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科学院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
苏联科学院(俄语: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СССР或、俄语: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英语: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Soviet Union)苏联最高科学研究机构,同时领导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前身是俄罗斯科学院 ,1925年7月27日成立,至1946年隶属于苏联人民委员会,后直隶于苏联部长会议。1934年从列宁格勒迁往莫斯科。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 |
简称 | АН СССР |
---|---|
前身机构 | 俄罗斯科学院(1917-1925) |
成立时间 | 1925 |
撤销 | 1991 |
后继机构 | 俄罗斯科学院 |
类型 | 科学机构 |
总部 | 莫斯科 |
官方语言 | 俄语 |
奖项 | 列宁勋章 |
1991 年,因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命令,在其基础上建立了俄罗斯科学院。[1].
历史
编辑从1918年起科学院的经费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教育委员会和科学家生活改善中央委员会分配。
苏联科学院的成立
编辑组织结构
编辑- 院士人数
1936 年 1 月 1 日的科学院现役院士总数—98人。
1989 年,苏联科学院院士包含:
- 323名院士;
- 586 位通讯院士;
- 138 名外籍院士。[2].
- 管理机构
苏联科学院的最高权力机构为院士及通讯院士大会,由苏联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组成,并以每四年一届选举科学院主席团,主席团在休会期间担任科学院的领导职务。 苏联时期科学院院长:
- 1917–1936 – 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卡尔平斯基;
- 1936–1945 – 弗拉基米尔·列昂季耶维奇·科马罗夫;
- 1945–1951 – 谢尔盖·伊万诺维奇·瓦维洛夫;
- 1951–1961 –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涅斯梅亚诺夫;
- 1961–1975 – 姆斯季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克尔德什;
- 1975–1986 – 阿纳托利·彼得罗维奇·亚历山德罗夫;
- 1986–1991 – 古里·伊万诺维奇·马尔丘克.
- 结构
苏联科学院1956年起由十四所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组成(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没有自己的科学院[3] 以及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三个分支: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总分院(1957年)、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1987年)和苏联科学院乌拉尔分院(1987年)。
参考资料
编辑- ^ Указ президента РСФСР от 21 ноября 1991 г. № 228 «Об организации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2021-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0).
- ^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СССР/Большо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2000.
- ^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on Republics and branch academ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