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显圣录
《天妃显圣录》是关于妈祖信仰的重要书籍,其中记录妈祖自宋代以来的历朝封诰,以及相关的传说神迹。该书大体内容约于明末成书与出版,并于清初有增补删减部分内容。该书原底本《显圣录》之作者不明,而首位编撰者为明人林尧俞。后由僧人照乘进行出版。
编撰者与出版
编辑依照明人林尧俞之序文,在《天妃显圣录》成书之前已经有《显圣录》一书,但内容多阙略,因此令林尧俞开始对其进行增删修订,遂成该书初稿[1]。
林尧俞为莆田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天启三年任礼部尚书,但于天启五年时,受魏忠贤等人攻击,去职还乡[2]。而根据其于《天妃显圣录》之序文,林尧俞乃于归返故乡时因阅读到《显圣录》一书,得知天妃英灵昭著,功著百世,进而希望将天妃纳入国家祀典之中。并由于《显圣录》内容多阙略,于是希望能对其进行增删修订与出版。而现今《天妃显圣录》中〈历朝显圣褒封〉与〈历朝褒封致祭诏诰〉明朝及以前的内容,应该即是林尧俞利用其为礼部尚书身分之方便,自朝廷官方档案中抄录而出的[3]。至于其序文完成时间,学者从其文中希望将天妃信仰推动纳入国家祀典这点,推测应为林尧俞刚任礼部尚书后,回乡祭祖时所写[4]。
依照现存《天妃显圣录》之记载,该书由临济宗[5]僧人照乘进行首次出版,而其徒弟普日与徒孙通峻则分别重修改版过该书[6]。至于照乘获得《天妃显圣录》稿本的原因,依照明末抗清者林兰友之序文[7],学者推测应是林尧俞将稿本交付给照乘,希望其能够更加完备该书并出版之[8]。
而《天妃显圣录》的出版过程,依据学者考证,由于林尧俞过世以及明末清初的战乱,令照乘要到大约康熙15、16年间,方能请丘(邱)人龙进行编辑与出版[9]。后于郑克塽降清,大约康熙23年左右,照乘徒弟普日进行改版,增加清朝后天妃展现出的神迹,并删去抗清复明者林嵋、林兰友与丘人龙三人之序文[10]。而于雍正年间照乘徒孙通峻再次改版《天妃显圣录》,除增收蓝廷珍之〈题请匾额奏折〉外,并可能为了平衡施琅平台功绩,而增加七则与姚启圣相关之神迹,惟此七则传说皆有文无目,未在目次中收有这七则传说[11]。
版本
编辑现存《天妃显圣录》之版本,一为典藏于国立台湾图书馆,于日治时期由总督府台湾博物馆采购之版本,简称台图本。其中所收传说最晚为雍正四年之事,学者推测为雍正时期出版之刊本。而台图本文图兼备,且可观察出几次增删改版的痕迹[12]。
一为民国49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依据台图本重新排版铅印之版本,简称台银本。台银本未附有图片,且将原先有文无目之七则传说,皆增列目录。故难以观察出天妃显圣录》几次增删改版的痕迹[13]。
序文
编辑现存《天妃显圣录》中仅存有三篇序文,分别为林尧俞、黄起有与林麟焻所作之序文。但根据学者考证,《天妃显圣录》实际尚有另外四篇序文存在。其中一篇序文作者为林有胜,学者推测为雍正年间《天妃显圣录》编辑者[14],而现存《天妃显圣录》不存之原因不明[15]。另外三篇被删去之序文,其作者分别为林兰友、林嵋与丘人龙。而这三篇序文之所以不存于现今所存之《天妃显圣录》,应是由于这三人皆曾从事反清复明之行动,故在康熙23年左右,照乘徒弟普日进行改版时,为了避免惹上反清之罪名,因而将这三人所作之序文,从《天妃显圣录》中删去[16]。而光绪年间杨浚辑之《湄洲屿志略》收录有此被删去之四篇序文[17]。
本序文应为林尧俞于天启三年初任礼部尚书后,返乡祭祖时所作。文中提及因阅览《天妃显圣录》之原底本《显圣录》,进而生出希望将天妃纳入祀典与重修删订《天妃显圣录》之想法。文末署名为“赐进士第荣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裔侄孙尧俞熏沐拜题”[18]。
本序文提及“兹僧照乘刻而传之”,因此应是在即将初次出版时所作之。而文末署官衔冠“前”字,亦可知是在清朝时所作之。文末署名为“前赐进士第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黄起有熏沐题”[19]。
本序文为《天妃显圣录》第二次增修时所作,是林麟焻任副使出使琉球归来后所作。文末署名为“赐进士出身户部江南清吏司主事前内阁撰文中书舍人加一级辛酉顺天同考试官奉命册封琉球赐蟒玉加正一品族孙麟焻盥沐拜识”[20]。
林兰友为追随明末鲁王之抗清者,故当鲁王前往福建时,令其得以接触湄洲天妃宫。而从序文看来,其先因阅览《天妃世谱》而心生信仰,并有将天妃历历神迹编撰成集之意,于是拜访湄洲天妃宫住持照乘,希望其能够进行编撰。后则得知照乘“昔大宗伯林公手授一篇”,则大宗伯为礼部尚书之雅称,可见林尧俞确实有将《天妃显圣录》之稿本,交由照乘继续编撰与出版。文末署名为“赐进士第河南监察御史巡按江西等处裔孙兰友识”。惟林兰友崇祯四年时任“南京吏部考功司员外郎”,而南明隆武帝时先任“太仆寺少卿山西道监察御史兼巡按督学江西”,后任“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总理抚讨军务粮饷督师漳泉”,故有学者认为“河南监察御史巡按江西等处”为永历帝所任命。但也有学者认为可能误植所致[21]。
本序文应作于林嵋在唐王任官所作。而文内有提及明末杜三策出使琉球时,其幕僚胡靖所一同经历之天妃神绩。文末署名为“赐进士第奉直大夫礼部精膳司员外郎特简吏科给事中族孙嵋熏沐拜识”[22]。
本序文提及于播迁后,即康熙年间下迁界令后,照乘自湄洲前来请丘人龙作序编辑之事,故学者推测为康熙15-19年间时发生。而丘人龙身分不明,但从照乘不辞老迈之躯,郑重来请丘人龙作序编辑看来,其身分应不一般。而学者推测其可能是林兰友的子侄辈[23]。文末署名为“朝阳丘人龙盥沐百拜谨识”[24]。
本序文亦不存于现今之《天妃显圣录》中,删去原因不明,或许与作者身分不高有关[25]。
内容
编辑《天妃显圣录》主要内容为天妃身世、历朝封诰之纪录与档案以及天妃相关之神迹。以下就国图本则略为简介内容。
- 书题:《天妃显圣录》。于国图本中,林尧俞之序文后有《天后历朝显圣录》,学者推测为清朝修订时,可能要使用之书题,因而留于国图本中。台银本中已删除[13]。
- 湄洲胜境图:国图本收有,台银本删除。
- 序文:现存三篇序文。
- 敕封护国庇民昭孝纯正孚济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显圣录目次:目次首行署名“住持僧照乘发心刊布”后二行合署“徒普日,徒孙通浚,熏沐重脩”。
- 〈历朝褒封致祭诏诰〉
- 〈历朝显圣褒封共二十四命〉
- 〈历朝褒封致祭诏诰〉
- 〈天妃降诞本传〉:林尧俞撰写本传时,将天妃纳入莆田九牧林氏的谱系,而较早的文献并未记录天妃确实的家谱为何[26]。
- 神迹传说
- 前十六则神迹为天妃生前神迹:〈窥井得符〉、〈机上救亲〉、〈化草渡商〉、〈菜甲天成〉、〈挂席泛槎〉、〈铁马渡江〉、〈祷雨济民〉、〈降伏二神〉、〈龙王来朝〉、〈收服晏公〉、〈灵符回生〉、〈收高里鬼〉、〈奉旨锁龙〉、〈断桥观风〉、〈收服嘉应嘉祐〉、〈湄山飞升〉。
- 生后神迹:〈显梦辟地〉、〈祷神起碇〉、〈枯槎显圣〉、〈朱衣著灵〉、〈圣泉救疫〉、〈托梦建庙〉、〈温合(台)剿寇〉、〈救旱进爵〉、〈瓯闽救潦〉、〈平大奚寇〉、〈一家荣封〉、〈紫金山助战〉、〈助擒周六四〉、〈钱塘助堤〉、〈拯兴泉饥〉、〈火烧陈长五〉、〈怒涛济溺〉、〈神助漕运〉、〈拥浪济舟〉、〈药救吕德〉、〈广州救太监郑和〉、〈旧港戮寇〉、〈梦示辰指挥全胜〉、〈助战破蛮〉、〈东海护内使张源〉、〈琉球救太监柴山〉、〈庇杨洪出使八国〉。
- “天妃功德崇隆,威灵煊赫,累代褒封,荣典纶音洊锡,自古神明显著未有如”:此段文字学者推测为二、三版间,抽换条文所遗留之文字[27]。
- 后又四则传说:〈师泉井记〉、〈灯光引护舟人〉、〈澎湖神助得捷〉、〈琉球阴护册使〉。此为康熙二十一至二十三年间事,应为二次增补修订结果[27]。
- 有文无目七则传说::〈托梦除奸〉、〈妆楼谢过〉、〈清朝助顺加封〉、〈起盖钟鼓楼及山门〉、〈大辟宫殿〉、〈托梦护舟〉、〈涌泉给师〉。此应为第三次增补修订之结果。现今台银本则将其皆加上目次[28]。
参考文献
编辑注释
编辑- ^ 林尧俞《天妃显圣录序》,收入《天妃显圣录》,台银本(台北市: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页2:“余自京师归,偶于案头得显圣录一编,捧而读之,不觉悚然而起曰:天妃之英灵昭著,有如是乎!余忝列秩宗,三礼是司,异日肇举祀典,望秩山川,奉匕鬯以祝神庥,佐我国家亿万年无疆之治,余将有厚望焉。惜乎显圣一录,尚多阙略。姑盥手而为之序,以俟后之采辑而梓传。”
- ^ 林尧俞因被归入东林党籍,导致明史无传,惟乾隆时期之《莆田县志》,尚存其传记。参见《莆田县志》,卷17,人物志,明臣,〈林尧俞〉
- ^ 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台北:独立作家,2016),页94。
- ^ 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页67。
- ^ 关于照乘宗派之判断,参见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页64-66。
- ^ 《天妃显圣录》,国图版,未出版,页27。
- ^ 林兰友,《天妃显圣录序》,收入杨浚辑,《湄洲屿志略》,再收入陈支平主编,《台湾文献汇刊》,第5辑第16册(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页153:“余一日登湄山,揖僧而进之曰:‘天妃之异迹彰彰如是,曷不汇集成帙以传于世﹖’僧曰唯唯:‘昔大宗伯林公手授一编,将博采见闻以补齐未备,愿与同志者成之。’余于是先为之序,以为劝世之一助云尔”
- ^ 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页69-70。
- ^ 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页69-76。
- ^ 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页126-127。
- ^ 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页23-24。
- ^ 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页20。
- ^ 13.0 13.1 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页21。
- ^ 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页22。
- ^ 从《湄洲屿志略》看来,林胜有似乎毫无官职与功名,或许是因此认为其身分不高,而删去其序文,参见杨浚辑,《湄洲屿志略》,页169。
- ^ 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页100、126。
- ^ 杨浚辑,《湄洲屿志略》,页148-169。
- ^ 林尧俞《天妃显圣录序》,收入《天妃显圣录》,台银版(台北市: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页1-2。
- ^ 黄起有《天妃显圣录序》,收入《天妃显圣录》,台银版(台北市: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页3。
- ^ 林麟焻《天妃显圣录序》,收入《天妃显圣录》,台银版(台北市: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页5-6。
- ^ 林兰友《天妃显圣录序》,收入杨浚辑,《湄洲屿志略》,页150-154。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页110。
- ^ 林嵋《天妃显圣录序》,收入杨浚辑,《湄洲屿志略》,页156-158。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页28-29。
- ^ 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页114-119。
- ^ 林嵋《天妃显圣录序》,收入杨浚辑,《湄洲屿志略》,页162-166。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页29-30。
- ^ 林有胜《天妃显圣录序》,收入杨浚辑,《湄洲屿志略》,页166-169。
- ^ 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页96-97。
- ^ 27.0 27.1 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页23。
- ^ 蔡相煇,《天妃显圣录与妈祖信仰》,页21、23-24。
参考书目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台湾文献丛刊:天妃显圣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