蛭石
蛭石又称𥒓石,是一种天然、无毒的矿物质,在高温作用下会膨胀的矿物。它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矿物,属于硅酸盐。其化学结构为(Mg0.5,Ca0.5,Na,K)0.7(Mg,Fe,Al)3[(OH)2|(Al,Si)2Si2O10] · 4H2O(在化学结构中括号中的化学元素可以互相取代,但是与括号外的元素的比例是恒定的),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从外形上它看上去像云母。蛭石是一定的花岗岩水合时产生的。它一般与石棉同时产生。
蛭石 | |
---|---|
基本资料 | |
类别 | 矽酸盐 |
化学式 | (MgFe,Al)3(Al,Si)4O10(OH)2 ·4H2O |
性质 | |
分子量 | 504.19 |
颜色 | 褐、黄铜、绿色 |
晶体惯态 | 土状、片状、粉末状 |
晶系 | 单斜晶系 |
解理 | {001}完全解理 |
断口 | 参差状 |
莫氏硬度 | 1.5 - 2 |
光泽 | 玻璃光泽至无光泽 |
条痕 | 淡黄绿色 |
透明性 | 不透明 |
比重 | 2.4 - 2.7 |
折射率 | 不透明 |
多色性 | 无 |
熔点 | 1,270 - 1,370 |
其他特征 | 受热时体积膨胀 |
由于蛭石有离子交换的能力,它对土壤的营养有极大的作用。
名称
编辑蛭石在被高温加热时会不停地膨胀,由于这个动作很像是水蛭在蠕动,因此人们把这种石头取名为“蛭石”。
形成和产地
编辑结构
编辑在结构上蛭石是混合的层状的硅酸盐晶体:
每两层正离子组成的四面体晶体之间隔着一层八面体晶体,组成一个2:1的硅酸盐层。在八面体晶体重正离子以镁离子为主。四面体晶体中硅离子与铝离子之间的比例为1:2至1:3。这导致四面体层中负电荷过剩。八面体晶体中的其它正离子(比如三价铁离子取代二价的镁离子)可以中性化部分这些负电荷。
总的来说蛭石的每个原胞有1.2至1.8个剩余的负元电荷。每层之间的水化正离子补偿这些多余的负离子。随硅酸盐中正离子的不同成分、周边大气中的水汽分压和温度蛭石的晶体层之间有不同的水量。
蛭石晶体层间的水量和相应的基层距离随水汽分压和温度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不是持续的。基层距离拥有断续的量。随着温度的提高和水汽分压的降低蛭石的基层距离会阶段性地缩小。
争议
编辑英国BBC制作人Margaret Heffernan于2015年12月曾公开指称生产蛭石产生的灰尘使一座蒙大拿小镇中的居民患上尘肺病。[1]
应用
编辑参考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 殺人的空氣:工業污染如何毒死一座美麗小鎮 | 故事. gushi.tw. 2015-12-02 [2019-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1)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