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山水,又称青碧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形式,主要特征为工笔、重彩。其青绿的颜料是来自呈色稳固的矿物如石青石绿。青绿山水流行于隋、唐和北宋末年宫廷,之后式微。

题做展子虔的山水画卷《游春图》[1]:52(宋摹本)。

历史

编辑
 
旧题画者为李思训的青绿山水《江帆楼阁图》(宋),设色以石青、石绿为主,再傅以金粉,他的画风概括来就是“青绿为质,金碧为文”、“阳面涂金,阴面加蓝”。

中国第一幅完整独立的山水画卷《游春图》即青绿山水之发端。

初唐号称“国朝山水第一”的李思训即以青绿山水知名[2]:166,他创“大青绿山水”及“金碧山水”(后者比一般的青绿山水多泥金一色),富有“金碧辉煌”的气势。其子李昭道也是青绿山水大家,师法其父,但又稍变其法,二人合称“大小李将军”。除去二李,唐朝的阎立德阎立本二兄弟以及王维也曾创作青绿山水。王维以田野风光为主,而李思训的作品则以宫殿楼阁为主。因此相对于李思训的“大青绿山水”,后世又称王维之法为“小青绿山水”。[3]

青绿山水到宋代王希孟绘成大青绿设色的《千里江山图》时达到鼎盛,南宋的赵伯驹赵伯骕兄弟也以大青绿为基准,但开始加入文人水墨画的技法,显得“精工之极,又有士气”,而非“富丽堂皇”。之后随著文人画地位的逐渐增高,水墨山水成为主流,青绿山水失势,有限的发展中也以小青绿为胜[3],大行其道的是水墨山水浅绛山水等。

不过虽然如此,元朝画家钱选和明吴门画派(如吴门四家等)也有较好的青碧山水作品,画风淡雅。清代以后,青碧山水之势更衰,此时的青碧山水作品以水墨为体,唯略施青绿而已。[4]:6-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薄松年 (编). 《中國藝術史》. 台北市: 联经事业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 ISBN 9570830611. 
  2. ^ 王伯敏,1982,《中国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
  3. ^ 3.0 3.1 青綠山水. 中国美术馆. [201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7). 
  4. ^ 江兆强,2016,《传统青绿山水画盛衰演变之研究》,鲁东大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