貙人,是《搜神記》裡記載的妖怪,棲息在長江漢水之間一帶的地方,能變成老虎,祖先是稟君。[1]以及《太平御覽》卷 888 和張華《博物志‧異人》有記載: 「江漢有軀人,能為虎。俗雲區虎化人」。[2]

另一說軀人是古代氏族的名稱,[3]起源於西北黃土高原,過着穴居生活。《漢書·匈奴傳》稱「境上斥候室為甌脫」。索隱: 「土穴也。[4]為廩君後裔,也就是是巴人。《南齊書》卷 57 載: 「蠻俗, ……虎皮衣楯。」這裡的蠻指巴人。唐人樊《蠻書》: 「巴中有大宗,君之後也……巴氏……白虎之後也。」《湖北通志》說: 「荊州之風,夷夏相半.有巴人焉,有白虎人焉[5]但後來貙人被商朝壓迫,就南遷到江東和東南沿海一帶,能製造陶器,被外族人以歐人之名稱為甌,從此正名甌人。揚雄《方言》十三注: 「江東名孟為凱,亦曰甌也。」《荀子·大略篇》雲: 「流丸止於甌臾。」注: 「甌臾皆瓦器也。[6]

還一說《亭長》即《貙人》[7]

搜神記原文 編輯

江,漢之域,有「貙人,」其先,廩君之苗裔也,能化為虎。長沙所屬蠻縣東高居民,曾作檻捕虎,檻發,明日眾人共往格之,見一亭長,赤幘,大冠,在檻中坐。因問「君何以入此中?」亨長大怒曰:「昨忽被縣召,夜避雨,遂誤入此中。急出我。」曰:「君見召,不當有文書耶?」即出懷中召文書。於是即出之。尋視,乃化為虎,上山走。或云:「貙,虎化為人,如着紫葛衣,其足無踵,虎,有五指者,皆是貙。」[8]

參考資料 編輯

  1. ^ 中國啚騰文化 何星亮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2 年 p245頁 ISBN:9787500410539
  2. ^ 土家族儀典文化哲學硏究 蕭洪恩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02年 p74頁 ISBN:9787810566513
  3. ^ 陳久金集 陳久金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93年 p297頁 ISBN:9787531618195
  4. ^ 百越源流史 何光岳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9年 p43~44頁 ISBN:9787539208022
  5. ^ 貴州民族硏究 貴州省民族硏究所《貴州民族硏究 》編輯組 1988年 p121頁
  6. ^ 《山海經》新探Zhongguo "Shan hai jing" xue shu tao lun hui 1983, Chengdu, China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86年 p141頁
  7. ^ 中國小說大辭典 先秦至南北朝卷 李水海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4年 p424頁 ISBN:9787224020762
  8. ^ 中國啚騰文化 何星亮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2 年 p245頁 ISBN:978750041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