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彼得
蔡彼得(英语:Peter Choi,1922年8月—2020年8月6日),原名蔡炳尧[1],是一位曾于英军服役的香港华人[2],于1941年12月爆发的香港保卫战中,他与队友操作高射炮击落日军飞机[3],香港沦陷后曾为英军服务团收集日军情报[4],曾为香港退伍军人联会会长[5]。
蔡彼得 Peter Choi | |
---|---|
本名 | 蔡炳尧 |
出生 | 1922年8月 英属香港 |
逝世 | 2020年8月6日 香港上环东华医院 | (98岁)
军种 | 炮兵 |
服役年份 | 1941年—1945年 |
参与战争 | 香港保卫战 |
童年及少年
编辑蔡彼得生于1922年8月,是家中11个孩子中的第3个,童年生活在坚尼地城厚和街,父亲是绳索制造厂的厂长,出产的绳索主要供船只使用。他在13岁开始出来打工,于浅水湾酒店从事派送员,负责派发报纸及信件给住客,当时酒店的住客包括宋子文及罗兰士·嘉道理等富商,酒店当时给他每月450港元的薪金;此外,酒店为了更好地服务外籍住客,还为职员提供英语课程,这也是他决定到这家酒店打工的原因。蔡彼得于17岁时到父亲当厂长的绳索厂工作,但他感到这份工作很沉闷和乏味[2]。
从军及参战
编辑蔡彼得于少年时喜爱滚轴溜冰[3],他在滚轴溜冰场及游泳池结识了一些军人,成为他们的朋友,在军人朋友的鼓励下,他在1941年8月年满18岁后[6],便决定加入驻港英军,蔡在参军时没想到在不久之后便真的要上战场,他回忆说:“没有想太多,只是贪新鲜…… 我甚么也不怕。一班朋友一起玩,几开心。”[3]在战前,他的兄长、二姊及四妹,也先后加入圣约翰救伤队担任救护工作[1]。
蔡彼得于1941年参军后获安排接受炮兵训练[6],成为香港星加坡皇家炮兵团第17重高射炮连(17th Heavy Anti-Aircraft Battery,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Royal Artillery)的成员[7],军人编号5153[1]。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日军于偷袭珍珠港数小时后便入侵香港,香港保卫战爆发。在日军飞机对启德机场发动首波空袭时,蔡彼得正于鲤鱼门军营吃早餐[2],3分钟后,长官一声令下,穿上军服的他便立即背上枪械,与同僚一起乘军车前往城门水塘附近的大埔滘,预防日军在这处登陆。参军只有两个多月的蔡彼得,还未完成炮兵训练便要上战场抗击日军。蔡在大埔滘戒备两小时左右,因为守军有一批步兵抵达现场驻防,他与同僚之后便被调派到香港岛西南部的鸡笼湾,在鸡笼湾炮台负责操作高射炮[8]。
鸡笼湾炮台(Waterfall Bay AA Battery)装有两门4.5吋高射炮[9][10],每门炮各有八人操作,1号炮由包括蔡彼得在内的八名华人炮兵操作,2号炮则由八名印度炮兵操作,这两门高射炮当时由一位叫陈亨利的华籍军士长指挥[6]。12月13日,日军有4架飞机出现在鸡笼湾炮台的上空,该处的两门高射炮立即迎战,在指挥官的指令下,两门高射炮轮流开火射击,有一架日军的九四式水上侦察机被他们击落[11]。当日长官为了奖励他们,特别准备了一头羊,华人厨师将其烹调成一锅咖哩羊肉慰劳他们[3]。不过,香港守军在整场战役始终寡不敌众,又没有外援,日军于12月18日登陆香港岛,守军虽然多次反攻,但皆告失败,而且伤亡惨重,总督杨慕琦于12月25日下午决定投降[12]。当收到香港向日本投降的消息后,印裔士兵便告诉华裔士兵要脱去军服并换上便服展开逃亡,避免成为日军俘虏[3],蔡彼得与同僚在长官的指示下,赶往牛奶公司在薄扶林的农场找货车返回住所[2]。日军之后抵达港岛西区,并在坚尼地城设置哨岗,已混入民众的蔡彼得都要和香港市民一样,在通过这些日军哨岗时须向日军士兵鞠躬敬礼[2]。
在日本占领期间香港市面的民生物资日趋缺乏,他需要卖掉家中的衣物,再从黑市购买粮食,也会将取得的米在黑市卖出[2]。蔡彼得后来遇上一位为英军服务团工作的刘姓情报人员,该名情报人员提议他找机会到金钟海军船坞工作,以便协助英军情报单位收集日军情报,蔡于是在已被日军接管的海军船坞当上维修员,暗中监察日军船只的动向,并将这些船只回到海中的时间告诉给这位英军情报人员。不过这名情报人员后来却被日军拘捕,蔡彼得得知后,恐防自己的身份已被揭破,为免被日军追缉,他立即从香港逃到深圳,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才回到香港[2]。蔡彼得越境到达深圳后,本来是要赶往惠州与当地的英军服务团联系,但赶路期间却被湖南的地方部队强行征召,他这时虽然是国军的一份子,但连军服都没有发给他,在数个月间要逃避日军的扫荡而不断转移位置,却没有任何参战的机会[6]。一位国军排长发现他曾经接受军训,于是带他前往惠州与英军服务团会合,但到达惠州时英军服务团的长官刚被调到重庆,他惟有加入国军独立第9旅。日军投降后,他便向所属的国军单位辞行,返回香港家乡[6]。
战后经历
编辑香港重光后,蔡彼得回到香港,驻港英军曾向他提议签署五年合约当全职军人,但蔡认为薪金太低,所以没有接受这个安排,也因此在1945年离开军队,寻找其他工作。蔡于退伍后首份工作是在酒店管理出租车,之后为香港可口可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亨德森(Henderson)当司机,这时他每月的薪金有360港元,另有360元是实报实销的津贴。不过亨德森曾有一段时间被调走,但新来的上司对他不好,甚至曾因津贴问题指他偷汽油,所幸亨德森在三个月后又回来,弄清楚发津贴这回事。蔡彼得储起一笔钱后买了一台莱卡相机,他因此当上自由摄影师。蔡曾为鲗鱼涌的一个石矿场管理一个棚架项目,但这个项目遇上1968年的台风雪丽吹袭香港,香港挂上十号飓风信号,台风将整个竹棚的结构破坏,为了修复这起天灾造成的破坏弄得他要破产[2]。在六七暴动期间,他为苏格兰场的情报官员当司机,蔡当时要从山顶驾车接载这位官员到湾仔学习中文。蔡从1968年起为一个的士组织工作直至1991年退休。蔡于退休后,曾在深圳开办一家主要售卖水饺等中国北方食品的餐厅[2]。
蔡彼得从1980年代便活跃于退伍军人组织的工作[13],参与二次大战退役军人会的事务[14]。1997年,香港四个退伍军人组织组成香港退伍军人联会,蔡彼得从2000年起出任会长[2]。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会在每天早上乘巴士到铜锣湾的退伍军人会所与朋友及义工见面[1],而在每年的重光纪念日,他都会为香港保卫战中捐躯的官兵筹办及出席在香港大会堂纪念花园举行的悼念仪式[3],并于每年12月在西湾国殇纪念坟场出席悼念阵亡官兵的活动[15] [16][17]。
个人生活
编辑蔡彼得于1951年时居于筲箕湾,并与一位在圣约翰救伤队工作的护士结婚,这位护士的主要工作是为船员接种可预防天花的牛痘,他们婚后有7个小孩,但不幸地他的妻子于1963年去世,当时最年长的孩子只有11岁,最年幼的更是出生不久,他工作之馀还要独力照顾小孩。蔡的孩子都已经长大,而他自己则独居于华富邨,蔡在2015年接受《南华早报》专访时称子女也担心他的健康,而自己仍有抽烟,他又称会试试跟从医生的建议[2]。
蔡彼得在2020年8月1日因身体不适前往玛丽医院求医,之后被转送到东华医院,其后情况转差,最后于8月6日在东华医院病逝[18]。加拿大驻港澳总领事馆在社交媒体Facebook发文悼念蔡彼得,总领使馆称蔡彼得为香港退伍军人的福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为香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章保留了纪录,向蔡家致以最诚挚的慰问[19]。位于铜锣湾的“二次世界大战退役军人会所”设置吊唁册,并于8月10日至14日早上10时至下午3时之间开放供公众吊唁[20]。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曾雪雯. 最後一代華籍英兵的「秘密基地」 老兵俱樂部的棋局與封存的歷史. 香港01. 2018-09-02 [2020-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6).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Bernice Chan. Peter Choi, 93, on wartime spying, raising seven kids alone, and Typhoon Wendy. SCMP. 2015-05-16 [2020-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4).
- ^ 3.0 3.1 3.2 3.3 3.4 3.5 蔡晓颖. 香港保衛戰:華人英兵二戰回憶. BBC. 2015-08-15 [2020-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8).
- ^ 視頻:香港保衛戰——華人英兵二戰回憶. BBC. 2015-08-15 [2020-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8).
- ^ 紀念香港保衛戰75周年 華籍老兵:追思為宣揚和平. 苹果日报. 2016-12-04 [2020-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8).
- ^ 6.0 6.1 6.2 6.3 6.4 華籍英軍:我們才是香港抗日的主力. 中时电子报. 2016-03-04 [2020-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 ^ Far East Prisoner of War: Hong Kong Singapore Royal Artillery Database. data.gov.uk. Government Digital Service. [2020-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8).
- ^ 邝智文. 老兵不死:香港華籍英兵(1857-1997)(增訂版). 香港: 三联书店 (香港). 2018: 89 [2020-04-19]. ISBN 97896204435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1).
- ^ Tony Banham. Not the Slightest Chance: The Defence of Hong Kong, 1941.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3: 68 [2020-04-30]. ISBN 9789622097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8).
- ^ Waterfall Bay AA Battery, Wah Fu [c.1940-1975]. Gwulo: Old Hong Kong. [2020-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1).
- ^ 邝智文; 蔡耀伦. 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 香港: 天地图书. 2013-09: 305-307. ISBN 9789888254347.
- ^ 香港保衛戰 ── 被遺忘的歷史?. BBC. 2015-09-02 [2019-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 ^ 抗戰老兵簽名 悼美來華飛虎隊英雄辭世. 成报. 2019-03-18 [2020-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 ^ 訪二戰退伍軍人蔡炳堯. 立场新闻. 2015-08-21 [2020-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8).
- ^ 曾雪雯. 數百加拿大少年兵魂斷香港 加國人比港人更熟港史?. 香港01. 2018-12-02 [2020-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 ^ 曾雪雯. 101歲華籍飛虎機師首赴西灣墳場獻花 碑前悼同儕 憶手上亡魂. 香港01. 2019-12-11 [2020-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8).
- ^ A SERVICE OF REMEMBRANCE - Friday 14th July 2017. The Royal British Legion Hong Kong & China Branch. [2020-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8).
- ^ 二戰華籍英兵蔡彼得離世 下周於退伍軍人協會銅鑼灣會所設公眾弔唁. 苹果日报. 2020-08-07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 ^ 二戰華籍英兵蔡彼得逝世 享年98歲 退伍軍人聯會首次辦公眾弔唁. 香港01. 2020-08-09 [2020-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3).
- ^ 二戰華籍英兵蔡彼得逝世. 东方日报. 2020-08-09 [2020-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