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卫星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立方卫星(英语:CubeSat[1])是一种用于太空研究的小型卫星,10cm×10cm×10cm为每一标准单位,而每单位重量不超过1.33公斤,每一个立方卫星的体积和重量都是体积的倍数。[2][3]截至2021年5月,人类已发射超过3000枚立方卫星,其中有2900多个成功部署至轨道,90多个因发射失败而被摧毁。[4]
1999 年,加州理工州立大学和史丹佛大学制定了立方卫星的标准,以促进和发展设计,制造和测试用于近地轨道(LEO)的小型卫星所需的技术,这些技术具有多种科学性研究功能和探索新的空间技术。2013 年以前,立方卫星大多由学术界发射,而到了 2014 年,大多数新部署的立方卫星用于商业或业馀项目。[4]
历史
编辑1999年两位立方卫星之父,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的乔迪‧普格-苏亚里(Jordi Puig-Suari),和史丹佛大学的鲍勃‧特维格斯(Bob Twiggs),希望让大学生与研究生可以简单设计制造小型卫星,因此提出立方卫星的概念,并定义出立方卫星最基本的架构单位。
台湾立方卫星发展史
编辑(冗长非关键信息,建议单独建立条目)
2001年初,当时为国家高速电脑中心主任的庄哲男教授,开设“卫星系统设计”专题课程,透过远距教学,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成功大学工程科学系及国家高速电脑中心三地进行同步教学,课程的专题是实际设计一枚立方卫星。刚好当时美国史丹佛大学正在推动合资发射立方卫星的计画,设计立方卫星就从课堂作业延伸出来,变成实体卫星的发展计划,由国家太空中心主导的台湾第一枚自制立方卫星─番薯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番薯号原订在2003年升空,因故未能成行,但制作番薯号的技术与经验,透过课程的方式传承给大学与研究所。[7]
2017年4月18日,凤凰立方卫星由国立成功大学参与由欧盟QB50计画所制作的立方卫星,也是台湾第一枚成功发射与运作的2U立方卫星。欧盟QB50项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展示由世界各地的CubeSat团队建立的由50个CubeSats组成的网络的可能性,以在尚未开发的中低层热圈(约90公里–350公里)中进行一流的科学和在轨实验。
2021年1月24日,立方卫星计画由台湾团队自主研制的二加一颗立方卫星“飞鼠”、“玉山”及“坚果”(飞鼠卫星属于3U卫星,重量4.4公斤、玉山卫星属于1.5U卫星,重量1.6公斤、坚果卫星隶属2U卫星,重量2.1公斤,预计2022年发射升空),搭乘 SpaceX 猎鹰九号火箭,于美国卡纳维尔角基地顺利升空,总共143颗是Space X火箭首次搭载这么多颗卫星的发射任务[8][9]。25日,国家太空中心晚上表示,两颗卫星今早10时和晚上8时各通过台湾上空一次,但基地台都没有收到卫星传回地面的讯号。不过有国外基地台收到讯号,推测可能是我国讯号接收面盘架设角度不对,或卫星电力不足,将于明早10时再度尝试通联[10]。27日,太空中心主任林俊良表示,早上10点在桃园大溪站接收到飞鼠卫星讯号,中央大学团队正在解码中;玉山卫星则因体积小、讯号不强,传回台湾的讯号微弱,仍不足判读卫星状态。挪威、加拿大等国地面站已收到玉山的讯号,推估是台湾的地面站“太接近地面”,玉山的地面站在新竹太空中心楼顶,飞鼠的地面站则在中央大学里,海拔高度都太低,不像他国设在高山上,影响讯号接收情形,粗估要一个月时间,才能把卫星资讯做得更好[11]。玉山卫星任务寿命6个月(已于同年7月24日届满),虽国际上仍能收到其讯号,但无法破译出讯息。国研院太空中心于同年10月13日正式宣布玉山卫星任务终止,正式退役[12]。飞鼠卫星则于9月退役[13]。
设计
编辑立方卫星的基于标准化、低成本、容易设计建构的概念,有一个最小的基本单位称为1U,是指重量不超过1.33公斤,长宽高为10公分的立方体。[14]
规格 | 尺寸(cm³) | 重量规格(kg) |
---|---|---|
1U | 10x10x11.35 | 1.33 |
1.5U | 10x10x17.02 | 2.0 |
2U | 10x10x22.7 | 2.66 |
3U | 10x10x34.05 | 4.0 |
6U | 10x22.62x36.6 | 12.0 |
12U | 20x20x34.05 | 24 |
立方卫星体积较小,依重量分类,大多属于奈米或皮米的卫星等级,重量约在10公斤以下。[15]
人造卫星等级 | 重量(kg) |
---|---|
大卫星 | >1000 |
中型卫星 | 500~1000 |
小卫星 | <500 |
迷你卫星 | 100~500 |
微卫星 | 10~100 |
奈米卫星 | 1~10 |
皮米卫星 | 0.1~1 |
飞米卫星 | 0.001~0.1 |
结构
编辑计算
编辑姿态控制
编辑推进
编辑冷流喷射推进
编辑化学推进
编辑电力推进
编辑太阳帆
编辑电力
编辑通讯
编辑天线
编辑热控制
编辑花费
编辑国际计画
编辑QB50
编辑QB50计画是欧洲空间局委由比利时的冯‧卡门学院流体力学研究所(von Karman Institute for Fluid Dynamics, VKI)主导,吸引到五大洲、16个不同国家之近50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参与的跨国计画。任务是进行热层下部(约90km-350km)及大气重返的资料搜集与相关物理研究。计画最后成功升空的卫星共计36枚,其中28枚在2017年4月18日搭乘Cygnus CRS OA-7到国际太空站并随后由太空人布放,另外8枚在同年5月由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分别是台湾成功大学1枚,还有澳洲3枚、南非2枚、中国大陆4枚、德国2枚、西班牙1枚、捷克1枚、芬兰1枚、英国2枚、法国2枚、奥地利1枚、义大利1枚、希腊2枚、以色列1枚、南韩3枚、瑞典1枚、土耳其2枚、立陶宛1枚、乌克兰1枚与美国4枚。
参考来源
编辑- ^ NASA Venture Class procurement could nurture, ride small sat trend. Space News. 8 June 2015.
- ^ CubeSat Design Specification Rev. 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CubeSat Program, Cal Poly SLO
- ^ Mehrparvar, Arash. CubeSat Design Specification (PDF). The CubeSat Program, CalPoly SLO. The CubeSat Program, CalPoly SLO. February 20, 2014 [March 25, 20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3-18).
- ^ 4.0 4.1 CubeSat Database – swartwout. sites.google.com. [2015-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 ^ Nanosatellites by launch years. nanosats.eu. [2019-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 ^ Total CubeSats Launched. nanosats.eu. [2019-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 ^ 方振洲. 發射臺灣的立方衛星 (PDF). 科学发展. 2016, (517): 60-66.
- ^ 台灣自製立方衛星飛鼠、玉山起飛了!SpaceX 火箭採取特殊「狗腿式發射軌跡」升空. TechNews科技新报. 2021-01-24 [2021-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 ^ 立方衛星計畫 - 國家太空中心. www.nspo.narl.org.tw.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6) (中文(台湾)).
- ^ 飛鼠衛星、玉山衛星與台灣失聯 太空中心推測2原因. 联合报. 2021-01-25 [2021-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0).
- ^ 好消息!大溪站收到飛鼠衛星訊號 中央大學解碼中. 联合报. 2021-01-27 [2021-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 ^ 玉山卫星正式退役[失效链接]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太空中心 2021-10-13
- ^ 立方卫星计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太空中心
- ^ 方振洲. 臺灣立方衛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科学月刊. 2020, (610期)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9).
- ^ 苗君易、Artur Scholz、庄智清、蔡永富. 衛星能多小─皮米及奈米衛星 (PDF). 科学发展. 2011, (457): 51-55 [2022-07-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1-30).
参考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