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赫勒克苏丹国
达赫勒克苏丹国为一个中世纪小国,领土包含达赫拉克群岛及部分红海非洲沿岸的部分地区(今属厄利垂亚)。达赫勒克可证实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093年,达赫勒克地处阿比西尼亚与叶门之间,位于埃及至印度航线上,此后凭借区位优势贸易繁荣。13世纪中叶以后,达赫勒克因失去贸易垄断地位而日趋衰弱,衣索比亚帝国与叶门都曾经试图将达赫勒克纳为属国,1557年达赫勒克纳最终为鄂图曼帝国所并吞,成为哈贝什省的一部分。
达赫勒克苏丹国 | |||||||||
---|---|---|---|---|---|---|---|---|---|
11世纪晚期—1557年 | |||||||||
首都 | 达勒克-克比尔 | ||||||||
常用语言 | 阿拉伯语、达哈利克语 | ||||||||
宗教 | 伊斯兰教 | ||||||||
政府 | 君主制 | ||||||||
苏丹 | |||||||||
• ?-1093年 | 苏丹穆巴拉克 | ||||||||
• ?-14??年 | 苏丹依斯迈 | ||||||||
• ?-1540年 | 苏丹艾哈迈德(最后一位已知的苏丹) | ||||||||
历史时期 | 中世纪 | ||||||||
• 苏丹国成立 | 11世纪晚期 | ||||||||
• 衣索比亚帝国的支系 | 1464/65年 | ||||||||
• 被鄂图曼帝国吞并 | 1557年 | ||||||||
货币 | 第纳尔 | ||||||||
| |||||||||
今属于 | 厄立特里亚 |
历史
编辑起源和早期历史
编辑倭马亚王朝在702年夺取达赫拉克群岛后,将其作为监狱和流放地,继承他们的阿拔斯王朝早期也是如此,到了9世纪,达赫拉克群岛已经处于阿比西尼亚国王的统治之下。900年左右,他与叶门乍比得的齐亚德苏丹缔结了友好条约,到了10世纪中期,据记载,达赫拉克群岛被迫向苏丹伊沙克·本·易卜拉欣进贡。[1]一个世纪后,达赫拉克群岛卷入了齐雅德王朝和纳贾希德王朝的权力斗争中,后者在1061年逃到了那里,后来战争一直持续至1086年,由纳贾希德王朝收复了在乍比得的统治。[2]
第一位已被证实的苏丹为苏丹穆巴拉克,其墓碑上记录著他死于1093年。他的王朝显然一直持续到1230[3]/1249年[2]。而正是在这一时期,即11-13世纪中期,达赫勒克苏丹国进入了鼎盛时期。该国的繁荣主要是基于对衣索比亚对外的贸易垄断,[4]但他也参与了埃及和印度之间的过境贸易。[2]同样地,衣索比亚也是透过达赫拉克莱与叶门保持外交联系。[5]然而在13世纪中期,衣索比亚的札格维王朝开始利用南方的一条新贸易路线,以港口城市塞拉为最终目的地。至此,达赫拉克失去其贸易垄断地位。[6]大概在同一时间,伊本·萨伊德·马格里比记录了达赫拉克苏丹为保持独立而向拉苏里王朝发动战争的情况。[7]
从12世纪开始,达赫拉克苏丹控制了非洲红海海岸的重要贸易城市马萨瓦,并由一个名为奈布的副手管理。[8]非洲大陆上的其他沿海定居点也可能被达赫拉克苏丹暂时控制了一段时间。[7]衣索比亚将达赫拉克苏丹称为“海之首长”,与梅德里巴里国的称号“海之主”相对比。[8]
就在苏丹穆巴拉克驾崩不久,达赫拉克苏丹国开始铸造硬币来支付埃及纺织品和斯托拉克斯香脂等进口商品。[9]
达赫拉克穆斯林在阿比西尼亚的传教可能并不成功,在好几个世纪以来,衣索比亚教会已经根深蒂固,只有穆斯林商人可以允许滞留。[10]
衰亡
编辑到了15世纪,达赫勒克苏丹国不仅经济衰退,而且沦为衣索比亚的朝贡国。[11]1464-1465年,衣索比亚皇帝扎拉·雅各布掠夺了马萨瓦和达赫拉克群岛,到了1513年,达赫勒克又沦为也门塔希里德王朝的附庸。后者在1517年和1520年,与葡萄牙帝国发生了冲突,战争对达赫勒克造成极大破坏。[12]到了1526年苏丹艾哈迈德统治时期,达赫勒克更是降级为朝贡国。[13]在阿比西尼亚-阿达尔战争中,达赫勒克苏丹国曾得以短暂复兴,阿达尔苏丹国对衣索比亚帝国发动了一次暂时成功的圣战。[11]苏丹艾哈迈德由于加入了阿达尔的阵营,他得到了港口城市阿基科作为奖励[13]──该城市在战前隶属梅德里巴里国。[14]然而在1541年,苏丹艾哈迈德驾崩一年后,葡萄牙卷土重来,再次蹂躏了达赫拉克。[13]16年后,奥斯曼帝国占领了苏丹国,并将其作为哈贝什省的一部分。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达赫拉克群岛很快就失去其重要性。[11]
达勒克-克比尔
编辑达勒克-克比尔为与之同名的岛屿达勒克-克比尔岛的一个历史遗迹,包含可追溯到达赫勒克苏丹国时期的资料。[15]目前已经发现了近300个墓碑,证明了来自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多元人口之存在。[16]同时也发现一些现在正不断恶化的库巴。[15]该定居点本身由珊瑚制成的精致石屋组成,并包含几个聚落丘。[17]中世纪的人们会用复杂的蓄水池来维持淡水的持续供应。[18]
注脚
编辑- ^ van Donzel & Kon 2005,第65页.
- ^ 2.0 2.1 2.2 van Donzel & Kon 2005,第67页.
- ^ Margariti 2009,第158页.
- ^ Tamrat 1977,第121页.
- ^ Tamrat 1977,第152页.
- ^ Tamrat 1977,第122页.
- ^ 7.0 7.1 van Donzel & Kon 2005,第68页.
- ^ 8.0 8.1 Bosworth 2007,第339页.
- ^ Margariti 2009,第159页.
- ^ Tamrat 1977,第121–122页.
- ^ 11.0 11.1 11.2 Connel & Killion 2011,第160页.
- ^ van Donzel & Kon 2005,第68–69页.
- ^ 13.0 13.1 13.2 van Donzel & Kon 2005,第69页.
- ^ Pankhurst 1997,第104–105页.
- ^ 15.0 15.1 Insoll 1997,第383页.
- ^ Margariti 2009,第157页.
- ^ Insoll 1997,第384–385页.
- ^ Insoll 1997,第385页.
参考文献
编辑- Bosworth, Clifford Edmund. Historic Cities of the Islamic World. Brill. 2007. ISBN 9789004153882.
- Connel, Dan; Killion, Tom.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Eritrea. The Scarecrow. 2011. ISBN 9780810859524.
- Insoll, Timothy. An Archaeological Reconnaissance made to Dahlak Kebir, the Dahlak Islands, Eritrea: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Ethiopia in Broader Perspective: Paper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thiopian Studies. Volume 1. 1997: 382–388 [2022-08-13]. ISBN 48797497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3).
- Margariti, Roxolani Eleni. Thieves of Sultans? Dahlak and the Rulers and Merchants of Indian Ocean Port Cities, 11th-13th Centuries AD. Connected Hinterlands. Proceedings of Red Sea Project IV. 2009: 155–163 [2022-08-13]. ISBN 9781407306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3).
- Pankhurst, Richard. The Ethiopian Borderlands: Essays in Regional History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1997. ISBN 9780932415189.
- Tamrat, Tadesse. Ethiopia, the Red Sea and the Horn. Roland Oliver (编).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 3. Cambridge University. 1977: 89–182. ISBN 0521209811.
- van Donzel, Emeri; Kon, Ronald E. Dahlak islands. History of the Dahlak islands until 1945. Encyclopedia Aethiopica. D-Ha. Harrassowitz. 2005: 64–69. ISBN 344705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