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疏
衣物疏是古代墓葬中用以记录随葬品清单的文书,一般由陪葬物品的清单及附加文组成,下葬时与随葬品一同葬入。古人相信,衣物疏具有阴间财产证明的作用,可以保证逝者的财产不被抢走。同时,衣物疏还含有对逝者祈求冥福的作用。衣物疏演化到后期也出现了不记录具体随葬品的形式,而逐渐转变成只有祈福文字的功德疏。墓葬中出土的衣物疏直接反映了该地区特定时代的社会习俗,经济生活和宗教观念,在考古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1][2]
出现
编辑汉代的丧葬习俗中就有将随葬物品依次写在竹简上的做法。到了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衣物疏的葬俗逐渐在吐鲁番地区流行开来。在对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古墓群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文书资料,其中有一类就是衣物疏。由此学者们开始了对衣物疏和其考古学价值的研究和讨论。[3]
内容
编辑衣物疏内容一般包括随葬品清单,死者形貌,死亡信息,书写人信息,在阴间的通关官文以及对逝者的祈福和叮嘱等。
演化
编辑衣物疏的演化主要可以划分为3个时期:遣策式随葬物品清单向祈福性质过渡(384-543年);佛教思想在衣物疏中的扩展(543-655年);衣物疏在衰落中转变为佛教的功德疏(655年以后)。[4]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受传统神仙信仰影响,在文书中加入道教的守护神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有驱散恶鬼,引导逝者升天之含义。第二阶段的特点是文书中出现比丘果原这个名字,逝者多以“佛弟子”身份出现,以及衣物疏书写主要由佛家比丘承担。但这个阶段道教的神明在内容中也有出现。第三阶段的特点是,受佛家影响,认为世间的钱物均是虚幻,不再列随葬品列表;内容多以“积善修功德,求来生福报”为主题思想。
引用文献
编辑- ^ 刘瑞明. 吐鲁番出土“随葬衣物疏”杂释. 西域研究. 1998, (2): 55-59 [2020-04-26]. doi:10.16363/j.cnki.xyyj.1998.0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 ^ 马高强. 钱光胜. 从吐鲁番出土的随葬衣物疏看高昌民间冥界观的变化.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1).
- ^ 吐鲁番出土衣物疏辑录及所记名物词汇释--《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cdmd.cnki.com.cn. [2020-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5).
- ^ 党燕妮. 翁鸿涛. 从吐鲁番出土随葬衣物疏看民间宗教观念的变化. 敦煌学辑刊. 2001, (1): 78-83 [2020-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