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秀娥(?—2017年),台湾宜兰县苏澳镇人,在高雄市创立读书会,长期于监狱义务作教导写作。

生平

编辑

邱秀娥出身宜兰苏澳,小学时深受外省教师陈建勋影响,奠定阅读习惯[1]。她求学时期家境不好,因此受过苦日子,认为一本好书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希望推广阅读[2]。受父母的影响下,她读大学时便以担任义工为乐[1]

1979年,邱秀娥搬到高雄居住,丈夫在中国钢铁任职,她便利用中钢眷舍联合同好组织读书会,创办了高雄市读书人协会,开始到教育、文化、企业、社区、主妇团体等单位授课、讲演,一个月曾多到一百多场座谈会,足迹也逐步走进监狱、看守所、少年辅育院[1]。1998年11月12日,教育部于台北国父纪念馆表扬她推展社会教育有功[3]。她也担任扬帆主妇社社长[4],该社团是1985年卢桂樱为主妇创立的读书会[5]

2001年,台南监狱为受刑人开设写作课,取名“小草写作班”,邀邱秀娥指导,数年内学员的作品不仅时常刊登于报章媒体,也屡获各项文学创作奖,如她指导的马景涛之弟马景珊,拿下2006年法律文学奖首奖[6]。在学员眼中,邱老师是一位非常感性的人,往往一篇好文章的分享,就让她感动泪洒当场[2]。一次学员还一同献花,并以蛋糕庆祝,以感谢她长年义务到监狱教导[7]。不过,她曾透露对是否能让受刑人迈向正途,并没有多少信心[8]

76行者的陈修将,回忆过去他因多次犯罪多次入狱,邱秀娥是改变他一生的老师,是世界上第一个让他相信行善不求回报的好人。当时邱秀娥因长期糖尿病,导致她眼睛近乎失明、行动不便,看作业要用放大镜,平常走路得靠助行器,但每周还是坚持从高雄坐火车到台南监狱上课。出狱后,陈修将决定走上正途,担任遗体修复师。[8]

2017年时,邱秀娥自高雄火车站前往台南监狱的途中,因重心不稳往后跌成脑重伤,在加护病房里短暂清醒的片刻,要丈夫打电话给陈修将转告说她相信救一个人回来了,一个月后她撒手人寰。其后事是陈修将所办。[8]

76行者参与2021年太鲁阁号列车出轨事故后,陈修将谈起邱秀娥,说:“她教我的是没有一个人应当被放弃,不管是生或是死。我一辈子都会记得,也会坚持下去。”[8]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周可盛. 社會關懷(一) 邱秀娥創辦讀書會 文化扎根 書香飄向原鄉. 中国时报. 2002-05-06 (中文(台湾)). 
  2. ^ 2.0 2.1 杨义敏. 歲月的淚痕. 人间福报. 2006-01-20 [2021-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中文(台湾)). 
  3. ^ 杨蕙菁. 社教有功人員 教育部今表揚. 联合报. 1998-11-12 (中文(台湾)). 
  4. ^ 陈璧琳. 讀書會. 中国时报. 1995-12-24 (中文(台湾)). 
  5. ^ 融思. 全球讀書會--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讀書會 揚帆主婦社 二十年有成. 人间福报. 2006-02-05 [2021-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中文(台湾)). 
  6. ^ 曹婷婷、周晓婷. 南監小草寫作班 其實並不小 受刑人的筆 找到生命出口. 中国时报. 2007-06-19 (中文(台湾)). 
  7. ^ 吴俊锋. 南監寫作班 受刑人感恩. 自由时报. 2005-11-25 [2021-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中文(台湾)). 
  8. ^ 8.0 8.1 8.2 8.3 郑郁萌. 從浪子到76行者修復師 陳修將不只縫補逝者軀體也修補被留下來人的心. 联合报. 2021-05-07 [2021-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3)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