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切榨”是香港网民在2005年创建的潮流用语,源于当年香港高级程度会考(高考)的试题。在该年的高考中,中文科的阅读理解试卷问及文本中“搅”、“切”和“榨”的意思。由于考生对答案摸不著头脑,题目在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从而令“搅切榨”一词流行[1]

典故

编辑

2005年4月8日,高考的中国语文及文化科(下称中化科)开考。当中,其中一篇阅读理解篇章以香港文学家董桥的《中年是下午茶》作为选材。[2]一条考题问及文章内“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中“”“”“”三字在文中的意思。由于问题艰深,引起当年普遍考生的不满。

当日中化科考试后,事件迅即在网上引起师生各方激烈讨论,为于便利讨论,“搅切榨”一词便在网上产生起来,并且被广泛流传。经过网上演变后,“搅切榨”一词迅即变为网络上的潮流用语。

原文正解

编辑

在《中年是下午茶》一书里,作者对“搅、切、榨”三字的用意如下:[3]

  • :本指做一件事,或是干扰的意思,有搅乱或搅扰。在文中“搅一杯往事”意思是,从茶里重拾一些往事但往事模糊,不能具体,像水一样难以勾勒,所以用“一杯”作量词。
  • :本意是把东西用刀分开,可以作切开、切断。文中“切一块乡愁”是茶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难以割断,感情深刻, 是以用“一块”作量词。
  • :榨可解作榨取。“榨几滴希望”,是说明了董桥人到中年的心境或状况,失去了少年时所具有的斗志或希望,却又不得不为明天而努力,只好用力榨出一些希望,结果却只有几滴的量,故此是几滴。

衍生文化

编辑

随著新兴潮语“搅切榨”的形成,加上香港互联网上对高考中化科事件的激烈讨论,引发了一场规模颇大的次文化创作。有一些人把当时的粤语流行歌古文重新填词,讽刺考评局对考生不公平。“搅切榨”也成为当时年青人的流行用语:“搅切榨”一词在网络上之热,由网民不断在网上使用“搅切榨”作为宣泄不满、以至咒骂人的用语;甚至于香港网络大典亦有介绍此新造词语的使用方法;以至有人直接称这次高考中化科事件为“‘搅切榨’事件”,可见一斑。情形就类似2008年香港中学会考中文科考卷出现潮流用语,令屈机一词成为当时的流行语一样。

“搅切榨”与“潜水怕屈机”

编辑

事缘2008年香港中学会考(下称“会考”)中文科考卷出现大量潮流用语,其中更出现了一句“见鬼勿O嘴 ,潜水屈机”的标语,令考生大为不满。可能事带相关,令人不禁回想起2005年的“搅切榨”事件。两者相似的地方在于“搅切榨”一词与“屈机”、“潜水”(及其他于该会考试卷上出现过的一系列潮流用语)都是因为一场公开考试而在社会上流行起来。而分别则在于“搅切榨”是新造词汇,而“屈机”、“潜水”(及该会考卷上其他潮语)则是一早在社会上已成流行的潮流用语(不过,“潜水怕屈机”却是香港考评局自家独创出来的新语句)。

由于这个关系,“搅切榨”再次热起来,并出现在不少讽刺考评局的次文化创作中,其中的例子如恶搞香港中学会考中文科课程必修课文《花潮》的《潮卷》;及恶搞歌曲《香港始终有你》的《屈机O嘴靠你》。[4]

参见

编辑

资料来源

编辑
  1. ^ 学生投诉高考试题“政治洗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2005年4月11日
  2. ^ 中年是下午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3. ^ 攪切榨的考試局. [2008-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6). 
  4. ^ 高考生改歌词讽考评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明报,2005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