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改良刍议》是胡适于1917年1月1日发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5号的一篇文章,提倡改良中国文学。
当时胡适还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后来唐德刚在《胡适杂忆》中透露,胡适写那篇文章,原是在美国主编的《留学生季报》用的,只是抄了一份给陈独秀主理的《新青年》,想不到却因此促成了中国的新文学运动。
内容
编辑提出当时文学的“八个主张”: 1917年:〈文学改良刍议〉(八事)
- 须言之有物
- 不摹仿古人
- 须讲求文法
- 不作无病之呻吟
- 务去滥调套语
- 不用典
- 不讲对仗
- 不避俗字俗语
之后,1918年:修正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八不主义)
- 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
- 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
- 不用典。
- 不用套语烂调。
- 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
- 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
- 不摹仿古人。
- 不避俗话俗字。
影响
编辑《文学改良刍议》发表后在中国引发了轰动,同《文学革命论》等文章对之后的新文学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用白话文写作。仅1919年一年,全国出现了四百多种白话报。1920年,教育部通令全国一二年级的国文一律改用白话文[1]。
评价
编辑陈独秀认为:白话的使用历史很长,推动白话文的努力也有相当的时间[2],而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轰动,原因在于其出现在合适的时间[3],并且内容详实,言之有据,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个原则,不仅仅是文言改成白话,还包括内容的改变,要“言之有物”,包括情感和思想[4]。 茅盾亦指出,文中“非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之说”,开启了对“文以载道”这一文学道统的批评[5]。
关于对文风改变和白话文学的推崇,文中写道,“今人犹有鄙夷白话小说为文学小道者,不知施耐庵、曹雪芹、吴趼人皆文学正宗,而骈文律诗乃真小道耳。吾知必有闻此言而却走者矣”,其内容是革命性的。夏志清评价:“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胡适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胡适把整个中国文学的遗产重新估价了,他以前没有几个学者敢像他那样公然表扬小说的价值,声称水浒传、西厢记足可与离骚、庄子、史记相提并论。他还以史学家和批评家的身份,指出一种他个人极为欣赏的艺术信仰:宣扬人道的写实主义。他信奉的是小心求证的精神,是现实的乐观主义者”[6]。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简论国语运动中白话文的推行 (PDF). [2021-11-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1-10).
- ^ 陈独秀 《安徽俗话报》,1904年
- ^ 陈独秀 《答适之》,《胡适文存》第2集《科学与人生观序》附录三“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
- ^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
- ^ 茅盾 《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原载1921年《小说月报》12卷1号,“随便翻哪个文学者的集子,总可以看见‘文以载道’这一类气味的话。很难得几篇文学是不攻击稗官小说的,很难得几篇文字是不以‘借物立言’为宗旨的。所以‘登高而赋’,也一定要有忠君爱国不忘天下的主意放在赋中;触景做诗,也一定要有规世惩俗不忘圣言的大道理放在诗中。做一部小说,也一定要加上劝善罚恶的头衔;便是著作者自己不说这话,看的人评的人也一定送他这个美号。总而言之,他们都认为文章是有为而作,文章是为古哲圣贤宣传大道,文章是替圣君贤相歌功颂德,文章是替善男恶女认命果报不爽罢了。还有一个绝相反而同是不合理的见解,就是只当作消遣品。...所以综合地看来,我国古来的文学者只晓得有古哲圣贤的遗训,不晓得有人类的共同情感;只晓得有主观,不晓得有客观;所以他们的文学是和人类隔绝的,是和时代隔绝的,不知有人类,不知有时代!”。
- ^ 夏志清 《中国现代小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