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宫大桥(德语:Waldschlößchenbrücke,又作:Waldschlösschenbrücke),是一座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穿越易北河的行车桥梁。大桥是为了纾缓德累斯顿内城的交通挤塞而兴建。由于当时德勒斯登易北河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对于大桥的建造工程表示强烈反对,并警告将会撤销德累斯顿易北河谷的世界遗产资格,大桥的建造工程变得极具争议性[1]。德累斯顿易北河谷在2006年因大桥的建造工程而被列为“濒危世界遗产”(河谷是当时欧洲两个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之一,另一个是科索沃中世纪古迹群),并在2009年正式成为第二个被除名的世界遗产[2]

森林宫大桥
Waldschlößchenbrücke
德国德累斯顿森林宫大桥
坐标51°03′50″N 13°46′36″E / 51.0639°N 13.7768°E / 51.0639; 13.7768
承载道路交通
跨越德勒斯登易北河谷
地点 德国德累斯顿
上游桥梁洛施维茨大桥
下游桥梁阿尔伯特大桥德语Albertbrücke
设计参数
桥型拱桥
建筑材料混凝土
全长635米(2,083英尺)
宽度行车道:14米
悬索行人道(两个):各4.45米
最大跨度148米(486英尺)
桥下净空26米(85英尺)
历史
建筑师科尔布与里普克(Kolb + Ripke
设计单位埃森洛弗尔与萨特勒(Eisenloffel + Sattler
施工单位PERI英语PERI
开工日2007年
完工日2012年
总造价1.8亿欧元
开通日2013年8月24日 (2013-08-24)
地图
地图

历史

编辑

在大桥现时位置兴建一座大桥的计划已经存在了一个世纪。1996年,德累斯顿市议会在参考经过修正的交通模型后批准兴建大桥。经过了近八年等待规划许可的准备,2005年,市政当局为大桥建造工程举行公投,其中支持兴建大桥的占大多数。2006年4月,市议会煞停了建造计划,以跟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反对声音[3]萨克森自由州政府对此表示不满。2007年3月,萨克森州高等法院德语Sächsisches OberverwaltungsgerichtSächsisches Oberverwaltungsgericht)作出了有利于大桥建造工程的裁决[4]。时任德国联邦议院副议长胡尔夫冈·蒂尔塞英语Wolfgang Thierse对于该裁决,称当日“对德国来说是悲伤的一天”[5]

大桥的建造工程其后再遇阻滞。2007年8月,德国的行政法院作出裁决,要求当局采取措施以确保濒危的小蹄鼻蝠英语Lesser horseshoe bat受保护,因为该物种当时在德国境内只馀下650只,而有一部分以拟建大桥的位置栖息。德国法院在同年11月作出裁决,允许大桥恢复施工。[6]

由于大桥正式动工建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2009年6月25日投票决议将德累斯顿易北河谷由世界遗产中除名。德累斯顿易北河谷是首个被除名的欧洲世界遗产,以及第二个被除名的世界遗产(首个被除名的世界遗产是阿曼阿拉伯羚羊保护区)。[2][7]

大桥在2013年8月24日正式启用[8],并在同月26日早上通车。

结构

编辑

大桥全长636.1米,是一座复合结构英语Composite construction建筑。大桥由主桥和两端接线组成,其中易北河左岸接线长274.81米,而右岸接线则长213.49米,两端接线皆由V形梁柱支撑。大桥主桥长148米,桥下净空26米,由两座钢拱支撑。[9]

大桥采用了德国柏林ESKR在1997年的公开比赛的获奖设计;该设计获得比赛首名,该工作室也因而获得75000德国马克的奖金[10][11]。大桥由PERI英语PERI GmbH(德语的“有限责任公司”)建造[12]

图集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threatens to remove Dresden Elbe Valley (Germany) from World Heritage List. UNESCO. 2006-07-11 [2019-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0). 
  2. ^ 2.0 2.1 Dresden is deleted from UNESCO’s World Heritage List. UNESCO. 2009-06-25 [2010-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7). 
  3. ^ Beyer, Susanne. A Bridge Too Far for UNESCO: World Heritage Dresden Gets Yellow Card. 明镜网站英语Spiegel Online. 2007-02-07 [2019-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4. ^ Waldschlößchenbrücke muss gebaut werden. Mitteldeutscher Rundfunk. 2007-03-13 [2007-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5). 
  5. ^ Schlimmer Tag für Deutschland. 明镜网站英语Spiegel Online. 2007-03-13 [2019-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9). 
  6. ^ Proposed bridge in Dresden fuels protests over modernization.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008-01-04 [2019-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8). 
  7. ^ Unesco-Entscheidung: Dresdner Elbtal verliert Weltkulturerbe-Status. 明镜网站英语Spiegel Online. 2009-06-25 [2019-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5). 
  8. ^ Umstrittene Waldschlößchenbrücke eröffnet. 明镜网站英语Spiegel Online. 2013-08-24 [2019-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3). 
  9. ^ Klähne, Thomas; Einhäuser, Oliver. Waldschlößchenbrücke in Dresden – Ausführungsplanung des Überbaus. Stahlbau. 2013-03-04, 82 (3): 158. doi:10.1002/stab.201310023. 
  10. ^ design team ESKR. Henry Ripke Architekten. 2006-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3) (德语). 
  11. ^ Wettbewerb in Dresden entschieden. baunetz.de. 1997-12-18 [2019-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4). 
  12. ^ peri.com projects, waldschloesschenbruecke. [2015-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