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树蚺
翡翠树蚺(学名Corallus caninus),又名翡翠蟒,是一种分布在南美洲雨林及没有毒的蚺亚科。其下现时没有发现亚种。[4]
翡翠树蚺[1]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纲 Reptilia |
目: | 有鳞目 Squamata |
亚目: | 蛇亚目 Serpentes |
科: | 蚺科 Boidae |
属: | 美洲树蚺属 Corallus |
种: | 翡翠树蚺[1] C. caninus
|
二名法 | |
Corallus caninus (Linnaeus, 1758)
| |
异名 | |
|
特征
编辑成年的翡翠树蚺长约1.8米。它们的门齿高度发育,比其他无毒的蛇在比例上较大。[5]翡翠树蚺呈翡翠绿色,背上有闪电状不规则的斑纹直至黄色的腹部。它们在南美洲同类来说算是鲜艳。幼蛇的颜色各有不同,由浅及深橙色至砖红色都有,要长大到9-12个月才会变成翡翠绿色。
不同地方的翡翠树蚺形态上也有不同,令学者考虑是否应分类为新的亚种。Corallus batesii是其中一种形态变异,但却未被完全接纳。在亚玛逊河发现的Corallus batesii标本,倾向发育成较大的体型,长达2.1-2.7米,平均长度达1.8米。在秘鲁南端的群落,其颜色也较深色。亚玛逊盆地标本背上一般都有一条白线,但北方群落的白纹则各有不同。亚玛逊盆地标本的鼻端鳞片较北方、南方及西方群落的为细小。翡翠树蚺及Corallus batesii也有混种。
分布
编辑翡翠树蚺分布在南美洲亚玛逊盆地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北部及巴西,并由委内瑞拉至苏利南及圭亚那。[3]在亚玛逊盆地有一些变异群落,分布在苏利南南部、圭亚那南部、委内瑞拉南部至哥伦比亚、秘鲁及巴西、与及亚玛逊河周边的森林。
行为
编辑翡翠树蚺是完全夜间活动及树栖的。日间它们会卷曲身体在树板上,头部躺在中间。晚间,它们会继续卷在树枝上,但会将头向下伸,准备攻击。它们会维持其姿势,等待其下走过的猎物。它们会用长的门齿来咬住猎物,将之缠绕至窒息。
食性
编辑翡翠树蚺主要吃细小的哺乳动物,但也会吃较为细小的鸟类、蜥蜴及青蛙。由于它们的代谢率极低,它们较地栖的物种猎食得较少,可以隔几个月才吃一餐。幼蛇及初生的也会吃蜥蜴及青蛙,尤其是玻璃蛙。
繁殖
编辑翡翠树蚺是卵胎生的。雌蛇一次平均可以生6-14条幼蛇,有时甚至更多。初生的幼蛇呈砖红色至橙色,在12个月的成长期中逐渐变成翡翠绿色。
参考
编辑- ^ Mehrtens JM. Living Snakes of the World in Color. New York: Sterling Publishers. 1987: 480 pp. ISBN 0-8069-6460-X.
- ^ Oubotar, P.; Schargel, W.; Rivas, G. Corallus canin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2016: e.T203208A2762180 [12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6-3.RLTS.T203208A2762180.en .
- ^ 3.0 3.1 McDiarmid RW, Campbell JA, Touré T. Snake Species of the World: 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Reference, vol. 1. Herpetologists' League. 1999: 511 pp. ISBN 1-893777-01-4.
- ^ Corallus caninus. ITIS. 2008 [3 July, 2008].
- ^ Stidworthy J. Snakes of the World. Grosset & Dunlap Inc. 1974: 160 pp. ISBN 0-448-11856-4.
- Mattison, Chris. Snake. DK Publishing. 1999. ISBN 0-7894-466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