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区
文化区域
文化区(英语:Cultural area)是指文化较接近的地区。此概念与另一个类似的概念“文化圈”(德文:Kulturkreis[1])的意思并不尽相同,后者现时在日本非常流行[2]。
与“文化圈”的分别
编辑“文化区”与“文化圈”,两者都是与文化相关的地域名词,两者同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提出的,意思亦有少许类似,但并不尽相同。
首先,“文化区”是由美国的Clark Wissler和阿弗烈·克鲁伯,两位人类学家提出的文化人类学概念[3];“文化圈”则是由德国的Fritz Graebner和奥地利的Wilhelm Schmidt,两位民族学家提出的[4]。
另外,“区(Area)”的意思非常清晰,就是指地域。“圈(Circle)”的意思却很模糊,例如“演艺圈”的圈字就有“界”的意思,“华人圈”的圈字则是指社群,而“文化圈”按字面并没有地域的意思[5],但现时流行于日本[6]的“文化圈”概念,事实上却是一个地域名词。不过因为日本用“圈”字代替了“区”字,使其地域性质变得不明显,一般人便不容易察觉其背后所隐含的地域性质[7]。这类概念亦最容易被利用和变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东亚共荣圈”[8]。至于“文化区”则没有此问题,因为意思本来就很清晰,很难被利用[9]。
最后,“文化区”所著重的是地理,很少会著重历史。但现时流行于日本[6]的“文化圈”概念,所著重的却是“历史发展”与“地域统合”。
参考资料
编辑注释
编辑- ^ 意思类似“culture circle”。
- ^ 例如藤堂明保、西田龙雄、福井文雅等多位学者均有著书谈论“汉字文化圈”的概念。
- ^ 美国后来亦是二战同盟国成员。
- ^ 奥地利后来被德国吞并成为纳粹德国。再成为二战轴心国成员后则透过种族清洗等屠杀行为,实现其民族学理论。
- ^ 试设想“恋爱文化圈”、“维基文化圈”这类例子,字面是不会带有地域性质的。
- ^ 6.0 6.1 也流行于二战前的德国,下略。
- ^ “圈”字亦会令人在感觉上仿佛有“界”、“社群”、“世界”、“宝库”等等其它意思,并逐渐将注意力只放在文化上,忘记了原有关于地域的真正本质。
- ^ “大东亚共荣圈”按字面原本是想让东亚的人民一同共荣,看似无限美好,但因为背后隐含地域性质,所以此概念可以突然变质得很快,亦很容易被利用,例如发动战争,因其地域性质本来就不易察觉。
- ^ 举例,若说“我们要重建汉字文化圈”虽然很容易被误解为“重建文化”及被利用,但只要句中的“圈”字用“区”字代替,因为其地域性质已显露无遗,再利用来误导群众就会立即被揭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