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罗修士环形山

月球撞击坑

毛罗修士环形山(Fra Mauro)是月球正面知海东北侧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残迹,约形成于45.5-39.2亿年前的前酒海纪[1],其名称取自十五世纪威尼斯共和国天主教修士毛罗修士,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毛罗修士环形山
月球轨道器4号拍摄的图像
阿波罗14号着陆点靠近图像边缘的中上方
坐标6°04′S 16°58′W / 6.06°S 16.97°W / -6.06; -16.97
直径96.76公里
深度2.848公里
余经日出时17°
命名来源毛罗修士

描述

编辑
 
毛罗修士环形山的周边,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
 
阿波罗16号拍摄的斜视图
 
毛罗修士环形山位置图

该陨坑西北濒临岛海、南侧与邦普朗环形山帕里陨石坑相接壤[2]。其中心月面坐标6°04′S 16°58′W / 6.06°S 16.97°W / -6.06; -16.97,直径96.76公里[3],深度2.848公里[4]

毛罗修士环形山外观呈多边形状,几乎已完全损毁,其中北、东二侧已撞毁消失,只有南侧、东南和东北侧遗存部分残壁,并构成了一些低矮、嶙峋的山脊,其余部分几乎与周边地形混成一体。南侧与邦普朗环形山和帕里陨石坑共有的坑壁略微内凹,残存的坑壁最高约为700米。碗状的坑底已被玄武岩熔岩覆盖,表面显示有许多小撞击坑。从南侧壁穿入的帕里月溪一路向北,将坑底一分为二。坑底中心处坐落了小卫星坑“毛罗修士 E”。坑外及坑底部分区域覆盖有雨海盆地形成时所抛出岩石形成的角砾岩

 
阿波罗14号登月舱降落区

毛罗修士环形山的北部,是原定阿波罗13号飞船的着陆点,但后来因飞行期间服务舱中的一只贮氧瓶发生爆炸而被迫放弃,之后乘员安全返回了地球

1971年2月5日,阿波罗14号登月舱心大星(Antares/天蝎座α星)成功降落在毛罗修士环形山以北40公里处,月面坐标3°38′43″S 17°28′17″W / 3.64530°S 17.47136°W / -3.64530; -17.47136宇航员艾伦·谢泼德艾德加·迪恩·米切尔采集了雨海盆地撞击形成时沉积在此的角砾岩样本,并将它们带回了地球,这种粗糙的喷发物覆盖的地层也称为毛罗修士地层

卫星陨石坑

编辑

按惯例,最靠近毛罗修士环形山的卫星坑将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它的中心点旁边。

 
LAC-76 区域图
毛罗修士 纬度 经度 直径
A 5.47° S 20.96° W 9.29 公里
B 4.03° S 21.70° W 6.96 公里
C 5.45° S 21.69° W 5.92 公里
D 4.82° S 17.62° W 4.46 公里
E 6.00° S 16.83° W 3.42 公里
F 6.73° S 16.97° W 3.07 公里
G 2.21° S 16.33° W 5.67 公里
H 4.15° S 15.58° W 5.61 公里
J 2.62° S 18.65° W 3.28 公里
K 2.54° S 16.80° W 6.08 公里
N 5.35° S 16.46° W 3.18 公里
P 5.44° S 16.54° W 2.95 公里
R 2.27° S 15.60° W 3.80 公里
T 2.06° S 19.41° W 2.50 公里
W 1.33° S 16.83° W 3.70 公里
X 4.47° S 17.33° W 19.65 公里
Y 4.11° S 16.74° W 3.45 公里
Z 3.81° S 14.66° W 4.75 公里

参引资料

编辑
  1. ^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2. ^ Crater Fra Mauro on LAC-76 map. (PDF). [2016-10-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2-13). 
  3.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6-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2). 
  4. ^ John E. Westfall's Atlas of the Lunar Terminator,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0). [2016-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8). 

另请参阅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