, Thailand. 2006 [17 Octo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07). 
  5. ^ Coedès, George (1968). Walter F. Vella, ed. The Indianized States of Southeast Asia. trans.Susan Brown Cowing.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ISBN 978-0-8248-0368-1.
  6. ^ Ethnologue report for Local Malay
  7. ^ The Tenggarong Kuta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the Joshua Project
  8. ^ Language Ma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 www.ethnologue.com
  • Kutai Martadipura
    • Vogel, J.Ph. 1918 The yūpa inscriptions of King Mūlavarman from Koetei (East Borneo). Bijdragen tot de Taal-, Land- en Volkenkunde 74:216–218.
    • Chhabra, B.Ch. 1965 Expansion of Indo-Aryan culture during Pallava rule (as evidenced by inscriptions). Delhi: Munshi Ram Manohar Lal. 50–52, 85–92;
    • Casparis, J.G. de 1975 Indonesian palaeography: a history of writing in Indonesia from the beginning to c. A.D. 1500. Leiden: E.J. Brill. 14–1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