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萌画会
春萌画会是1928年由林玉山、朱芾亭、林东令等人于嘉义成立之东洋画美术团体,其活动地区包括台南及高雄等地[1]:125。根据创始人林玉山所述,春萌画会成立之动机为:“台展之后,我们画会的人也愈来愈了解,一年只参加一次台展是不够的,应该经常有创作机会,因此后来才组织,参加画会。”[1]:126
该画会于1930年4月在台南公会堂举办首展,除嘉义地区之会员参加展览外,亦加入台南画家潘春源、黄静山、陈再添、吴左泉等人,共襄盛举。同年12月第2回展览会在嘉义公会堂举行。[2]:1421932年第3回于罗山信用合作社举行,停办台南场,部分台南成员潘春源、黄静山、陈再添等人退出。[2]:143
战后,“春萌画会”改名为“春萌画院”[2]:146,随著主要成员林玉山、黄鸥波、卢云生、李秋禾等人北上谋职,该画会主要活动移师台北持续活耀。“春萌画院”的活动至少持续到1954年,共举办过七次展览[1]:126,之后该画会虽未再举办过联展,但透过其部分成员在台湾艺术界的发声仍持续发挥一定的影响力。
历史
编辑战前发展
编辑春萌画会作为日治时期第一个台湾人自组的东洋画同人团体,在二次大战前(日治时期),为了参与台展,从中国传统书画基础出发,努力学习创作符合展览会审美标准的写生东洋画、表现台湾的“地方色彩”,后来形成了以写生为内涵的绘画观与对台湾乡土的认同。[2]:i
春萌画会在二次大战前,除因1941至1945年战争爆发停止活动外,至少办了七次展览。1930年4月20日在台南公会堂举办第一回“试作展”,出品画家共九人,包含:蒲上花(添生)、林东令、朱芾亭、林玉山、潘春源、陈再添、施玉山、黄静山、吴左泉。除第一回展览外,其馀皆在嘉义举办,1932年部分成员因经济因素退出画会,但画会仍持续运作,尤其1935年第六回展览会,更设定为六周年纪念展。二战后为利画会成员申请教职,春萌画会改组及改名为“春萌画院”,此时成员逐渐增加,新增加成员有李秋禾、卢云生、张李德和、黄水文、吴天敏等人,是为春萌画会第二阶段的盛况[3]:8。春萌画会改组为“春萌画院”的时间点有二个说法,一说是根据1948年林玉山〈春萌画院的梗概手稿〉记载,是在1940-1942年间改组为“画院”。另一说则认为是战后1947年,1946年黄鸥波在加入春萌画会时,建议春萌画会改名为如同学校的“画院”。林玉山在手稿中表示画院改制时间是在1940至1942年间,是因为学院通常有3至4年修业年限的规范,如此才有利画会成员在1947年能依据画院学力证明申请教职。[2]:67-68
春萌画会在战前对台湾美术发展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其为嘉义地方美术发展的重要凝聚力来源,从六周年展参与者名单仍包含台南的潘春源、黄静山、吴左泉等人在内,画会并无“分裂”的问题,从目前保存下来的画会合作画来看,会员不但相互交流,且反映出世代扎根的轨迹。此外,画会也是战前台湾南部东洋画之交流平台,成员皆为台展东洋画部参选或入选者,且皆来自嘉义、台南两地,透过东洋画同人团体集体提升创作能力,根据1935年第六回的六周年纪念展,成员共同具名印制的《展览会要览》宣言中显示对台湾整体美术环境的大我关怀与社会责任:“本会在今后仍秉持一贯的真挚的态度,致力于美术思想的普及以及本岛美术健实的提升发展。”[3]:7
战后发展
编辑1948年战后“春萌画院”首展将创设宗旨改为:“发挥国画精神进而推陈出新为使命。”[2]:70适应战后文化的变迁,追求艺术创新的信念,发挥中国绘画精神,融入传统文化,为共同努力的目标。春萌画院成员努力学习绘画技术,探索艺术创作,成为东洋画及战后国画界重要的中流砥柱,展现艺术精神及自己见解。该展参展作品53幅,作品取材皆现实题材,写以自然景物,表现时代性,作品风格气韵生动。
1949年大陆来台画家人数增加,与台湾画家有不同风格,在省展的竞争,产生国画论争。1950年战后因国画改革声浪,借镜西洋画的特长多加观察与写生。林玉山于师大任教与大陆来台的画家,观摩与研究中国书画的经验,结合写生观察的心得,经过长期摸索与尝试,融合画师、水墨画家及东洋画家。原在嘉义为据点的春萌画院移师北部持续活跃,春萌画院经常与其他寓居北部的成员卢云生、李秋禾、黄鸥波等人共同举办观摩研究会,不断精进。1954年春萌画院的林玉山与卢云生提出“湾制绘画”,纳入中日西艺术所长, 结合台湾具有热带光线与丰富色彩结合,成为独特的台湾绘画,努力从经验找到自我价值,也找到台湾主体性[2]:10。
代表成员
编辑“春萌画会”的发起人为林玉山、朱芾亭,两人均为台湾嘉义人,故成立画会之际,网罗许多嘉义与台南地区的东洋画创作者,如潘春源、吴左泉、林东令、黄静山、施玉山、徐清莲、蒲添生、陈再添等人。
林玉山(1907~2004)为画会在嘉义的主导与核心人物,他曾连续十年入选台展,连续五回入选府展 [4],与郭雪湖、陈进等被合称为“台展三少年”,除“春萌画会”外,并曾参与或主导“鸭社书画会”、“自励会”、“黑洋社习画会”、“栴檀社”与“丽光会”等[5]。嘉义出身者尚有朱芾亭(1904-1977) 曾入选台展第 4、6、7、8、10 回以及府展第 3 回[4]:92,画风受林玉山影响,并以写生意趣的水墨山水画为其特色。林东令则与林玉山交情很深,常向林玉山请益胶彩画并随他外出写生,曾入选台展11次,创作风格以传统民俗道释画和胶彩画为主[4]:93。蒲添生(1912~1996)则为黄土水之后,台湾第二位赴日学习雕塑之艺术家,他受陈澄波启发艺术方面的兴趣与天份,并在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的指导下接受雕塑的基础训练,曾数度担任全国美展及省展评审委员[6]。
台南地区主要成员如潘春源(1891~1972),曾于台展第二届起连续六年入选,作品具乡土情怀,擅长胶彩、水墨与寺庙彩绘 [7]。黄静山 (1907~2005)则擅长肖像画,他投注近70年的时间在肖像画的绘制,此外水墨与胶彩画亦表现出色,在其创作生涯中曾入选台展六次、府展一次[8]。
除台籍艺术家外,春萌画会亦难得的有日籍艺术家加入,常久常春即为其一。他曾七次入选台展和府展,因居住于多山的嘉义,曾立志以五年时间记录台湾的山景。1934年,常久常春以《塔山》入选第8回台展,结果引发“二曲一双屏风”的争议事件[9]。
影响
编辑春萌画会是日治时期嘉义地区东洋画会研究组织中持续时间较长、累积成果较丰硕者[1]:125-130[3]:5,透过定期聚会和展览会,追求成员绘画创作的进步,提升入选官方美展的机会[2]:33。不仅带动创作发展,也维系艺术家情谊,是凝聚并推动嘉义地区美术风气的一股重要力量[10]。
春萌画会前后曾举办7次联展,除1930年第一回设于台南外,其馀皆在嘉义[1]:125-130,成员在官方美展(如台、府展)的成绩亦造就嘉义“画都”美誉[1]:175-177。1950年代因林玉山移居台北,影响力扩及北部[1]:125-130。1954年透过跨县市的“台湾南部美术展览会”(简称南部展)之结盟,其活动及影响力更扩及台南、高雄等地[3]:6,推动南部艺术教育,培育无数艺术家[11]。随著战前至战后的历史变迁,成员在不同时期官方美展的成果,春萌画会由南台湾的地方画会,成为反映台湾近代美术史缩影的代表性绘画研究团体[3]:6。
春萌画会也影响了其他美术团体的组成,因其会员为嘉南地区曾入选美术展览的画家及民间画师组成,没有美术绘画基础的青年学子无法加入,促使关心艺文的地方人士提倡另组青年书画自励会,于1931年5月成立“嘉义书画自励会”,以培养在地爱好美术青年入选台展为目标。1931年9月会员施玉山另成立“嘉义书画艺术研究会”,奖励青年学习书画。[1]:175-177
参考来源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白适铭.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 2019.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高穗坪. 東洋畫到國畫浪潮的應變:跨時代的春萌畫會研究. 2021.
- ^ 3.0 3.1 3.2 3.3 3.4 白, 适铭. 南臺珠光―春萌畫會的始創及其在臺灣美術史上的意義. 嘉义市政府. 2015.
- ^ 4.0 4.1 4.2 黄, 冬富. 日治時期官辦美展臺南在地藝術家(含臺、日籍)研究 結案報告書. 台南美术馆. 2019: 101.
- ^ 國美典藏:林玉山《小狗》. 国美典藏. [202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3).
- ^ 檔案館新開放文書:蒲添生雕塑作品與文書. 2018-03-27 [202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3).
- ^ 潘春源簡介. 台南研究资料库. [202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 ^ 臺南民間肖像畫發展初探. 2018-11-07 [202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3).
- ^ 塔山. 名单之后--台府展史料资料库. [202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3).
- ^ 東洋畫會選介:春萌畫會與栴檀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档案馆-台湾历史档案资源网. [202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3).
- ^ 啟動.創造:南部美術展覽會的開拓與成長. 高雄市立美术馆官方网站. 2021-03-18 [202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