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船
波特船(Porta-bote)是一种可折叠[1]的小型优闲载具,以供水上活动使用。“波特船”这名称为注册商标,发明于1969年,并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于欧美普及。由于当时的划船和钓鱼爱好者开始精简其寓所,从多室的大屋搬往较小的镇屋、甚至公寓,没有普通船的存放空间,从而使折叠船变得受欢迎。
在台湾坊间一般称之为“波特船”的,其实并不是本产品,而只是钓客从过往的保丽龙船演变而来的产物的泛称[1]。按台湾《联合报》引用基隆市沿近海协会前理事长林新永的采访,这种由钓客切割保丽龙然后黏成船型的浮具,于2000年代开始出现;随后有人在这种“保丽龙船”外用玻璃纤维包覆,还在船舷附近加装舷外机,使之就像一艘真的船一般的便捷[1],价钱更比二手价也要新台币9万元的正版货实惠。
安全性及监管
编辑依照台湾现行法律规定,这些保丽龙船或俗称作“波特船”的物品并非船舶,而只是具有浮力、可供在面或水中操作骑乘的浮具[1]。只不过这些“浮具”如果未进入商港水域,未从渔港进出或驶入保育区,并未违返当地法律[1]。只是由于这些“浮具”质料轻巧,即使有航行出海的能力,但稳定度一定比渔船差,容易翻覆[1]。根据新北市政府统计,从2015年起到去2020年底六年间,单单在新北市因海钓死亡人数达29人[2]。在缺乏相关法规监管下,现时地方政府(新北市[2]、基隆市[1])按照各自需要而自行立法规管,但由于就“波特船”及其相关活动的监管权谁属而与中央各部有争议[1][2]。争议从2020年2月开始,截至2021年4月[update]仍然未有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