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太空计划
此条目或其章节极大或完全地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来源。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4年9月5日) |
苏联太空计划是指自20世纪30年代至苏联解体为止,苏联在运载火箭以及太空探索方面的一系列项目。在这六十年间,这些太空计划主要作为秘密军事计划而隐蔽地执行。
苏联的火箭与太空计划最初聘用了被俘虏的德国V-2火箭计划科学家[1]·[2],1955年后主要由苏联工程师和科学家执行。科罗廖夫是设计小组的主要负责人;他的正式头衔是“首席设计师”。
由于该计划的机密状态和宣传价值,任务结果的宣布被推迟到确定成功为止,并且有时将失败保密。戈尔巴乔夫1980年代的开放政策使有关航天计划的许多事实解密。
随著苏联解体,俄罗斯和乌克兰继承了该计划。俄罗斯建立了俄罗斯航空航天局,现为俄罗斯太空局 ,而乌克兰建立了乌克兰航天局。
苏联的太空计划获得了一系列世人瞩目的成就,包括:
起源
编辑战前的努力
编辑一战之前,俄罗斯帝国以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著作为基础,探索了太空探索的理论。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表了开创性的论文,并于1929年提出了太空探索的概念。
德国
编辑1930年代,苏联的火箭技术可与德国相提并论,但是斯大林的大清洗严重损害了其进展。许多主要工程师被杀害,科罗廖夫和其他人被关押在古拉格。尽管卡秋莎在二战期间对东部战线非常有效,但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德国火箭计划的先进使在佩讷明德检查其火箭遗骸的苏联工程师感到惊讶。
人造卫星
编辑苏联的太空计划与苏联五年计划挂钩,从一开始就依靠苏联军队的支持。尽管科罗廖夫一心被太空旅行的梦想所驱使,但在进行军事项目时,他通常将其保密,尤其是在1949年苏联首次进行原子弹试验RDS-1之后。
1951年7月,苏联发射了第一枚带有动物的火箭,比美国早两个月。两只狗在到达了101公里的高度。这次和随后的飞行为苏联提供了宝贵的太空医学经验。
美国在1955年7月宣布了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发射卫星的计划,这对科罗廖夫说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支持其计划大有裨益。科罗廖夫在致赫鲁晓夫的信中强调,有必要发射一枚卫星以与美国航天竞争。
第一个人造卫星被证明是一次成功的政治宣传。
20世纪60年代初,在科罗廖夫规划下,俄罗斯计划在1968年载人前往火星,这比美国登陆月球的目标还要雄心勃勃。
资金和支持
编辑苏联的太空计划获得了仅次于战略火箭部队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军事资助。尽管西方认为赫鲁晓夫对每个新的太空飞行任务亲自下令是为了宣传,但苏联领导人确实与科罗廖夫和其他首席设计师有著异常密切的关系,不过赫鲁晓夫只强调导弹而不是太空探索,对与阿波罗计划竞争并不十分感兴趣。
1962年2月,政府突然下令一项雄心勃勃的任务,要求在十天之内同时发射两个Vostoks至轨道。
内部竞争
编辑Yangel曾是科罗廖夫的助手,但在军方的支持下,他于1954年获得了自己的设计局,主要从事军事太空计划。他拥有更优秀的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团队和自燃燃料。
格卢什科是火箭发动机的首席设计师,但他与科罗廖夫发生了摩擦,因此拒绝开发科罗廖夫建造重型助推器所需的大型单室低温发动机。
切洛梅得益于赫鲁晓夫的支持,于1960年得到了一项艰钜的任务,即研制火箭,将载人飞船送上月球,并载有载人军事空间站。由于太空经验有限,他进步缓慢。
阿波罗计划的进展震惊了首席设计师,每个设计师都主张以自己的计划作为回应。多个重叠的设计已获得批准,新提案威胁到了已经批准的项目。1964年8月,即美国宣布登月后三年多,苏联终于决定开始竞争。它设定了1967年(十月革命的50周年纪念日)或1968年登月的目标。1960年代初期,苏联太空计划积极开发30个发射器和航天器项目。1964年赫鲁晓夫倒台后,科罗廖夫完全控制了计划。
科罗廖夫之后
编辑科罗廖夫在1966年1月去世,死因被认为是裸露结肠癌,心脏疾病和严重的出血并发症。
设计局的领导权交给了瓦西里·米申,后者的任务是在1967年将一个人送往月球,并在1968年实现载人登月。
1967年的发射任务失败,飞船坠落使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去世。这是所有太空计划中首例的死亡事件。
这场灾难之后,在新的压力下,米申开始酗酒。1968年,阿波罗8号在苏联的首次绕月飞行中处于下风。
计划保密
编辑苏联的太空计划在人造卫星成功前隐瞒了其项目信息。实际上,当人造卫星项目首次获得批准时,政治局采取的最直接的行动方针之一就是考虑向世界宣布有关其事件的内容。
参考资料
编辑- ^ Gorodomlya Island. Russianspaceweb.com. [2016-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 German rocket scientists in Moscow. Russianspaceweb.com. [2016-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