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

羽毛球賽事

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BWF World Tour)亦即世界羽聯第二等別賽事BWF Grade 2 Events),官方名稱為滙豐BWF世界巡迴賽,是羽毛球世界聯合會推出的一系列由世界頂尖羽毛球運動員之間的比賽。世界巡迴賽賽事由2018年開始全面實施,以每四年為一個循環,因新冠肺炎疫情因素首個循環將持續運行至2022年賽季。其下的賽事按獎金和排名積分共分為6個級別[1][2]

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
BWF World Tour
Current sports event 當前賽季、賽事或屆次
前身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
世界羽聯大獎賽
運動羽毛球
創立2018年
國家或地區世界性(BWF

創立

編輯

2017年3月,羽毛球世界聯合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理事會會議後,公佈將在2018年起實施新賽制,並決定了第二等別賽事中首五個級別的舉辦國家/地區和最低總獎金要求。在本循環的最後兩年(2020年及2021年),獎金將全面上調[1]

世界羽聯主席保羅-埃里克·何雅·拉森指出,羽毛球賽事體系近年來發展日益壯大、吸引力上升,世界羽聯在每個循環都會評估進展情況,並計畫如何作出改進,以替羽毛球制定一個更高目標,給這項運動帶來更大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增加電視直播覆蓋率,以及提昇頂級運動員的質素和知名度[1][3]

2018年1月8日,世界羽聯在中國廣州宣布全新的世界巡迴賽體系,同時宣布匯豐銀行成為此系列賽的全球合作夥伴,將於未來四年(2018-2021年)冠名贊助此系列賽,並成為世界羽聯主要賽事(世界羽毛球錦標賽蘇迪曼杯湯姆斯杯尤伯杯決賽)的頂級贊助商。世界羽聯揭曉世界巡迴賽品牌體系的細節,包括各級別賽事的名稱,並宣布廣州將成為2018-2021年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總決賽的舉辦城市[4]

級別

編輯

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第二等別賽事)共分為6個級別,而屬於「滙豐BWF世界巡迴賽」名下的則為只包括首5個級別,共27站比賽;第六級(超級100賽)為開放級別,開放予所有世界羽聯的會員國申請舉辦,雖不屬於滙豐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但可以獲得巡迴賽排名積分。巡迴賽的排名積分榜名為「滙豐通向廣州排名」[5]。每個級別的舉辦國家/地區數目和最低總獎金要求如下[1][2][6][7]

級別 賽事官方名稱 舉辦國家/地區數目 最低總獎金要求(美元)
2018 2019 2020 2021
第一級 滙豐BWF世界巡迴賽總決賽 1 $1,500,000
第二級 滙豐BWF世界巡迴賽超級1000賽 4 $1,000,000 $1,100,000
第三級 滙豐BWF世界巡迴賽超級750賽 6 $700,000 $750,000
第四級 滙豐BWF世界巡迴賽超級500賽 9 $350,000 $400,000
第五級 滙豐BWF世界巡迴賽超級300賽 10 $150,000 $170,000 $200,000
第六級 BWF世界巡迴賽超級100賽 不限 $75,000 $90,000 $100,000

主要規則

編輯

每個舉辦世界巡迴賽賽事的組織都必須遵守世界羽聯頒布的規章,部分有關世界巡迴賽的主要規則展示如下[2]

比賽項目

編輯

每個世界巡迴賽賽事必須包括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五個項目[2]

比賽規模

編輯

各級賽事的參賽人數須按照以下限制[2]

級別 最大參賽選手/組合數
主賽事
(Main Draw)
預賽
(Qualifying Draw)
第一級(總決賽) 8名(男單/女單)
8對(男雙/女雙/混雙)
不設預賽
第二級(超級1000賽) 32名(男單/女單)
32對(男雙/女雙/混雙)
不設預賽
第三級(超級750賽)
第四級(超級500賽) 32名(包括4個預賽晉級名額)(男單/女單)
32對(包括4個預賽晉級名額)(男雙/女雙/混雙)
16名(男單)
8名(女單)
8對(男雙/女雙/混雙)
第五級(超級300賽)
第六級(超級100賽) 48名(包括8個預賽晉級名額)(男單)
32名(包括4個預賽晉級名額)(女單)
32對(包括4個預賽晉級名額)(男雙/女雙/混雙)
32名(男單)
16名(女單)
16對(男雙/女雙/混雙)

獎金分配

編輯

各級賽事的總獎金將按下列比例分配予參賽選手和組合:

第一級(總決賽)[8]
項目 選手/組合可獲得總獎金的百分比(獲得獎金的人數/組合數) 項目佔總獎金
百分比
冠軍 亞軍 淘汰賽4強 小組第3名 小組第4名
男子單打 8.0%(1) 4.0%(1) 2.0%(2) 1.1%(2) 0.6%(2) 19.4%
女子單打 8.0%(1) 4.0%(1) 2.0%(2) 1.1%(2) 0.6%(2) 19.4%
男子雙打 8.4%(1) 4.0%(1) 2.0%(2) 1.3%(2) 0.7%(2) 20.4%
女子雙打 8.4%(1) 4.0%(1) 2.0%(2) 1.3%(2) 0.7%(2) 20.4%
混合雙打 8.4%(1) 4.0%(1) 2.0%(2) 1.3%(2) 0.7%(2) 20.4%
第二級(超級1000賽)和第三級(超級750賽)[8]
項目 選手/組合可獲得總獎金的百分比(獲得獎金的人數/組合數) 項目佔總獎金
百分比
冠軍 亞軍 4強 8強 16強 32強
男子單打 7.0%(1) 3.4%(1) 1.4%(2) 0.55%(4) 0.3%(8) 0.1%(16) 19.4%
女子單打 7.0%(1) 3.4%(1) 1.4%(2) 0.55%(4) 0.3%(8) 0.1%(16) 19.4%
男子雙打 7.4%(1) 3.5%(1) 1.4%(2) 0.625%(4) 0.325%(8) 0.1%(16) 20.4%
女子雙打 7.4%(1) 3.5%(1) 1.4%(2) 0.625%(4) 0.325%(8) 0.1%(16) 20.4%
混合雙打 7.4%(1) 3.5%(1) 1.4%(2) 0.625%(4) 0.325%(8) 0.1%(16) 20.4%
第四級(超級500賽)、第五級(超級300賽)和第六級(超級100賽)[8]
項目 選手/組合可獲得總獎金的百分比(獲得獎金的人數/組合數) 項目佔總獎金
百分比
冠軍 亞軍 4強 8強 16強
男子單打 7.5%(1) 3.8%(1) 1.45%(2) 0.6%(4) 0.35%(8) 19.4%
女子單打 7.5%(1) 3.8%(1) 1.45%(2) 0.6%(4) 0.35%(8) 19.4%
男子雙打 7.9%(1) 3.8%(1) 1.4%(2) 0.725%(4) 0.375%(8) 20.4%
女子雙打 7.9%(1) 3.8%(1) 1.4%(2) 0.725%(4) 0.375%(8) 20.4%
混合雙打 7.9%(1) 3.8%(1) 1.4%(2) 0.725%(4) 0.375%(8) 20.4%

排名點數分配

編輯

賽程安排

編輯

各級賽事的賽程須按下列安排每日的日程[2]

第二級(超級1000賽)和第三級(超級750賽)
項目 比賽日子
星期二
(第1賽日)
星期三
(第2賽日)
星期四
(第3賽日)
星期五
(第4賽日)
星期六
(第5賽日)
星期日
(最終賽日)
男子單打 32強賽 32強賽 16強賽 8強賽 準決賽 決賽
女子單打 32強賽 32強賽 16強賽 8強賽 準決賽 決賽
男子雙打 32強賽 32強賽 16強賽 8強賽 準決賽 決賽
女子雙打 32強賽 32強賽 16強賽 8強賽 準決賽 決賽
混合雙打 32強賽 32強賽 16強賽 8強賽 準決賽 決賽
對賽總數 40場 40場 40場 20場 10場 5場
場地總數 至少4個 至少4個 3-4個 2-3個 1-2個 1個
預計比賽時間 1,800分鐘 1,800分鐘 2,000分鐘 1,000分鐘 600分鐘 300分鐘
第四級(超級500賽)和第五級(超級300賽)
項目 比賽日子
星期二
(第1賽日)
星期三
(第2賽日)
星期四
(第3賽日)
星期五
(第4賽日)
星期六
(第5賽日)
星期日
(最終賽日)
男子單打 預賽16強賽/32強賽 32強賽 16強賽 8強賽 準決賽 決賽
女子單打 預賽8強賽/32強賽 32強賽 16強賽 8強賽 準決賽 決賽
男子雙打 預賽8強賽/32強賽 32強賽 16強賽 8強賽 準決賽 決賽
女子雙打 預賽8強賽/32強賽 32強賽 16強賽 8強賽 準決賽 決賽
混合雙打 預賽8強賽/32強賽 32強賽 16強賽 8強賽 準決賽 決賽
對賽總數 36場(預賽)+
視情況而定(主賽)
80場 40場 20場 10場 5場
場地總數 至少4個 至少4個 3-4個 2-3個 1-2個 1個
預計比賽時間 1,260分鐘(預賽)+
視情況而定(主賽)
3,200分鐘 1,600分鐘 900分鐘 450分鐘 300分鐘
第六級(超級100賽)
項目 比賽日子
星期二
(第1賽日)
星期三
(第2賽日)
星期四
(第3賽日)
星期五
(第4賽日)
星期六
(第5賽日)
星期日
(最終賽日)
男子單打 預賽16強賽/64強賽 64強賽/32強賽 16強賽 8強賽 準決賽 決賽
女子單打 預賽16強賽 32強賽 16強賽 8強賽 準決賽 決賽
男子雙打 預賽16強賽 32強賽 16強賽 8強賽 準決賽 決賽
女子雙打 預賽16強賽 32強賽 16強賽 8強賽 準決賽 決賽
混合雙打 預賽16強賽 32強賽 16強賽 8強賽 準決賽 決賽
對賽總數 60場(預賽)
+28場(主賽)
84場 40場 20場 10場 5場
場地總數 至少4個 至少4個 3-4個 2-3個 1-2個 1個
預計比賽時間 3,220分鐘 3,360分鐘 1,600分鐘 900分鐘 450分鐘 300分鐘

裁判

編輯

在第二級(超級1000賽)、第三級(超級750賽)及第四級(超級500賽)的賽事中,賽會必須為每場比賽提供1位裁判(Umpire)、1位發球裁判(Service Judge),以及最少6位司線員(Line Judge)。賽會應安排最少6名來自主辦方以外的裁判,其中4人須為世界羽聯認證的裁判和2人須為洲際羽聯認證的裁判,最好能具有不同國籍;而在第五級(超級300賽)至第六級(超級100賽)的賽事中,賽會必須為每場比賽提供1位裁判、1位發球裁判,以及最少4位司線員。所有世界巡迴賽賽事的裁判長(Referee)和副裁判長(Deputy Referee)將由世界羽聯任命,賽會可以在得到世界羽聯的許可下,任命一位本地副裁判長[2]

球員承擔義務

編輯

世界羽聯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定,闡明世界排名前15的男子單打、女子單打,以及排名前15的男子雙打、女子雙打、混合雙打球員需要承擔的義務[9][10]

  • 依據前一年總決賽後一周公布的世界排名,達上述條件的球員必須參加該年度第一級至第三級的所有賽事,以及至少4站第四級賽事。
  • 依據當年7月第一個星期四的公布的世界排名,達上述條件的球員必須參加該年度剩餘的所有第一級至第三級賽事,以及至少3站第四級賽事。

巡迴賽站點

編輯

根據世界羽聯發佈的資料,世界巡迴賽的各級別賽事將包括以下站點[1]

巡迴賽冠軍統計(2018-2024)

編輯

冠軍成績統計

編輯
排名 隊伍 賽事級別 冠軍總計
總決賽 1000 750 500 300 100
1   中國 11 26 44 42 41 35 199
2   日本 4 24 32 34 33 25 152
3   印度尼西亞 1 15 13 30 26 24 109
4   南韓 4 10 16 18 32 10.5 90.5
5   中華臺北 3 7 6 7 23 16 62
6   丹麥 4 13 6 16 12 9 60
7   泰國 2 3 5 16 19 11 56
8   馬來西亞 1 3 7 23 11 45
9   印度 1 1 2 9 7 18 38
10   香港 2 9 2 13
11   英格蘭 1 2 9 12
12   西班牙 5 1 4 10
13   法國 3 5 8
14   保加利亞 1 7 8
15   新加坡 2 2 4 8
16   德國 1 2 1 4
17   美國 2 1 3
18   加拿大 2 1 3
19   荷蘭 3 3
20   俄羅斯 1 1.5 2.5
21   蘇格蘭 2 2
21   澳大利亞 2 2
21   越南 2 2
22   斯里蘭卡 1 1
總計 30 95 125 165 234 190 839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英文)BWF launches new event structure. Badminton Europe. 2017-03-20 [2017-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英文)BWF Statutes, Section 5.2.2: BWF WORLD TOUR REGULATIONS (PDF). BWF. [2017-12-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12-07). 
  3. ^ (簡體中文)姬燁. 世界羽联2018推出6级赛制 四大顶尖赛事奖金百万美元. 新華社. 2017-03-19 [2017-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4. ^ (簡體中文)BWF宣布与汇丰合作 世界巡回赛总决赛落户广州. BWF. 2018-01-10 [2018-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5. ^ (簡體中文)BWF“世界巡回赛” 网站上线. BWF. 2018-01-12 [2018-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2). 
  6. ^ (英文)BWF Statutes, Section 5.3.1: TOURNAMENT SANCTION POLICY In Force: 01/01/2018 (PDF). BWF. [2018-01-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1-03). 
  7. ^ (簡體中文)羽联2018世界巡回赛一览 共26项赛事告别超级赛. 新浪體育. 2018-01-10 [2018-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1). 
  8. ^ 8.0 8.1 8.2 (英文)BWF Statutes, Section 5.3.5: DISTRIBUTION OF PRIZE MONEY (PDF). BWF. [2017-12-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12-07). 
  9. ^ (英文)BWF Statutes, Section 5.3.6: PLAYER COMMITMENT REGULATIONS (PDF). BWF. [2018-10-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8-04). 
  10. ^ (繁體中文)羽球》新制惹的禍!戴資穎不打南韓公開賽 恐被罰3萬. 自由體育. 2018-09-07 [2018-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參見

編輯