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伦莫顿假说
张伯伦莫顿假说是地质学家TC张柏伦和天文学家弗雷斯·雷·莫顿在1905年提出,用来描述太阳系形成的假说。它被提出来做为替换在19世纪以来已经占了上风的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理论基于恒星在以足够接近的距离经过太阳的附近,可以让早期的太阳从表面产生潮汐隆起,这种延续导致内部过程形成日珥,使得物质从太阳弹射出去。由于经过的恒星的引力效应,将会有两条螺旋臂从太阳向外扩展,大部分的物质会落回太阳,但有一部分将留在轨道上。这些在轨道上环绕的物质会冷却,凝结成许多小团块,较小的被称为微行星(星子),几颗较大的称为原行星。他们的理论提出,因为这些物体随著时间的推移而相互的碰撞,行星和他们的卫星逐渐建立起来,剩下的碎片就形成彗星和小行星。在利克天文台拍摄到的"螺旋星云"被认为可能是其它的太阳正在经过这样的历程。现在已经知道这些星云是星系,而不是在发展中的太阳系。
在1917年,詹姆士·金斯争论只有第二颗恒星非常接近太阳才是必要的,而不必要求太阳有日珥弹出。在1939年,莱曼·史匹哲表明从太阳抽出的一系列物质会消散而不是凝结。此刻,这个理论已经不受欢迎而失宠,亨利·诺利斯·罗素在1940年代的工作显示,计算出如果将物质从太阳拉扯出来,所需要的力量将形成有如木星一样大的角动量,因而这些物质将继续向外,完全逃离出太阳系。
虽然,张伯伦莫顿假说已经被摒弃,但微行星的想法依然留存在现在的理论中。
参考资料
编辑Lankford, John (1997). History of Astronomy, an Encyclopedia. Garland Publishing,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