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号潜水器

奋斗者号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研发的载人潜水器,于2016年由中国船舶集团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第七〇二研究所)开始研制[1][2]。2020年6月19日,该潜艇被正式命名为“奋斗者”号[3]

奋斗者号
历史
 中国
船名 奋斗者号
启用 2020年
技术数据
船型 潜水器
动力输出 电动马达
潜航深度 10,909米(35,791英尺)
乘员 3

研发过程

编辑

2020年2月,该潜艇完成了总装和陆上联调;3月开展水池试验。在水池试验过程中,总共完成了包括全流程考核、多名潜航员承担水池下潜培训等25项测试任务。[4]

研发结果

编辑

挑战最深海沟

编辑

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采用海上双母船,探索一号(支援船)与探索二号(保障船)作业方式。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达到最深处,坐底深度10,909米。成为中国载人潜艇的新纪录,也是世界上首次同时将3人带到海洋最深处。11月13日上午,借助项目支持的由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牵头研制的“沧海号”着陆器及可移动的“凌云号”组合而成视频直播系统,完成了载人潜水器与着陆器在万米海底的联合水下拍摄作业,并通过央视总台实现了全球首次万米海底电视直播[5][6][7][8]。11月30日,无锡举行了“奋斗者”号研制和海试团队返锡迎接活动[9]

2021年3月16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将奋斗者号潜水器交付给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18°12′38.97″N 109°28′30.21″E / 18.2108250°N 109.4750583°E / 18.2108250; 109.4750583),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开始负责奋斗者号潜水器的运维与管理[10]

2021年8月11日,奋斗者号潜水器从海南三亚南山科考母港(18°19′14.65″N 109°08′16.97″E / 18.3207361°N 109.1380472°E / 18.3207361; 109.1380472)出发,参与执行TS21航次深海科考任务[11]。10月8日,奋斗者号返回三亚。[12]

截至2021年12月5日,奋斗者号已完成21次万米下潜,已有27位科学家通过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到达过全球海洋最深处。[13]

2023年1月22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成功回收此前在东南印度洋蒂阿蔓蒂那海沟最深点完成深潜作业的奋斗者号潜水器,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抵达该海沟的最深点。[14]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下潛突破萬米,創造新紀錄. 香港新闻网. 2020-11-10 [2020-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5). 
  2. ^ 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突破万米海深.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2020-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3. ^ 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命名為「奮鬥者」號. 新浪. 2020-06-19 [2020-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7). 
  4. ^ 人民网. 奋斗者号创深潜新纪录 大国重器闪耀无锡元素. [2020-11-13]. 
  5. ^ 奋斗者号与沧海号联合作业,实现全球首次万米洋底直播. 澎湃新闻. [2020-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6. ^ 头条日报. 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 潛萬米馬里亞納海溝打卡. [2020-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0). 
  7. ^ 中国儿童报. 全球最深处,“奋斗者”带你看海底10000米!. [2020-11-13]. 
  8. ^ 中国新闻网. “奋斗者”号坐底10909米 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2020-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9. ^ 无锡迎接“奋斗者”号研制和海试团队凯旋. 环球网. [2021-02-22]. 
  10. ^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三亚交付. [2021-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11. ^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正式投入常规科考应用. [2021-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8). 
  12. ^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首次常规科考应用航次 顺利返航. [2021-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13. ^ “奋斗者”号已完成21次万米下潜 27位科学家到达过全球海洋最深处. [2021-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5). 
  14. ^ “奋斗者”号首次抵达蒂阿蔓蒂那海沟最深点. [2023-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