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马战役
札马战役(Battle of Zama),又译“扎马战役”、“扎玛战役”,发生于公元前202年的北非札马平原上,为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终战,由罗马人获胜。
札马战役 | |||||||
---|---|---|---|---|---|---|---|
第二次布匿战争的一部分 | |||||||
札马战役 作者科内利斯·科特, 1567年 | |||||||
| |||||||
参战方 | |||||||
迦太基共和国 | 罗马共和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汉尼拔 | 大西庇阿 | ||||||
兵力 | |||||||
50,000名步兵 2,000名骑兵 |
40,000名步兵 4,000名骑兵 | ||||||
伤亡与损失 | |||||||
33,500–40,000人 波利比乌斯和李维:
阿庇安:[1]
|
4,000–5,000人 1,500–2,500名罗马人死亡 2,500+ 名努米比亚人死亡[2] |
前因
编辑公元前209年春天,大西庇阿率领大军到伊比利亚半岛,趁汉尼拔的弟弟哈斯德鲁巴战死,一举攻下迦太基在西班牙的重要据点新迦太基(今卡塔赫纳)。对汉尼拔而言,失去了唯一的后方基地,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罗马元老院最初受费边的影响,反对大西庇阿入侵迦太基的计画,认为其过于冒险,但是元老院最后同意了他的计划。公元前204年,大西庇阿率领七千名义勇军到达西西里岛,组成一只35,000人的大军开拔到北非,在各地展开杀戮、掠夺。迦太基元老院于是下达严命,要汉尼拔立刻返回祖国。
开战前双方的准备
编辑汉尼拔带著剩下的兵马来到了札马平原。札马平原距离迦太基城西南尚有五天的行程。
此时汉尼拔拥有五万步兵、两千骑兵,而大西庇阿则有四万步兵和四千骑兵。
从数量来看,两军的兵力相当。但是汉尼拔从义大利带回来的兵马中,除了两万名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之外,其他皆是训练不足的士兵。尤其是马匹,不论质或量都居劣势。
反观大西庇阿的大军,自来到非洲之后,一连串的战斗不但吸取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更是士气大振。其中由曾在迦太基奋勇杀敌,熟知迦太基战法的努米底亚王子马希尼萨所率领的东努米底亚精锐骑兵更是罗马军一大助力。
过程
编辑大西庇阿同样也将步兵分成三线,并在两翼各部署两千名骑兵。一开战,汉尼拔计划以战象突击,再令步兵发动总攻击对抗已成混乱的罗马步兵,结果战象却因大西庇阿布阵得宜而失效。汉尼拔同时让第三线身经百战的老兵左右展开进行两翼包围的行动,大西庇阿也让第三线的老兵向左右展开,彻底防御。这场步兵对步兵的战斗,一直是汉尼拔占上风。此时汉尼拔期待,西努米底亚国王西法克斯率领的援军快快到来;而大西庇阿亦在等待追击迦太基骑兵的东努米底亚骑兵回到战场助其一臂之力。马西尼萨终于回到了战场,并从背后猛袭迦太基的步兵,迫使汉尼拔的大军转攻为守,最后溃败投降。
结果
编辑这场战役中,迦太基战死了两万人,两万人被俘。而罗马军则死了两千馀人。正是坎尼决战再现札马平原。战败后,迦太基和罗马讲和,并签下苛酷的和约。合约条件包括下列四点:
让迦太基失去西班牙及本国后方基地、逼迫元老院召回汉尼拔、以略逊于汉尼拔的两翼包围战术打败汉尼拔的大西庇阿,在札马之役完胜。
参考资料
编辑- 战争论图解
- 战略家汉尼拔
- Hans Delbrück;Warfare in Antiquity; 1920; ISBN 0-8032-9199-X
- Robert F. Pennel; Ancient Rome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down to 476 A.D;1890
- Theodore Ayrault Dodge;Hannibal: A History of the Art of War among the Carthaginians and Romans down to the Battle of Pydna, 168 B.C., with a Detailed Account of the Second Punic War; 1891; ISBN 0-306-81362-9
- In fiction, Dante's Divine Comedy,poem, Inferno XXXI.97-132, 115-124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