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艺术
汉朝艺术继承和发扬先秦多种形式艺术与技术的基础,造形意识从萌芽逐渐趋于成熟;西域与佛教外来艺术的传入,更丰富汉代绘画与雕刻的题材与技法,表现出极高的原创性[参1]。无论陶兵马俑、歌舞俑还是画像石、画像砖,工匠懂得雕刻这些作品的人、神、兽。工匠除了用特殊的艺术手法塑造和描画古代著名人物、神仙妖魔和珍禽异兽,也能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当时生活中的达官贵人、文臣武将乃至工匠农夫。
陶瓷
编辑西汉延续秦代的原始瓷风格,其与战国中、早期的原始瓷存在很大的差别。由于胎、釉原料的不同,造成少数作品较为理想,其他多数作品反而不如战国时期的高,因此西汉的原始瓷只能称为“釉陶”[参2]。。
瓷器出现在汉代,近来中国各地出现汉代瓷窑遗址,不过造形艺术及装饰手法,还是延续原始瓷特色,尚未出现自有的特殊风格,不过却也是后代瓷器发展的始祖[参2]。。
陶俑
编辑汉代陶俑的最高水平表现在歌舞俑上。西安出土的舞女俑,扭动腰肢,挥舞双臂,挪动舞步,正在轻歌曼舞。舞女身穿舞裙,纤细的腰上束著宽腰带,两条宽大的舞袖随风摆动,像长而轻的红绸。这座塑像体态轻盈,动作优美富于动感;舞衣和长袖柔软而飘,显得非常生动。从歌舞俑的造型来看,汉代工匠已经确实掌握了人像塑造的技巧,尤其是人物在运动时,肩、胸、腰、腿的变化关系,给人像注满活跃的生机[参3]。
石雕
编辑汉代最具代表性的石雕为霍去病陵墓石雕。内部有马踏匈奴、卧马、跃马、卧虎、卧象、卧牛、石蛙、石鱼、野人、野猪、石蟾、母牛与小牛,人与熊等造型。这些石雕全部用花岗石雕刻而成,散置在陵墓上,仿佛野兽在荒山出没,牛羊在草产上放牧,汉军和匈奴在祁连山战斗,具有相当写实的效果。霍去病墓石雕开创了雕塑与环境相结合的滥觞[参4]。
青铜器
编辑由于近代以来,汉代青铜器大量出土。这些青铜器有两个特点:一、青铜器出土的地域非常广大,除了文化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外,偏远的云南、贵州、广东等地,也发现精美的青铜器。二、青铜器的种类比较齐全,既有皇亲国戚墓葬里的豪华器具,也有一般墓葬里的各式生活用品,还有云南、贵州等地各民族的具有浓邪的地方特色的青铜器[参5]。
汉代经过文景之治的六、七十年休养后,尽管社会经济很快获得恢复和发展,武帝以后的宫廷生活更是日趋奢侈。但是当时艺术的重心,已不在于青铜的雕塑了。这时的青铜制品除了铜镜的装饰花纹上有些简单的图案外,其他器物则多是战国末期风格的延续。虽然两汉时代的中原地区,青铜时代已经过渡为铁器时代,但是中国的边陲,仍然还是青铜时代中,青铜艺术在这些地区依旧有很好的发展。近年在云南省,晋宁县的石寨出土了很多西汉时滇国的青铜艺术品,可以做为此一时期的代表[参6]。。
织绣
编辑织绣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民国以来陆续出现汉代织绣艺术品,不但用来装饰动物,也用来装饰宫殿墙壁。如班固西都赋:“昭阳特盛,隆于孝成,屋不成材,墙不露形,以藻绣,络以纶连”。贾云陈政事疏:“白谷之表,薄纨之里,緁以偏诸,美者黼绣,是天子之服,今富人大贾嘉会召客者以被墙”,指出汉代织绣大量盛行的情况[参7]。
帛画
编辑汉代绘画品类繁多,帛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异彩纷呈。汉朝帛画作品极多,然而至今已几乎无存,唐朝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就指出汉朝帛画数量繁多,然而经天灾人祸后毁坏极为严重[参8]。现在能见到的汉代帛画作品是出自汉墓的“非衣”、“铭旌”(旌幡)等随葬品。构图上克服了先奏时期人物上下平列的手法,用俯视的角度来描绘车马仪仗行列的全貌,这是时下所见最早的记录现实生活的大型绘画作品。惜剥损较重,只能观其大略。最完整的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描绘了墓主人的地上和地下生活。
壁画
编辑西汉壁画的幻想气氛相当浓厚,从已发现的洛阳墓室壁画来看,题材多集中于青龙、白虎、朱雀等方位神,荷花,灵芝等仙草,还有日月星象、后龙升天、乘风成仙等神话内容,其风格与战国帛画有承袭关系。画面形象生动活泼,线条流畅灵巧,构图井然有序。东汉墓室壁画虽然以仍然以升天、避邪、鬿福为主要内容,但是加强了绘画的人文因素,表现生活的场景明显增多[参9]。
画像石
编辑在汉代陵墓地面建筑的石阙、石亭祠的壁面上,地下建筑墓室的石构件上,往往雕刻出各种人物故事、生活过程和动植物形象,人们一向称之为“画像石”。现在中国境内的汉代画像石,以山东、河南为最多[注1]这些地方在财富上占了优势,那些大贵族、大商人、大地主们自然有条件进行厚葬,因此在这些地区就出现了大量有画像石的祠堂碑阙和坟墓。画像石开始于西汉晚期出现,盛行于东汉,消失于魏晋南北朝[参10]。山东肥城孝堂祠、嘉祥武梁祠石刻尚存,可窥见汉时古拙有力的绘画风格特征。
画像砖
编辑汉代画像砖的数量上虽然没有比画像石多,但仍有其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汉代画像砖是由战国和秦代的瓦当、空心砖上的画像演变而来的。这种艺术的遗物散见于中国的广大地区,其中以河南、四川最多。这些河南出土的画像砖作品,在西汉时期,主要的题材是人物、鸟兽与树木为主。这些画像以简洁明快的阴线勾勒而成,形象逼真,生动活泼且雄健协调,到东汉时期,河南画像砖的风格,转变为描写更多的写实,生活题材,手法也更加生动活泼[参11]。
书法
编辑汉代的主要书写文字为隶书[参12],从秦代隶书发展而来。“隶书”又称“佐书”[注2]、“古隶”[注3]、“今隶”[注4]、“八分书”[注5]。隶书具有以下特色:一、隶书的最大特点是由直线构成,它不像小篆由相互连接的圆转,有时又有逆向书写的线条组成,而是由散开而平直方折的笔画构成,凡逆笔都变为顺笔,书写起来不仅顺手,而且快速[参12]。二、笔画难以呈现具体的形象,古文字象形的特质从此消失,而且形体多已不合六书原则[参12]。三、汉字发展至隶书已经彻底“符号化”。隶书对大、小篆加以省略、简化,结构单纯许多,就是做为日常生活书写工页,不啻为一大进步[参12]。另外篆隶形成中国书法艺术主流,汉代时期,隶书渐渐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写字体,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书法。隶书经过两汉的发展后,又发展出另一种字体“楷书”,最后成熟于唐代[参12]。
音乐
编辑西汉初年,先秦雅乐已多数失传,但民间音乐在上层社会上中颇为盛行[参13]。他们尤其喜爱楚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注6],楚汉战争末期,西楚霸王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对著虞姬唱出《垓下歌》。张骞通西域后,把中西亚的摩诃兜勒曲和匈奴的北狄乐带回中国,当时乐官李延年据以制成“新声二十八解”,听到的人都大受感动[参13]。从此,中国的音乐在民间音乐和外族音乐的互相影响下更加蓬勃发展。从这个时侯开始,中国音乐有古乐和胡乐之分。古乐是指上古以来的传统的本土音乐,胡乐则指从外来胡人吸收的音乐。另外汉武帝时设乐府,采集许多民间歌谣与外来歌曲后,在东汉晚期,出现琴曲《垓下歌》,表现出中国古代音乐的阳刚之美[参13]。
舞蹈
编辑汉代舞蹈突破了传统的规范,与武术、杂技等人体运动结合起来,并不断与异域舞蹈交流,更多表现为一种市俗的娱乐形式[参14]。汉代人遇到事情便跳舞的风气,来自于汉高祖曾作《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注7]。”。乐府主张音乐和舞蹈,乐府的设置,可以说是汉代舞蹈艺术繁荣的标志[参14]。汉代的文献、会画、石刻、词赋之中,舞蹈成为被反复记述和表现的对象,说明汉代舞蹈意识的熟透。汉舞突出了舞蹈表演人思想感情的作用,在强调表现的基础上,注重舞蹈媒介的特征[参14]。尤其是,通过对人体动作姿态的掌握,强调艺术规律。袖和巾的被利用,也是汉代完成的。现今各种舞蹈的体裁、样式在汉舞中几乎都已出现,流传下来的许多传统舞蹈也都可以在汉舞中寻其渊源所在[参14]。
戏剧
编辑汉代的戏剧在历史上处于成长的胚芽阶段,汉代民间的各种演出总称为“百戏”,包括了歌舞、杂技、武术等各类伎艺形式。秦二世就有了“角抵”戏,到了汉朝蔚为风行。张衡《西京赋》描绘,就有角抵戏,提到“东海黄公”,“戏”里一个演员扮黄公,以红绸束发,佩赤金刀;一个演员扮成猛虎。博斗的结果,黄公被虎咬死。表演为代表体,显示出简单的戏剧性,可以视为中国戏剧的胚胎[参15]。
建筑
编辑汉代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是承先起后的时代[参16]。汉代建筑有以下特色:一、布局和结构均匀、对称。二、门窗变化自由,有多种样式出现。三、顶部舒展而优美,基部气派而稳固。四、常分利用其他造型艺术,使绘画、雕塑等各方面艺术装饰于建筑。五、木料的框架总是显露出,建筑物的基本轮廓。六、城市规画严谨方整。七、园林布置灵巧别致[参16]。
汉代闻名于世的建筑,如:长安、洛阳和成都的建设,大量宫室、离宫、苑囿的兴建,汉长城防御体系的建造与修缮,大规模营造陵墓、坛庙等等。其面积广大、数量亦多,达到前世前所未有的地步,形成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高峰。汉代生产技术的发展和铁工具的大量使用,对建筑上的材料与应用,甚有帮助[参17]。
注解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邹纪万. 第四章〈文學與造形藝術〉. 《中國通史—秦漢史》. 1978: 221-226.
- ^ 2.0 2.1 刘良佑. 第四章第二節〈陶瓷之工藝與美術〉. 《中國工藝美術》. 1983: 72-76.
- ^ 张延风. 第四編〈漢代陶俑〉. 《中國藝術史》. 1999: 113-116.
- ^ 张延风. 第四編〈漢代石雕〉. 《中國藝術史》. 1999: 116-119.
- ^ 张延风. 第四編〈青銅鑄像〉. 《中國藝術史》. 1999: 119-121.
- ^ 刘良佑. 第四章第一節〈青銅餘韻〉. 《中國工藝美術》. 1983: 70.
- ^ 刘良佑. 第四章第三節〈五彩繽紛的織綉技藝〉. 《中國工藝美術》. 1983: 76-80.
- ^ 《历代名画记》:“汉武创置秘阁,以聚图书;汉明雅好丹青,别开画室;又创鸿都门以集奇艺,天下之艺云集。及董卓之乱,山阳西迁;..图书缣帛,军人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七十馀乘,遇雨道艰,半皆遗弃。”
- ^ 张延风. 第四編〈壁畫〉. 《中國藝術史》. 1999: 122-123.
- ^ 10.0 10.1 谭天. 第四章〈漢代的畫像石藝術〉. 《中國美術史綱要》. 1988: 73-78.
- ^ 谭天. 第四章〈漢代的畫像磚藝術〉. 《中國美術史綱要》. 1988: 79-82.
-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蒋文光. 第二章第二節〈隸書〉. 《中國書法史》. 1993: 27-31.
- ^ 13.0 13.1 13.2 胡世庆. 第三十二章〈音樂〉. 《中國文化通史》. 2009: 992-994.
- ^ 14.0 14.1 14.2 14.3 胡世庆. 第三十二章〈舞蹈〉. 《中國文化通史》. 2009: 1005-1006.
- ^ 张燕瑾. 第一章第一節〈戲劇因素的萌生和發展—唐前時代〉. 《中國戲劇史》. 1993: 2-6.
- ^ 16.0 16.1 胡世庆. 第三十三章〈建築〉. 《中國文化通史》. 2009: 1026-1028.
- ^ 乔匀、刘叙杰、傅熹年、郭黛姮、潘谷西、孙大章、夏南悉(Nancy S. Steinhardt). 第二章第一節〈社會概況與建築概況〉. 《中國古代建築》. 2003: 39.
参考书籍
编辑- 《中国通史—秦汉史》,邹纪万,众文图书公司,ISBN 957032532X
- 《中国文化通史—上》,胡世庆,三民书局,ISBN 9789571446325
- 《中国文化通史—下》,胡世庆,三民书局,ISBN 9789571446332
- 《中国艺术史》,张延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ISBN 7-5619-0773-7
- 《中国美术史纲要》,谭天,五洲出版社
- 《中国书法史》,蒋文光,文津出版社,ISBN 957-668-119-7
- 《中国戏剧史》,张燕瑾,文津出版社,ISBN 957-668-125-1
- 《中国古代建筑》,木马文化,ISBN 986-789-7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